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鎮人民政府
關于印發《臨江鎮創建“高質量就業鄉鎮、村(社區)”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社區):
現將《臨江鎮創建“高質量就業鄉鎮、村(社區)”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落實。
2023年6月10日
(此件主動公開)
臨江鎮創建“高質量就業鄉鎮、
村(社區)”實施方案
為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政策,主動適應鄉村振興發展需要,推進公共就業服務向基層一線延伸,不斷促進就業城鄉融合,打通就業精準對接服務“最后一公里”。根據樟就辦字〔2023〕1號文件精神,現就“高質量就業鄉鎮、村(社區)”創建工作提出如下實施方案。
一、目標任務
將創建“高質量就業鄉鎮(街道)、村(社區)”作為“三比三爭”活動改革創新行動的重要舉措,作為有效提升基層一線公共就業服務能力的重要抓手。2023年圍繞充分的就業機會、公平的就業環境、良好的就業能力、合理的就業結構、和諧的勞動關系等五方面評價體系,精準施策,開展好系列就業創業服務工作,抓好各項就業創業政策落實,全面推進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加充分就業。
二、工作內容
1.高起點建立與完善人力資源地圖。準確摸清勞動力資源情況底數是做好公共就業服務的基礎和前提,要依托江西人社一體化綜合信息平臺、江西省精準扶貧大數據平臺及各地建立的網格化管理制度,全面及時掌握和動態更新轄區內勞動力基本信息,在全鎮建立涵蓋本地勞動力資源、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等基礎信息的人力資源數據庫和人力資源地圖,通過實時動態管理,及時對接樟樹就業網等各類招工、培訓平臺,為實現“人崗精準匹配”和開展針對性幫扶奠定良好工作基礎。
2.高標準打造服務窗口。窗口身處服務群眾的最前沿,是政策落實的“最后一公里”。要以提升公共就業服務“窗口”為切入點,規范設置,進一步完善服務功能,做到鄉村兩級配備熟悉就業工作、業務能力強、服務意識好的專職工作人員。
3.高品質開展就業服務。著重做好以下就業服務工作:通過多種形式特別是利用網絡新媒體開展就業政策的宣傳和咨詢;常態化定期走訪登記失業人員和援助對象,進行上門服務;加強企業及各類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工作對接,收集、發布崗位信息,開展集中招聘、入戶送崗等服務活動;組織有培訓意愿對象參加職業技能培訓;結合就業困難對象情況和轄區實際,提出公益性崗位開發需求。
4.高質量推動政策落地。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主動聯系走訪轄區內用人單位,加強就業創業扶持政策解讀,了解政策享受情況,提醒符合條件的企業和個人及時申請。要定期匯總政策落實情況,追蹤政策效果,為完善政策提供可靠依據。
三、建設標準
根據創建工作內容,主要從兩方面體現:一是反映就業情況的基本數據,包括轄區內勞動者就業率、技能培訓服務、創業帶動就業情況等;二是評價基層就業工作的指標,包括基層平臺創建、勞動力地圖建設、勞動關系情況等。建立8種臺賬:1.城鄉勞動力資源臺賬;2.技能培訓臺賬;3.勞動關系臺賬;4.重點群體就業推薦(幫扶)臺賬;5.創業帶動就業臺賬;6.勞務品牌建設臺賬;7.勞務輸出臺賬;8.其他臺賬(登記求職信息臺賬、招工信息臺賬、新增城鎮就業臺賬)。具體考核評價指標見附件1。
四、工作要求
1.加強組織領導。臨江鎮成立高質量就業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由鎮長擔任組長,分管就業工作領導擔任副組長,社會事務局局長及村(社區)書記為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鎮社會治理服務中心,由社會事務局局長擔任辦公室主任,負責辦公室日常事務、組織協調和督查指導。具體名單見附件2。
2.加強績效管理。各村(社區)要根據工作進度,適時開展創建工作評估,要據就業率、就業服務開展情況等指標變化和工作任務完成數量、質量,通過日常工作相結合考核,確保高質量完成工作穩步推進。該項工作將列入年終高質量綜合考評。
3.加強監督指導。鎮政府將此項工作納入“民生工程”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重點考核內容,各村(社區)要加大對創建工作的支持力度,要安排駐村(社區)干部經常性下鄉開展督促指導工作,對創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要及時反饋,及時解決。鎮紀委組織重點督查、考核,確保工作按時保質完成。
附件:1.樟樹市高質量就業鄉鎮(街道)、村(社區)
項目創建考核評價指標
2.臨江鎮高質量就業鄉鎮創建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附件1
樟樹市高質量就業鄉鎮(街道)、村(社區)項目創建考核評價指標
序號 |
指標類別 |
創建指標 |
具體指標內容及分值 |
考核內容及評分標準 |
備注 |
1 |
工作環境 (15分) |
服務大廳 (窗口) |
人社服務平臺或服務窗口 (3分) |
各創建點服務大廳(平臺)顯眼區域應設置人社服務標識(標語)、信息欄或公告欄等,營造出良好的創建氛圍,同時應配備有1-2個人社服務專窗,根據實際配置情況酌情評分。 |
|
2 |
服務場所 |
培訓教室、就業幫扶工作室、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室、資料室 (3分) |
各創建點應配備有用于開展職業培訓多功能教室,“一對一”就業幫扶工作室、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室、存放檔案資料的資料室,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功能整合,工作室要求有明顯的標識及相應工作制度并便于開展工作,根據實際情況酌情評分。 |
|
|
3 |
政務公開 |
工作制度及業務流程 (3分) |
通過設立信息發布欄或門型架等形式主動發布勞動力供求、招用工、就業創業、政策服務等流程信息,根據實際情況酌情評分。 |
|
|
4 |
辦公服務設備 |
電腦、打印機、多合一高拍儀、電話、辦公桌椅等 (3分) |
各創建點應配備工作所需要的辦公服務設備,要求規范統一、經濟實用,電腦、打印機等設備能滿足日常工作需要;承接了人社一體化業務創建點需接通政務外網,確保能夠登錄使用人社一體化經辦業務,同時按省廳要求配備多合一高拍儀,鼓勵各縣(市、區)同時配備信息交互終端,根據實際情況酌情評分。 |
|
|
5 |
信息發布終端 |
就業信息發布終端 (3分) |
各創建點應配備有就業信息發布終端,常態化發布就業創業政策信息,配備相應發布終端的給3分,未配備不得分。 |
|
|
6 |
工作人員(5分) |
人員配備 |
人員專崗、專職、專管(3分) |
各創建點需設立公共就業服務專職崗位,安排從事公共就業服務的專職人員(其中鄉鎮(街道)配備至少1名專職人員、村(社區 )配備至少1名主職人員),明確負責公共就業服務專職管理人員,按要求配備給3分,未配備不得分。 |
|
7 |
人員培訓 |
業務培訓及學習 (2分) |
對新入職及入職兩年以上人員分別開展基礎知識培訓和業務提升培訓,確保專職勞動保障協理員至少兩年輪訓一次,不定期組織相關業務骨干外出交流學習,根據實際情況酌情評分。 |
|
|
8 |
工作內容 (75分) |
任務指標 |
人力資源摸數據動態更新 (10分) |
依托江西省公共就業服務系統,對省中心下發的人力資源數據至少開展兩次動態調整及更新,在現有數據庫的基礎上,對人員新增、遷移以及就業需求、現狀等信息變化進行動態調整,確保數據全面準確有效,要求聯系電話準確無誤,基本情況與本人實際情況相符。數據準確率達到90%以上的得10分,達到85%-89%的得8分,達到80%-84%的得6分,未達80%的不得分。 |
|
9 |
就業率 (10分) |
示范點轄區內戶籍人口或常住人口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愿望法定勞動對象就業率保持較高水平。其中:市級高質量就業鄉鎮(街道)達90%以上、縣級高質量就業鄉鎮(街道)達85%以上,市級高質量就業村(社區)達95%以上、縣級高質量就業村(社區)達90%以上;高質量就業街道及社區應對登記失業人員建立起幫扶工作機制,對登記失業三個月以上人員進行“一對一”重點跟蹤幫扶。完成給10分,未完成按比例得分,其中就業率低于所在縣(市、區)平均就業率的該指標不得分。 |
|
||
11 |
重點群體就業 (10分) |
零就業家庭、脫貧對象等低收入家庭每戶至少1人就業,脫貧人口就業率較上年度不降低、有提高,零就業家庭實現動態清零,積極幫扶退役軍人、殘疾人、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落實各項就業援助政策。根據實際情況酌情評分,其中脫貧勞動力就業率低于所在縣(市、區)平均就業率的該指標不得分。 |
|
||
12 |
工作內容(75分) |
任務指標 |
轉移就業 (5分) |
轄區內戶籍人口轉移就業穩定,鄉鎮(街道)至少與3家、村(社區)至少與1家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建立長期穩定的勞務用工協作關系,每年舉辦不少于兩次就業政策宣傳或用工對接服務活動,協助工業園區企業解決用工問題,完成得5分,未完成不得分。 |
|
13 |
創業帶動就業 (5分) |
轄區內具有1-2家具有地方特色的勞務品牌(轄區內從事同一種,如運輸、電工、電焊等,其中村、社區要求50人以上,鄉鎮(街道)200人以上)。示范點轄區內新創辦的市場主體數與帶動就業人數達1:3,對符合條件的返鄉留村創業人員做到創業擔保貸款全額貼息。根據實際情況酌情評分。 |
|
||
14 |
技能培訓 (10分) |
有培訓意愿對象的培訓率達100%,有培訓意愿對象技能培訓內容與培訓需求匹配比例達70%以上,進一步提高勞動者素質。各創建點至少舉辦兩期或組織人員參加兩期技能培訓。根據實際情況酌情評分。 |
|
||
15 |
勞動關系 (5分) |
轄區內勞動關系總體和諧穩定,積極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市級創建點勞動爭議調解率75%以上、縣級創建點勞動爭議調解率70%以上。完成得5分,未完成不得分。 |
|
||
16 |
社會保障 (5分) |
示范點轄區戶籍人口中,適齡對象社會保險(含參加醫療保險)參保率98%以上,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完成得5分,未完成不得分。 |
|
||
17 |
勞動者技能水平 (5分) |
街道、社區中持有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專業技術證書)或培訓合格證人數占常住總人口比例,鄉鎮、村中持有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專業技術證書)或培訓合格證人數占戶籍總人口的比例。占比達3%的得3分,達4%的得4分,達5%及以上的得5分。 |
|
||
18 |
工作內容 (75分) |
任務指標 |
創業率 (5分) |
街道、社區中實現創業人數占常住總人口比例,鄉鎮、村中實現創業人數占戶籍總人口的比例。占比達5%的得3分,達8%的得4分,達10%及以上的得5分。 |
|
19 |
黨建+就業創業 (5分) |
將人社業務與黨建活動有機結合,依托江西黨建云服務平臺,常態化推送各類政策信息,業務流程,崗位信息,培訓信息及其他就業創業內容,充分發揮好黨建引領作用,根據實際情況酌情評分。 |
|
||
20 |
工作機制(5分) |
制度機制 |
工作方案 (1分) |
各縣(市 、區),各鄉鎮(街道)創建點,各村(社區 )創建點及創建點所在鄉鎮(街道)應制定高質量就業鄉鎮(街道)、村(社區)創建工作方案,制定相應方案的得1分,未制定方案的不得分。 |
|
21 |
管理機制 |
領導小組 (1分) |
各創建點應成立創建工作領導小組,明確牽頭領導、責任科室及責任人。成立相應領導小組的得1分,未成立的不得分。 |
|
|
22 |
運行機制 |
日常工作運行機制 (3分) |
各創建點應建立入戶走訪機制、分類幫扶機制、跟蹤回訪機制等。建立相應機制的得3分,少一項扣1分。 |
|
|
23 |
創新工作(10分) |
工作特色 |
工作特色及亮點 (10分) |
轄區內就業創業或高質量就業鄉鎮(街道)、村(社區)創建等相關工作有創新、有特色,相關經驗做法在全市范圍內進行推廣、舉辦現場交流會或獲市委市政府通報表揚的得5分,相關工作在全省范圍內容推廣、舉辦全省現場交流會或獲省委省政府通報表場的,得10分。 |
|
附件2
臨江鎮高質量就業鄉鎮創建
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組 長:楊 雷 臨江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副組長:周宇星 行政審批局局長
主 任:陳小群 社會事務局局長
成 員:肖海輝 雙洲村黨支部書記
黃清孫 渚塘村黨支部書記
陳小強 姜璜村黨支部書記
陳小群 蘆陽村黨支部書記
陳林芽 武塘村黨支部書記
尹秋儒 尹家村黨支部書記
簡小元 寒山村黨支部書記
李細如 楓林觀村黨支部書記
祝政國 前祝村黨支部書記
孫紫麒 廟前村黨支部書記
黃國鳳 紐塘村黨支部書記
黃春芽 姚巷村黨支部書記
劉轉生 徹埠村黨支部書記
熊學軍 王家圳村黨支部書記
宋志華 仰山村黨支部書記
陳彩蓉 蘆塘村黨支部書記
聶金濤 臨江村黨支部書記
盧剛云 窯灣村黨支部書記
龔曉林 西大社區黨支部書記
黃菊蘭 府前社區黨支部書記
鄒群琦 民主社區黨支部書記
李 清 臨機社區黨支部書記
肖春蘭 煤建社區黨支部書記
李 萍 社會事務局干部
任麗靜 社會事務局干部
劉玉蘭 社會事務局干部
歐陽喜蘭 社會事務局干部
李慧 社會事務局干部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