各鄉鎮(街道、場),市直有關單位:
經市政府研究同意,現將《樟樹市2024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結余資金項目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此件主動公開)
樟樹市2024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
結余資金項目實施方案
為進一步推動全市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推進農業產業綠色發展,根據《財政部關于下達2023年農業生態資源保護資金預算的通知》(財農〔2023〕22號)、《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23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工作的通知》(農辦科〔2023〕13號)及《江西省農業農村廳關于印發2023年中央財政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贛農規計字〔2023〕13號)等文件要求,結合我市農作物秸稈資源綜合利用及產業化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項目基本情況
(一)項目概況
項目名稱:樟樹市2024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結余資金利用項目。
項目類型: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
項目性質:以獎代補。
項目投資:105.0789萬元。
實施單位:樟樹市農業農村局。
項目年限:2024年。
(二)秸稈資源情況
樟樹市現有耕地面積81.3萬畝,是江西省的農業大縣。樟樹市農作物品種繁多,秸稈資源非常豐富,主要來源于水稻、棉花、花生、油菜等農作物,以及瓜果、蔬菜等經濟作物。據統計,2022年全市年產生農作物秸稈資源量63.42萬噸,其中水稻播種面積117.07萬畝,水稻秸稈54.02萬噸;棉花種植面積0.3555萬畝,棉花秸稈0.16萬噸;花生種植面積16.109萬畝,花生秸稈4.32萬噸;油菜種植面積24.459萬畝,油菜秸稈3.45萬噸;豆類種植面積3.65萬畝,豆類秸稈產量0.84萬噸。2023年,預計全市農作物秸稈資源量63.98萬噸,其中:水稻秸稈54.92萬噸、棉花秸稈0.12萬噸、花生秸稈4.68萬噸、油菜秸稈3.14萬噸、豆類秸稈0.79萬噸。
(三)秸稈綜合利用情況
2022年樟樹市農作物秸稈可收集量41.79萬噸,綜合利用量39.39萬噸,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4.26%,其中:肥料化利用34.32萬噸、飼料化利用3.627萬噸、能源化利用1.26萬噸、原料化利用0.13萬噸、基料化利用0.053萬噸。2023年,全市秸稈可收集量42.12萬噸,秸稈利用量40.22萬噸,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5.5%,其中:肥料化利用32.99萬噸、飼料化利用2.94萬噸、能源化利用0.79萬噸、原料化利用1.27萬噸、基料化利用0.46萬噸。
二、建設目標和發展模式
(一)建設目標
整市推進秸稈高效利用技術,進一步健全秸稈收儲運銷、產業增值等體系,形成秸稈資源多層級循環利用、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共贏的新格局,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改善,促進農村生態文明建設。
根據樟樹市秸稈資源及綜合利用現狀,分析秸稈產業鏈條發展的薄弱環節,以水稻、花生秸稈為重點,以飼料化、原料化、能源化和基料化為主要發展方向,通過秸稈臺賬建設、秸稈離田收儲運能力提升建設、秸稈高效還田,推動全市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高質量發展。通過三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項目建設,全市基本建成完善的秸稈收儲運體系,形成以農用為主、多元化利用的產業化模式,實現全市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5%以上。2024年秸稈綜合利用率目標值見表1。
表1 2024年秸稈綜合利用率目標值
指標名稱 |
指標值 |
||||
肥料化 |
飼料化 |
基料化 |
原料化 |
能源化 |
|
占秸稈利用總量比例(%) |
82.00 |
7.00 |
1.10 |
3.00 |
1.90 |
(二)發展模式
以農用為主,在秸稈高效還田的基礎上,因地制宜開展秸稈離田資源化利用。進一步完善離田秸稈收儲運體系,重點支持秸稈飼料化、基料化利用,兼顧秸稈能源化和原料化利用,構建多途徑、多元化的秸稈綜合利用模式,開展秸稈臺賬建設及秸稈還田效果評價。通過政策激勵和資金獎補,壯大全市秸稈產業經濟,實現秸稈高效利用,推動農業綠色低碳發展。
三、建設原則
(一)多元利用,農用為主
因地制宜,突出重點,推進秸稈機械化粉碎還田、腐熟還田、異地覆蓋還田,重點支持秸稈收儲運體系能力提升建設,支持秸稈飼料化、基料化加工及原料化利用,實現秸稈就近消納和農民就地就業,形成具有樟樹特色的秸稈綜合利用模式。
(二)加強考核,確保質量
以實現縣域秸稈全量化利用為目標,建立建設實施主體的績效考核和淘汰機制,并根據年度績效考核結果,構建科學合理的秸稈綜合利用工作績效目標體系和任務清單,實現建設實施主體的“有進有退”,資金“有增有減”。
(三)典型示范,整體推進
指導和鼓勵新型現代農業經營主體(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發展產業經營,構建服務支撐體系,強化培訓指導,加快先進成熟技術應用,推進秸稈產品品牌化、建設標準化,打造示范樣板,帶動推進全市秸稈綜合利用工作。
(四)嚴格標準,長效運行
積極構建秸稈綜合利用長效機制,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推動全市秸稈利用產業發展。
四、建設內容及規模
(一)秸稈資源臺賬建設
按照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做好農作物秸稈資源臺賬建設工作的通知》要求,建立縣級農作物秸稈臺賬,通過科學規范的農作物秸稈產生量及利用量監測,掌握全市秸稈產生及利用情況,為政府制定相關政策和規劃,進行相關產業布局和管理提供理論依據。農作物秸稈資源臺賬建設工作由樟樹市農業農村局負責,樟樹市農村能源辦公室具體實施。
(二)秸稈利用量臺賬建設
通過實地調查獲取主要農作物秸稈肥料化、飼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和原料化等“五化”利用量。包括:1.秸稈直接還田量。采用統計、計算或估算方法獲取;2.農戶分散利用量。在全市抽取6個行政村,每個行政村選取不同規模的20戶共計120戶農戶進行抽樣調查,調查其秸稈“五化”利用情況;3.市場化主體利用量。通過普查獲取全市從事初次加工或直接利用的市場化主體秸稈“五化”利用量。在2025年4月30日前,完成2024年的臺賬數據錄入、審核和上報工作。
(三)秸稈收儲運能力提升建設
按照“政府引導+企業主導+農民參與”的運行模式,以秸稈資源化利用主體企業為中心,遵循就近就地的原則,完善全市秸稈離田資源化利用收儲運體系建設,提升其秸稈收儲運能力。主要落實秸稈收儲中心能力提升建設。
(1)建設主體
經市場經營主體自主申報,所在鄉鎮街道初審上報,市農業農村局復核并邀請省級專家現場評審打分,8家秸稈收儲中心經網上公示,確認為樟樹市2024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結余資金項目實施主體。
(2)建設內容
主要建設內容包括:秸稈撿拾打捆離田6800畝,以及離田秸稈收儲3200噸。各建設主體的建設內容為完成秸稈撿拾打捆離田850畝,完成離田秸稈收儲400噸。
(3)規范要求
秸稈撿拾打捆離田及收儲要求:每個秸稈收儲中心年完成秸稈撿拾打捆離田850畝,必須是用收儲中心的打捆機撿拾打捆,且收儲秸稈的形狀和重量與打捆機型號必須相符,每畝稻田撿拾打捆的秸稈不能少于100公斤。
秸稈收儲要求:每個收儲中心年應收儲秸稈400噸。
獎補原則:各實施主體在符合上述條件下,執行多離田、收儲多獎補原則。在完成建設規模任務后,若一次獎補還有結余資金,則超額完成的建設任務量執行二次獎補。獎補標準視結余資金量與超額完成的建設任務量而定,原則上不超過100元/畝或噸。
(四)秸稈綜合利用管理及技術支撐體系建設
為保障項目順利實施并取得成效,計劃開展2-3次秸稈綜合利用技術培訓,培訓對象為種植大戶、秸稈綜合利用建設主體等,并開展秸稈綜合利用試驗示范、項目宣傳、項目標識牌制作、技術資料印制、項目資料編印歸檔、第三方編制實施方案等技術服務獎補等。技術培訓、試驗示范和項目管理體系由樟樹市農業農村局負責;實施方案編制單位由樟樹市農業農村局依規確定。
五、項目資金來源及使用計劃
(一)項目資金來源
根據省財政下達我市2021、2022、2023年中央財政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項目結余資金105.0789萬元。
(二)資金使用計劃
項目資金主要用于秸稈臺賬建設、秸稈綜合利用管理及技術支撐體系建設等。資金使用采用以獎代補方式,實行先建后補。各項建設內容資金計劃安排見表2。具體相關明細見附表1。
表2 樟樹市2024年秸稈綜合利用項目結余資金利用計劃表
序號 |
建設內容 |
預算資金(萬元) |
1 |
秸稈收儲 |
32 |
2 |
離田秸稈收儲獎補 |
68 |
3 |
秸稈資源臺賬 |
2 |
4 |
項目管理及技術支撐體系建設 |
3.0789 |
合計 |
105.0789 |
1.秸稈收儲中心能力提升建設資金
計劃秸稈撿拾打捆離田6800畝,年收儲秸稈3200噸。
(1)獎補范圍
資金獎補范圍包括:秸稈離田撿拾打捆及秸稈收儲。
(2)獎補標準
秸稈撿拾打捆離田:100元/畝(水稻秸稈撿拾打捆離田不少于100公斤/畝,超過100公斤/畝部分則按收儲秸稈獎補標準進行獎補,如未達到100公斤/畝則按100公斤/畝的標準折算離田收儲水稻秸稈面積)。
秸稈收儲:100元/噸。
(3)獎補資金
秸稈撿拾打捆離田6800畝,獎補資金68萬元;離田秸稈收儲3200噸,獎補資金32萬元;以上合計獎補資金100萬元。
原則上秸稈收儲中心秸稈撿拾打捆面積不超過6800畝、獎補上限為68萬元;離田收儲秸稈不超過3200噸、獎補上限為32萬元。收儲(離田收儲、收儲秸稈)獎補總量控制,執行多收儲(離田收儲、收儲秸稈)多獎補原則,若獎補資金有結余滾動到下一年。
2.農作物秸稈臺賬建設資金
由縣農業農村局負責建立全市農作物秸稈臺賬,包括:秸稈產生量、秸稈利用量(分散農戶秸稈還田量、規模化企業秸稈“五化”利用量等),完成2024年的臺賬數據錄入、審核和上報工作。該項計劃資金2萬元。
3.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管理及技術支撐體系建設資金
包括秸稈綜合利用技術培訓,試驗示范、項目宣傳、項目標識牌制作、技術資料印制、項目資料編印歸檔、第三方編制實施方案等,由市農業農村局具體負責。該項計劃資金3.08428萬元。
六、進度安排
項目建設期限:2024年8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一)準備階段:2024年8月1日至9月30日
1.開展調查、收集整理項目相關資料,召開會議,部署動員,聽取各方面意見。
2.編制秸稈綜合利用建設實施方案。
(二)實施方案制定階段:2024年8月1日至9月30日
1.制定項目實施方案,成立領導小組和協調機構,分工負責,明確任務,量化分解到有關部門、科站、企業,責任到人。
2.確定項目實施技術路線、利用模式;與技術支撐單位簽訂技術服務協議;與相關企業簽訂合同,確定建設內容、建設標準、 建設規模和建設要求。
(三)實施階段:2024年9月1日至12月31日
1.營造創建氛圍。加大宣傳力度,開展培訓活動,創新宣傳方式,精心組織各項宣傳活動,全力營造濃厚的創建氛圍,不斷提高工作知曉率和認同率。
2.強化項目實施。各項目單位對照建設任務和方案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設備采購等任務。
3.資金執行管理。樟樹市農業農村局會同有關部門或委托第三方對相關企業實施情況開展實地驗收評估;驗收評估合格通過撥付獎補資金。
(四)驗收階段:2024年12月31日前
1.資料檔案收集匯編。嚴格按照項目管理要求,列出清單,對各相關單位的資料進行統一歸檔、整理、匯編。
2.驗收評估。樟樹市農業農村局會同市財政局或委托第三方驗收評估進展項目實施驗收評估及滿意度調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責令有關單位認真整改、完善提高,確保各項指標達到考核標準。對建設進行全面驗收。
七、主要績效指標設計
項目績效主要體現在秸稈臺賬建設、秸稈收儲運體系建設、秸稈資源化利用能力建設、秸稈綜合利用率和耕地有機質提升等方面。具體主要績效指標見下表。
表3 項目績效指標體系
序號 |
指標名稱 |
目標任務 |
1 |
秸稈綜合利用率 |
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5%以上 |
2 |
秸稈收儲運體系能力提升建設 |
建設秸稈撿拾打捆離田6800畝以上、收儲能力0.32萬噸以上的區域性秸稈離田收儲中心8個。 |
3 |
秸稈資源臺賬建設 |
建立秸稈綜合利用資源臺賬 |
4 |
組織措施落實 |
建立工作機制,成立工作專班和技術專家組 |
5 |
滿意度提升 |
秸稈綜合利用服務群眾滿意度達到90%以上 |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協調聯動
組建樟樹市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專班,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長任組長,市農業農村局、市財政局主要領導副組長,市發改委、市林業局、市水利局、市住建局、樟樹生態環境局、市文廣旅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自然資源局等有關部門分管領導為成員。同時成立工作專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農業農村局,由市農業農村局主要領導兼任辦公室主任。通過明確部門職責,建立起部門間協作配合的工作機制。
工作專班職責:研究解決樟樹市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過程中的重大問題,協調各職能部門配合實施工作,監督和檢查計劃執行情況。
工作專班辦公室職責:根據實施方案,組織項目的實施、協調,落實服務保障。指派專人負責項目的實施工作,指派專人負責項目資金的落實和管理,確保項目資金用于項目建設。
(二)明確職責分工,保障項目建設
堅決貫徹市政府牽頭抓總,相關職能部門密切配合的工作機制,明確責任分工,從嚴抓好落實。在樟樹市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專班的統一領導下,協調開展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各項工作。
市發改委負責積極向上爭取相關政策,支持創建活動。
市財政局負責支持相關企業、種植業基地等主體參與項目,在實施過程中進行監督,對符合政策的驗收合格后及時撥付獎補資金。
市自然資源局及屬地鄉鎮(街道)負責指導項目選址,保護耕地、集約節約用地、科學合理選址,不屬于設施農業項目的,依法辦理“農轉用”審批手續。
宜春市樟樹生態環境局負責履行監管職責,加大種植業及生產污染的監督檢查和執法力度。
市農業農村局負責制訂秸稈綜合利用實施方案;搞好秸稈綜合利用的宣傳培訓和指導服務;負責做好種植業基地與秸稈收儲企業的對接,為秸稈綜合利用提供技術支持。
各鄉鎮(街道、場)負責督促秸稈綜合利用設施改造,引導種植業基地與秸稈收儲企業對接,推動秸稈的綜合循環利用。
所有秸稈收儲利用企業負責人作為項目實施的具體負責人,在企業內部建立明確的管理制度、運行制度、考核機制,確保項目運行和實施。
九、工作要求
各鄉鎮(街道、場)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要堅決落實耕地保護措施,嚴禁侵占土地或擅自改變土地用途,禁止借項目建設之名搞非農開發,禁止規劃范圍內亂建房屋以及其他無關設施。
各地各單位要加強宣傳引導,切實提高廣大干部群眾對循環農業、清潔農業發展的重大意義的認識。在實施過程中,注意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
市農業農村局要發揮牽頭抓總作用,建立按月報告進度機制,在匯總各承擔主體報告的基礎上總結全市項目推進情況按月向上級部門提交報告。
附件:樟樹市2024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項目結余資金利用
計劃明細表
附件:
樟樹市2024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項目結余資金利用計劃明細表
序號 |
建設主體 |
建設內容 |
單位 |
建設 規模 |
獎補標準(元/畝) |
獎補資金(萬元) |
合計 (萬元) |
1 |
秸稈收儲中心(共計8家) |
秸稈撿拾 打捆離田 |
畝 |
6800 |
100 |
68 |
100 |
離田秸稈收儲 |
噸 |
3200 |
100 |
32 |
|||
市農業農村局 |
農作物秸稈 資源臺賬建設 |
項 |
1 |
|
|
2 |
|
3 |
市農業農村局 |
項目管理及 技術支撐 |
項 |
1 |
|
|
3.0789 |
合計 |
|
|
|
|
105.0789 |
樟樹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4年10月30日印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