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樟樹市委印發了《關于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加快建設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施意見》(樟發〔2024〕1號,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現將有關政策解讀如下。
一、出臺背景和依據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工作部署的實施意見》(中發〔2024〕1號)、《中共江西省委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實施意見》(贛發〔2024〕1號)和《中共宜春市委 宜春市人民政府關于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市的實施意見》(宜發〔2024〕1號)精神,持續推進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奮力打造鄉村振興先行示范之地,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市委農辦草擬了《關于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加快建設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二、制定意義
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蘊含的發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進機制,創新完善黨政主導、農民主體、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工作機制,匯聚各方資源支持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統籌謀劃推進鄉村規劃建設、產業發展、運營治理,促進鄉村全面可持續發展。
三、研判和起草過程
1.1月22日,市委農辦參照上級中央、省、宜春相關文件,草擬了《意見》;
2.1月26日,市政府辦向各鄉鎮(街道)及有關單位書面征求意見,各單位共反饋8條修改意見,市委農辦根據反饋意見對《意見》進行了修改;
3.2月27日,再次向各鄉鎮(街道)及有關單位書面征求意見,共3個單位提出了修改意見,市委農辦根據反饋意見對《意見》進行了完善。
4.3月11日,《意見》提交至市委農村工作會議暨市委農村工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擴大)會議審議通過;
5.4月10日,《意見》由市委、市政府聯合印發。
四、工作目標
《意見》旨在以深入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為抓手,扎實推進全市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等重點工作,加快建設農業強市,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打造高質量發展樟樹樣板,開創鄉村振興新局面。
五、適用范圍
市委農村工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各鄉鎮(街道、場),濱江新城管委會
六、主要內容
《意見》正文分為六個部分:
一是守牢糧食安全底線。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扎實開展水稻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確保糧食播種面積120.83萬畝以上、產量9.16億斤以上。積極推廣良田良種良機良法,持續推進“噸糧田”創建,打造15個大面積、可持續的噸糧村。扎實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穩步提升耕作條件和耕地質量。健全價格、補貼、保險等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抓緊抓實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落實好“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確?!安嘶@子”產品供給充裕。
二是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落實好“三線預警”防返貧監測工作機制,及時開展“網格化”排查,發揮每月防返貧監測例會制度,及時發現因病、因災、因意外事故等返貧風險,提前甄別預警,對符合政策規定的可先行落實幫扶措施,切實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加強農村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和救助幫扶,健全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增強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效能。深入實施脫貧鄉村幫扶產業發展三年行動,分類指導幫扶產業發展,有效拓展幫扶產業增值增效空間,提高產業就業幫扶實效。
三是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深化落實中醫藥強省戰略,全力實施“中國藥都”振興工程,深入開展種質創新、遺傳、標準化種植技術體系與藥材產地趁鮮加工與炮制標準、陳皮陳化生產一體化技術體系、質量標準提升等研究,實現枳殼、樟頭紅產業從源頭到產品的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積極發展集智慧農業、中醫藥經濟、中醫藥康養等為一體現代農業產業,推動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進一步支持龍頭企業實施一批農產品加工項目,提高農產品及加工副產物綜合利用率,高質量建設一批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現代農業產業園。
四是推進“四融一共”和美鄉村建設。開展50個省級村點村莊整治建設,統籌廁所糞污處理和后續管護機制建設,系統推進農村改廁工作,分類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實現農村糞污無害化處理,完善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因地制宜建設“四融一共”和美鄉村,力爭建設1條省級風景帶,結合鄉村振興示范創建著力培育10個全域美麗示范村莊。健全鄉村公共服務體系,推動農村公共資源優化配置和公共服務普惠共享。全力改善農村薄弱學校基礎設施,寄宿制學校統籌好師生學習、居住、飲食、運動、娛樂等需求。
五是完善鄉村社會治理。強化縣級黨委抓鄉村振興責任,統籌推進村黨組織星級評定和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排查整頓工作。實施村黨組織帶頭人后備力量培育儲備三年行動,持續派強用好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扎實推進基層黨建“五個陣地”建設,優化村黨群服務中心陣地功能,以“三認四提四知”做實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完善村民議事決策機制、民主協商機制、社會參與機制,推廣“街鄉吹哨、部門報到”和接訴即辦等治理方式。深入推進常態化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持續開展打擊整治農村賭博違法犯罪專項行動。
六是強化組織保障水平。統籌開展鄉村振興實績考核、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考核、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考核,優化各類涉農督查檢查考核。鞏固提升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成果,實施好扶持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項目,探索強村帶弱村、聯村抱團發展、聘請職業經理人等新模式。嚴格控制集體經營風險和債務規模。持續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和農業水價、農墾、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推進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試點。穩慎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與規范管理,圓滿完成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和規范管理三年行動,積極創建省級農村宅基地規范管理“示范先行”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