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市農業農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聚焦“作示范、勇爭先”目標要求,全面落實《樟樹市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樟樹市2022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以強化執法、拓展普法、優化服務為重點,不斷提升依法治農、依法護農、依法興農的能力和水平,扎實推動法治政府建設高質量發展,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入開展黨內外法律法規學習
(一)抓好領導干部“關鍵少數”。將《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綱要》納入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計劃,重點學習了《習近平關于全面從嚴治黨論述摘編》《零容忍(警示教育篇)》《關于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意見》《關于改進干部作風狠抓工作落實的若干意見》《領導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經商辦企業管理規定》《習近平關于全面從嚴治黨論述摘編(2021年版)》《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二、三、四卷)等,領導班子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引領全局干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提升干部職工的法律意識。
(二)落實黨員干部常態化學法制度。先后組織學習《監察法實施條例》《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委員會工作條例》《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綱要》《長江保護法》《信訪工作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等黨內外法律文獻,訂閱《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綱要》《江西省重點普及法律法規以案釋法(2022)》等學習讀本,舉辦“習近平法治思想大學堂”,組織參加“江西省百萬網民學法律”知識競賽活動,2022年全省農業農村系統國家工作人員分類學法考法成績全部為合格及以上。黨員干部法治觀念不斷增強、法治意識不斷提高、履職能力不斷提升。
二、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構建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
(一)深化政務服務改革創新。一是全面實行行政許可事項清單管理,編制并網上公示《樟樹市農業農村系統權力清單》《樟樹市農業農村局行政權責清單》。二是政務服務中心與網上辦事大廳結合,在行政服務中心二樓農業農村局窗口和“江西政務服務網”提供農機購置補貼等政務服務。三是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目前對11項行政權力事項要求提供的23項證明材料,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在樟樹市政府網上公示《樟樹市農業農村局實施告知承諾制證明事項目錄清單和工作規程》。
(二)構建公平競爭市場秩序。為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工作,全面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規定,規范開展審查工作,防止出臺排除、限制競爭的政策措施,我局積極對起草的行政規范性文件、重大行政決策開展公平競爭審查。沒有法律法規依據,不得制定減損市場主體合法權益或增加其義務的政策措施,不得制定含有排除限制競爭的政策措施。
(三)創新農資市場監管服務方式。積極探索全市農業質量監管模式,在江西省“雙隨機、一公開”行政執法監督平臺錄入了包括種子、肥料、農藥、農產品、獸藥、飼料、養殖、屠宰、水產等14項抽查事項,做到執法人員、被檢查對象隨機抽取,檢查結果錄入系統同步公開,促進守法、誠信經營。
三、持續提升依法行政水平,推進政府治理規范化程序化法治化
(一)健全“開門決策”機制。通過征求其他部門意見、網上征求群眾意見、組織第三方“專家論證”或線下征求行業主體意見等措施,聽取多方面意見建議,確保政策符合我市社情民意和地方實際。
(二)加強行政規范性文件制定監督管理。依據《江西省行政規范性文件管理辦法》相關要求,我局法制機構按要求履行本部門的合法性審核工作程序,對文件主體合法、內容合法、依據合法、程序合法四個方面開展行政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查。2022年共開展合法性審查11次,其中予以通過10項,不予通過1項。
(三)落實集體審議決定程序。2022年共召開34次黨委會研究“三重一大”事項,嚴格落實《樟樹市農業農村局黨委會議事規則》《樟樹市農業農村局局長辦公會議事規則》《樟樹市農業農村局公文處理工作規則》《樟樹市農業農村局公文審簽規則》等四個規則的通知,重大事項決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項目安排和大額資金(超過5000元)使用必須經局黨委集體討論作出決定,確保每項重大決定都合法適當,守住法律底線。
(四)著力發揮法律顧問作用。我局與藥都律師事務所簽訂協議,聘請了1名律師為法律顧問,法律顧問作用得到充分發揮。一年來,涉法事項合法合規,無行政訴訟案件。
四、嚴格規范文明執法,預防和化解行政爭議
(一)全面貫徹落實“三項制度”。網上公開行政執法事項清單、行政執法流程圖、行政許可辦事指南、隨機抽查事項清單、行政執法人員名錄等。
(二)嚴格遵守《農業行政處罰程序規定》。按照立案、調查取證、審批決定、送達執行的步驟、順序實施行政處罰,嚴格依法執法,確保當事人的享有陳述、申辯和救濟權利。
(三)制定免罰清單。依據《宜春市農業領域免予行政處罰和從輕減輕處罰清單》(宜農法字〔2021〕3號)文件精神,對部分涉農輕微違法和首次違法行為不予行政處罰和從輕減輕處罰,充分發揮告知承諾、說服教育、勸導示范等非強制執法手段的適用。
(四)積極推廣“企業安靜生產日”制度。全面推進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和“樟樹市行政檢查監督評價系統”,實現低風險企業“無事不擾”比例達100%,全年共開展部門“雙隨機、一公開”聯合檢查6次,取得企業積極好評。
五、全力推進依法行政,確保行政權力規范透明運行
(一)自覺接受全面監督。一是著力辦理人大議案、政協提案答復工作。2022年辦理市九屆人大二次會議議案15件、市政協九屆二次會議提案19件,在政府網址公開答復,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反饋意見為全部滿意。二是接受市人大關于法律實施情況檢查。我局按要求開展貫徹實施長江保護法自查自糾,對《長江保護法》的學習宣傳情況、生物多樣性保護情況、行政執法情況、依法處罰情況和存在的問題原因作了報告,并結合工作實際提出了意見建議。三是支持檢察院開展行政公益訴訟。根據樟樹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建議書》(樟檢行公建〔2022〕32號),對占用基本農田種植草皮的行為送達《責令改正違法行為通知書》,督促整改。
(二)全面主動落實政務公開。一是主動公開。全年主動公開信息291條,內容涵蓋決策公開、執行公開、服務公開、政策文件、政策解讀、工作動態、規劃計劃、行政執法、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公示公告、財政資金直達基層信息等。二是依申請公開。規范依申請受理和辦理流程,暢通信息公開申請渠道,建立健全簽收、登記、審核、辦理、答復、歸檔制度。2022年我局未收到依申請公開申請。
(三)加快推進政務誠信建設。組織開展“誠實守信”宣傳活動,營造誠信的農業發展環境。落實信用承諾制工作制度,引導市場主體規范執行信用承諾制度,營造誠實守信社會環境。建立“雙公示”數據上報臺賬和審核工作機制,完成信用異議信息核查、處理、反饋,做好“雙公示”信息的變更、撤銷、刪除及修正。根據《江西省社會信用條例》《樟樹市公共信用信息資源目錄(2020年版)》的相關工作要求,依托樟樹市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加強行政許可信息、行政處罰信息、榮譽表彰信息、職業資格信息、雙隨機檢查信息等信用信息的歸集共享,2022年共錄入各類信息共581條,真正做到應歸盡歸。
六、創新治理機制,健全完善社會矛盾糾紛行政預防調處化解體系
(一)全面落實農林水領域安全生產責任。堅持安全第一、安全發展,充分發揮市農林水安全專業委員會牽頭抓總作用,全力做好農藥、飼料、獸藥、畜牧養殖、畜禽屠宰、漁政漁業、農機、農田建設改造、新農村建設、水利設施及工程、林業、木材加工企業等涉農行業安全監管。農林水領域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開展以來,共檢查企業203家次,出動檢查人員592人次,排查安全隱患48條,建立了臺賬,隱患閉環管理,已全部整改到位。
(二)建立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機制。堅持“預防為主,調防結合”的方針,嚴格落實“一崗雙責”制度,明確責任人及其責任。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將定期排查、集中排查和專項排查有機結合,及時化解矛盾糾紛等各種不穩定因素,爭取做到矛盾不上交。實施責任追究制度,對存在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矛盾糾紛激化者,視其情節,給予批評教育等處分。2022年共排查化解了涉農矛盾糾紛24起,確保農業行業領域平安穩定。
(三)開展服務對象普法。一是通過“農資下鄉”服務活動、“八五”普法集中宣傳活動等,宣傳農業執法案例、常態化掃黑除惡宣傳、防范非法集資、識假辨假和科學使用農資,增強農民財產安全意識,切實保障農民切身利益,增強農資商家的守法誠信意識。二是結合高素質農民培訓,在閣山鎮孫家村委、義成鎮劉家村委、洲上鄉嚴埠村委開展樟樹市“培育農村學法用法示范戶”進鄉村宣講會。三是開展農業行業領域各類涉農合作組織和農村地區防范非法集資工作。印發《關于農業行業領域防范和打擊非法集資宣傳和排查工作行動方案》,部署《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條例》和《江西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條例》宣傳,全力保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切實維護社會大局穩定。四是以農業農村法律進企入村活動為載體,組建省、市、縣專家參與的農業大講堂下基層宣傳團,開展宣講活動30余場。邀請市民代表和媒體記者參觀農業種植基地,向市民群眾發放農產品質量安全等法律法規資料2萬余份。
(四)嚴格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一是堅持普法與執法相結合。將普法貫穿于執法各環節,在每一個行政行為、每一次執法活動中開展適當的普法教育和法律宣講,進行法律條文的解釋說明,或者用其他違法案例進行警示教育,讓違法行為人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明確相應的法律后果,規范自己的行為,避免再犯風險。二是嚴格執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及時在“樟樹市政府信息公開網”向社會公開行政執法信息,充分發揮行政處罰的警示作用。三是開展“結對子”幫扶工作。印發《關于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機構開展“結對子”培育農村學法用法示范戶的通知》,由局領導牽頭,成立16個培育幫扶組,確保培育工作取得實效。
七、壓緊壓實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
市農業農村局調整成立了由主要領導任組長的法治政府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嚴格落實第一責任人職責,領導小組明確工作職責和責任落實,建立了聽取意見、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決定、過程評價和責任追究等七個方面的制度,為努力推動農業農村法治建設再上新臺階奠定了堅實基礎。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