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4年度工作總結
(一)黨建引領聚合力
一是強化理論武裝,提升黨員素質。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強化黨組織建設,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確保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在水利領域落到實處;及時制定《2024年樟樹市水利局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重點內容安排》,共開展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12次、學習研討12次、全局干部職工集中學習17次、黨組書記上專題黨課4次。二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營造風清氣正。扎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和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專題學習研討《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加強紀律黨課教育,強化干部職工的紀律意識,筑牢思想防線。同時,深入開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強化水利項目排查,排查出5個問題,已全部整改到位,聚焦11件民生實事,狠抓群眾身邊的微腐敗,上報問題線索5條。三是加強組織建設,夯實基層基礎。不斷增強黨支部的生機活力,今年水利系統招錄公務員1人,退伍安置人員1人,預備黨員1人,培養入黨積極分子1人,黨員隊伍建設進一步提升。四是創新黨建活動,增強組織活力。積極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截至目前,在職黨員到聯創共建社區服務160余人次,開展志愿服務活動300余人次,以實際行動鞏固黨員干部聯系群眾成效。積極推動黨建與水利業務深度融合,深入推進水利行業“黨建進工地”工作。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以黨建引領加速項目建設,推動水利工程高質量完成。
(二)水利投資穩增長
按照省廳和宜春市局考核要求,2024年全年落實水利建設投資項目24個,投資總額為9.1億元,資金構成為:中央資金1.16億元、省級資金0.55億元、貸款融資和專項債券資金7.39億元。項目資金涵蓋供水保障工程6.29億元、水生態治理項目1.64億元、中小河流治理工程0.18億元、大中型灌區節水配套改造工程0.61億元、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資金0.22億元、水利工程維修養護0.16億元等重要項目。
(三)水旱災害防御促安瀾
一是編制完善各類預案。修訂完善堤防、水庫、山洪地質災害等各類方案預案,制定應急處置措施,落實了相關責任人,提前做好相應的防御工作。二是加強監測預警能力。對全市自動雨量站、水位站、水庫水雨情監測站等建立臺賬,落實運維單位,確保測得準、報得出、叫得應,構建山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三是科學調度水工程。精準調度各類水利工程,強降雨期間,發布山洪災害預警99次,發送預警短信1269條,轉移人員60余人,有效避免了人員傷亡。主汛期結束后,督促鄉鎮及時開展水毀工程修復、加強水庫蓄水管理、清淤渠道、抗旱設備檢修等,全力做好抗旱工作準備。四是開展防汛檢查。會同應急管理局、自然資源局、氣象局、水文等部門開展防汛檢查,對發現的隱患建立了整改臺賬,下發了檢查通報,各地根據通報要求積極組織整改,所有隱患均已整改到位。五是及時啟動應急響應。4月2日22時和6月10日17時分別啟動洪水防御IV級應急響應。響應期間,市水利局搶險技術專家組隨時待命,做好搶險工作的準備。
(四)水利建設管理筑防線
一是提前謀劃儲備項目。2024年我局謀劃儲備項目26個,總投資17.65億元。其中完成批復的7個,完成初設報告編制待審的8個,正在編制可研報告的8個,已納入規劃待啟動的3個。二是加快推動在建項目建設。2024年在建項目(含基本完工待驗收)項目55個,批復總投資11.96億元,其中工程類50個,管理類5個。項目實施后,將筑牢防洪減災系統,全面改善相關農田耕作條件,有效減輕洪澇災害損失,彰顯其防洪排澇效益和社會經濟效益。三是有序推進完工項目驗收。合理制定驗收計劃,推進已完工的4個五河治理項目和1個中小河流項目驗收工作,其中龍溪河左岸堤新城區段除險加固工程和三湖聯圩除險加固工程樟樹段項目已完成合同驗收,12月底完成竣工驗收。四是持續抓好運行管理。常態化做好運行觀測、巡查檢查、維修養護等日常管護工作,持續推進小型水庫和小型堤防物業化管理。已列入水利部現代化水庫運行管理矩陣建設先行先試試點的2座水庫正在有序實施。按期完成晏公隔堤報廢和水庫安全鑒定工作。2024年省部級及以上通報的工程建設和運行管理67個問題已全部整改銷號。納入水利部和省廳河湖庫“清四亂”系統中的132個問題,已整改銷號96個,剩余36個正在整改,12月底全面完成銷號工作。
(五)生產安全保平安
一是持續做好水利行業安全生產工作。持續強化安全生產教育和督查檢查,堅決把主動預防挺在前面,特別是水利工程建設高峰期、重要節假時期加強行業安全巡查力度,對排查出的安全隱患,立查立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建立臺賬,明確整改措施和整改時限,確保閉環管理,及時消除事故隱患,確保水利建設安全穩定,目前已排查一般安全隱患1368個,重大安全隱患3個,已全部整改到位。二是精準有序開展行業全面監督檢查。在全市開展水庫、堤防、水閘、水電站、農村供水等工程運行管理、山洪災害防御、水利資金等7個重點領域全面監督檢查工作,截至目前共排查出問題963個,已銷號963個,全部錄入監督檢查系統。三是持續做好在建水利工程的質量監督工作。今年由縣級質量監督的準備開工或在建水利工程目前有4個,對照《水利工程質量管理規程》,切實做好水利工程質量監督機構履職工作。四是全力做好水利行業防溺水工作。高位推進警示標識建設,在水庫周邊及堤防沿線一般危險水域設置安全警示標志,共設置安全警示標識102個,完成“四個一”工程建設48處;制訂了防溺水巡防巡查制度及職責,明確巡防巡查范圍及責任人,緊盯重點時段、重點水域、重點人群加密巡查,發現垂釣、戲水、游泳等人員及時制止、勸離,并做好巡防巡查臺賬。
(六)水生態治理優環境
1.河長制工作推深做實。一是嚴格落實巡河巡湖制。每月定期督促縣鄉村三級河湖長使用河長APP落實巡河督導工作,對發現的問題,及時上報處理。縣級河長有效巡查次數22次,發現并解決問題數28個。二是持續推進清河行動專項整治。印發了《樟樹市2024年“清河行動”實施方案》,繼續開展與江河水域有關的14個專項整治行動。共排查發現問題17個,已銷號13個,剩余4個正在有序推進整改。三是持續推進贛江樟樹段幸福河湖建設工作。制定了2024年度贛江(樟樹段)幸福河湖建設工作目標任務,并把建設工作目標任務下發至各責任單位。市河長每月按時調度項目建設進展情況,并將進展情況上報至省河長制河湖管理地理信息平臺。四是“河湖長+警長+檢察長”協作密切。通過“河湖長+警長”“河湖長+檢察長”模式,充分發揮公安、檢察院職能優勢,強化行政、司法銜接,重拳打擊涉水違法行為和河湖環境污染行為,進一步助推了河湖治理現代化和法制化建設。2024年共出動聯合執法人員60余次,收取檢察建議書2份,已全部完成。
2.落實嚴格水資源管理。一是加強節水管理。開展節水宣傳活動,每季度均有開展節水“五進”宣傳活動,宣傳報道在人民網、新華社、全國節水辦、省水利廳等網站刊載,如期完成水利發展考核宣傳任務。我市獲得2例省級水效領跑者、1例省級節水企業和6例市級節水企業命名。在國家水權交易所開展首例水權交易,交易水量51萬m3,在宜春市率先完成此項任務;節水貸單筆成交金額達到8千萬元,為宜春市最大單筆節水貸項目。二是規范取用水管理。完成全市取水口計量檔案與取水證的關聯,取水口計量率達到100%,在線計量監測三率達到95%以上,屬宜春市第一;同時協調取水戶做好計量設施運維工作,在宜春市率先落實運維工作。2024年辦理取水許可27件,新辦及擴建取水許可證5個,其中查處非法取水2處,均已按程序補辦取水證,審批延續取水許可22戶。三是強化水源地保護。開展縣級以上飲用水源地贛江水源地建設,已完成2023年縣級以上飲用水源地贛江飲用水源地標準建設并形成報告。四是規范水資源費征收。水資源費征收是水資源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是貫徹水資源有償使用制度,促進社會節約用水的重要舉措,我市依法征收2023年水資源費共計391.25萬元。
(七)水土保持顯成效
一是水土保持率增加目標值順利完成。2024年,樟樹市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面積6.21km2,其中生態恢復4.19km2,封育保護2.02km2,水土保持率穩中有升,現為92.71%,居宜春市第二位。二是嚴格落實水土保持方案審批制。2024年我市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審批手續在項目規劃許可階段并聯受理,提前介入,發放《樟樹市生產建設活動水土保持義務告知書》,做好宣傳,督促項目建設方在項目開工前完成水土保持方案審批手續,減少“未批先建”違法違規的項目數量。三是及時處理違法違規問題。2024年江西省水利廳1期下發樟樹市擾動圖斑11個,宜春市水利局下發樟樹市擾動圖斑35個。經過復核,認定“未批先建”項目0個,存在“水土流失”問題項目0個。水利部和省水利廳2期遙感監管圖斑11月份下發,正在復核中。四是抓好在建生產建設項目事中事后監管全覆蓋。2024年市水利局通過書面自查、委托第三方機構信息化監管、“雙隨機、一公開”執法檢查以及專項檢查等方式,對全市53個在建和完工未驗收項目進行了監督檢查,按照“一項目一清單”提出處置意見,下發督辦函27份。三季度以來,市水利局持續跟蹤水土保持工作違法違規項目整改落實情況,督促生產建設單位限期完成整改,全面評估生產建設單位是否按要求落實整改,并作出評估結論。27個違法違規項目全部完成了整改,完成整改率100%。
(八)水庫移民造福祉
一是切實做好移民直補資金發放。2024年完成當年度移民人口動態調整工作,核定移民直補人口7040人,精準發放直補資金422.34萬元。二是加快移民項目建設。2024年批復水庫移民民生實事項目建設51個,精準受益102個村組、1.6萬余人,移民村產業配套和基礎設施全面提升,人居環境舒大幅改善。三是提升水庫移民工作管理水平。把準項目庫建設、項目實施、資金撥付等關鍵環節,高質量持續推動水庫移民工作,連續3年位列全省優秀前十之列。
二、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1.水利建設項目用地難。在土地政策越來越嚴格的背景下,水利建設用地指標非常緊張,項目用地審批難、周期長、不確定因素多,工程推進困難。
2.項目建設資金壓力大。水利建設項目上級資金主要用于解決項目建安投資,項目獨立費和征地拆遷等費用均需地方配套解決,地方配套資金壓力大。
3.河湖管理工作開展難。河湖清四亂問題涉及面廣,形成歷史長,牽扯利益多,依靠單個地方或部門難以解決,整改推進難。
三、2025年度工作打算
1.進一步提升災害防御能力。加快完善水旱災害防御工程體系、預報體系、工作體系,抓細抓實水旱災害防御工作。落實水利部門水旱災害防御責任,及早開展防汛檢查,抓緊編制防汛方案,落實防汛物資,及時調整小型水庫、堤防安全管理員,完善局機關水旱災害防御值班制度,完善局防汛抗旱應急預案等,確保工作制度化、規范化。
2.進一步抓好工程建設管理。按照“群眾需求在哪、項目謀劃到哪”的原則,科學謀劃和積極申報水利工程建設項目;強化各項水利工程建設的日常監督管理,保質保量、有序有效推進項目建設,全面完成已完工項目驗收工作,加快推動水閘、中小河流治理、移民后期扶持、灌區節水改造和澇區治理儲備項目前期工作,積極爭取上級各類資金。持續開展河湖庫“清四亂”專項整治工作,加大日常巡查監管,做到問題發現及時,處理及時,整改及時。
3.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嚴格落實水利工程質量監督機構職責,積極開展質量監督巡查及問題整改。開展質量監督“飛檢”,把好工程實體質量最后一道關口。著力提高水利工程建設質量優良率,不斷強化參建各方質量意識,著力打造優良工程、精品工程。持續開展安全隱患辨識、整治和危險源排查、管控,加強對全市在建工程、水庫、堤防、水閘、山洪災害預警、小水電、農飲工程等七個方面安全生產突出問題巡查力度,保障水利工程安全運行。
4.進一步規范水政水資源。加強對河道采砂、水工程、涉河及水資源污染等工作的巡查,加大水事違規違法案件查處力度,同時提升案件制作水平。抓實河長巡河履職工作,對巡河發現的問題要及時處理。持續開展14項江河湖泊水域有關的“清河行動”專項整治行動,解決河湖管理突出問題。嚴格落實水資源管理剛性約束制度,強化雙控目標的監督,完成地下水控制指標由800萬m3到777萬m3的轉變。加大節水宣傳力度,聯動鄉鎮街道參與宣傳,達到全民節水的濃厚氛圍,等待縣域節水型社會水利部驗收。持續創新水資源利用,計劃申報水預算管理試點城市,推動合同節水管理項目,探索水權交易新類型。
5.進一步嚴格水土保持審批。2025年閣山孫家項目區小流域綜合治理提質增效項目實施方案已批復,爭取早日實施,努力解決我市水土流失“存量”問題。制定2025年度監管計劃,細化季度工作,用足監管手段,以水土保持遙感監管為契機,結合水利部、省水利廳遙感監管常態化管理要求,提高精準發現違法違規問題的能力,加大違法案件查處力度。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