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上鄉地處贛江、袁河交匯處,屬沖積平原洲地,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水源充沛,沙質土壤、耕作條件適合于水稻、柑桔、花生、蔬菜、藥材等農作物生長。全鄉轄20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鄉境內因受季風影響,年平均降雨量1567.7毫米,年平均氣溫17.6℃,全年無霜期273天。共有耕地面積1826.3公頃(其中水田1278.3公頃,旱地548公頃),果園176.5公頃,水塘面積193.3公頃。總人口37173人,其中農業人口36034人,非農業人口1139人,人口自然增長率9.31‰。
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為切實落實“中國藥都”振興工程計劃,解決貧困戶生計出路,該鄉通過政府扶持、能人帶動的方式,創辦中藥材種植合作社和基地建設,積極引導貧困戶種植車前子、枳殼樹、蔓荊子、知母、麥冬等中藥材,促進貧困戶轉型綠色經濟。如省級貧困村灘下村創辦“興灘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充分利用該市“藥都振興”工程扶持政策,支持貧困戶利用房前屋后種植枳殼、流轉土地發展300畝左右的枳殼基地。
扎實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緊緊圍繞限時脫貧目標和“一帶三片九工程”工作思路,創新幫扶措施,加快全鄉脫貧步伐,確保達到“四個一”脫貧目標,實現精準脫貧。主要開展“一村一品”、光伏扶貧等產業扶貧;開展技能培訓、鼓勵鄉村能人帶領貧困戶勞動力就業創業;實施教育結對幫扶,嚴格落實義務教育“兩免一補”、 義務教育寄宿生補助,多渠道籌集社會扶貧助學;加大醫療救助力度,將貧困人口合作醫療個人繳費給予政策兜底并納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圍;實施貧困村道路、水利建設及電網、危房改造等扶貧工程。
狠抓民生工程建設。完成了橋頭至臨三公路征地拆遷工作,啟動開工建設;啟動臨三公路升級改造工程和25戶以上自然村路網工程全部完工。“增減掛”工程新增面積450畝,覆蓋全鄉21個村(居)委,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盤活土地,大力推進土地流轉。
全力打造秀美鄉村。為全面實施“河長制”升級版,持續改善全鄉水環境質量,洲上鄉鄉堅持“源頭嚴控、過程嚴管、后果嚴懲”的工作方針,按照“屬地管理”和“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對轄區所有自然村受到污染的池塘及溝渠進行清淤、除雜和微生物凈化處理,全面開展消滅劣V類水攻堅戰。目前,已對15個村委100多個被污染池塘進行清淤、除雜,沿線1500米主干溝渠全部進行清理。同時,把農村清潔工程作為一項重要民生工程來抓細抓實,不斷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全面創新工作舉措,成立了鄉農村清潔工程領導小組,開展環境衛生整治活動,強化環境衛生督查督導,對各村農村清潔工程開展情況進行評比。共投入資金428萬元,新建垃圾中轉站1個,配備保潔員247名,購置戶用垃圾桶8000個、有毒有害垃圾桶450個、垃圾收集桶600個,配置垃圾清運車2輛、清運板車200輛,累計清運陳年垃圾820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