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樹市交通運輸局2020年信用工作總結及2021年工作計劃
根據《2020年宜春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要點》要求,我局結合工作實際和行業特點,以打造信用交通為核心,大力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取得一定成績。現將有關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確保信用工作有序開展。
長期以來,我局把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逐步形成了由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的工作格局。根據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內在要求,我局按照省交通運輸廳部署的“信用交通省”創建工作為抓手,以建設誠信交通為目標,對交通運輸、交通建設兩大領域多次召開專題會議部署及調度,為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的開展奠定了良好的組織基礎。
二、強化宣傳教育,營造信用交通良好氛圍。
一是指導督促客貨運輸站場、公交企業、出租車企業及旅游運輸企業在公司大廳、公交站、客運站顯著位置展示誠信主題公益廣告和誠信建設相關宣傳內容。二是開展文明交通志愿活動,安排志愿者到客運場站、公交站臺、公交車、出租車等地開展信用交通宣傳,倡導文明行車,禮貌待客,共建文明樟樹形象。三是實施服務承諾制度,要求全體干部職工把誠實守信與工作結合起來,并將踐諾情況納入年終考核,形成人人守信的良好氛圍。
狠抓日常監管,夯實信用監管評價工作。
一是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及《公路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管理辦法》的規定,對權限內公路建設項目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的招標文件進行審查備案,投標人須對企業信用作承諾,將從業單位的履約信譽作為招投標資格條件,但不得設置壁壘。二是加強交通項目建設市場監管工作,督促項目業主及時推送監管過程中發現的不良信用信息。三是開展運輸企業誠信考核。誠信考核工作一年一次,通過“省道路運輸市場信用信息服務系統”來實施,由系統實時采集信用信息,錄入信息主要是日常工作檢查結果、外省抄告的違章信息、有關部門對經營者和從業人員獎懲情況以及其他相關信息。錄入的信用信息隨時向公眾開放,接受社會監督,考核的結果必須公示,并向省、部信用信息平臺推送。建立與公安交警、市監、應急等部門誠信信息共享機制。四是積極發動社會監督。通過設立意見箱、開通舉報電話、向社會征求意見等形式,不斷完善社會監督體系,在“優環境、促發展”大討論活動中及時回應群眾期盼,辦理轉辦單35件,有效促進了信用交通建設。
2021年信用工作計劃
2021年,我局將以建設人民滿意交通為目標,進一步完善以信用監管為核心的新型市場監管機制,加強信用交通體系建設,促進行業遵章守法、誠信經營、優質服務,全面提升交通行業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水平。主要做好如下工作:
一、大力推進信用信息公開公示。結合機構改革,更新完善行政處罰目錄,依托信用網站,嚴格落實交通運輸行政處罰結果7天內公示制(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公示率達100%,實現信息公示歸集“全覆蓋、零遺漏”。
二、逐步建立信用分類管理制度。做好道路運輸領域從業人員信用管理工作,完善“紅黑名單”管理制度和聯合獎懲制度,切實發揮信用評級作用。
三、全面加強道路運輸市場管理。監督企業開展好營運車輛的管理工作,指導客運企業定期開展駕駛員安全培訓和職業道德教育,提升服務意識。同時加大違規運營車輛的打擊力度,切實維護運輸市場秩序及廣大人民群眾的正常生產生活。
四是重點完善公路領域信用建設。圍繞誠信標準加強工程招投標監管,嚴格工程施工過程監管,做好項目施工和監理信用評價工作。完善農村公路養護制度,落實養護責任,加強養護人員誠信管理,提高公路養護水平。建立健全施工和監理單位信用檔案制度,確保工程建設領域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扎實開展。
五是積極推動文明交通體系建設。持續鞏固“四好農村路”和“鎮村公交示范縣”成果,進一步完善農村交通綜合服務站、候車亭和招呼站的建設,加快縣道升級改造、生命安全防護工程建設,不斷提高農村公路管養水平,打造一批產業示范路、文明示范路建設。發揮交通志愿者功能,用實際行動講好交通故事,傳播交通好聲音,樹立文明交通新形象。
樟樹市交通運輸局
2020年12月31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