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特別是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全市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顯著。經濟持續穩定恢復,趨于常態;社會發展有序和諧,大局平穩;“十三五”規劃順利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
一、綜 合
經宜春市統計局統一核算,全年地區生產總值按可比價計算,比去年增長4.1%,高于全國1.8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長2.5%;第二產業增長4.3%;第三產業增長4.0%。三次產業結構更加優化,由上年的10:45.7:44.3優化為10.6:43.9:45.5,第三產業占比提升1.2個百分點。在GDP增速中,第一產業拉動0.2個百分點,貢獻率為24.6%;第二產業拉動2.4個百分點,貢獻率為16.0%;第三產業拉動1.4個百分點,貢獻率為59.4%。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248.87億元,增長4.5%,占GDP比重同比提高1.1個百分點,對GDP增長貢獻率達84.1%。
圖 1 2016—2020年生產總值及其增長速度
圖 2 2016—2020年三次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
全年城鎮新增就業6560人,比上年增長632人;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7768人;失業人員再就業2125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425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2.7%,比上年上升0.4個百分點。
二、農 業
全年農林牧漁業完成總產值74.4億元,增長3.0%。其中,農業產值33.1億元,增長5.0%;林業產值3.3億元,增長9.3%;牧業產值26.3億元,下降1.1%;漁業產值9.6億元,增長2.6%。
全年糧食播種面積83670公頃,比去年增長2.4%,棉花種植面積237公頃,與去年持平;油料種植面積30186公頃,增長1.8%;中藥材種植面積33107公頃,增長26.9%;蔬菜種植面積10964公頃,增長3.1%。全年糧食總產量516404.5噸,棉花產量337噸,均與去年持平;油料產量56732噸,與去年基本持平;茶葉產量292噸,與去年持平;中藥材產量56800噸,增長129.2%;水果產量12783噸,增長3.3%。
全年肉類總產量69305噸,下降2.5%。其中:豬肉產量38437 噸,下降22.0%;牛肉產量6450噸,增長26.5%;羊肉產量905噸,增長44.3%;禽肉產量23513噸,增長45.8%。年末生豬存欄446117頭,增長137.2%;生豬出欄446243頭,下降26.6%。家禽存籠474.85萬羽,增長15.7%;家禽出籠1055.35萬羽,下降18.2%。禽蛋產量7862噸,下降3.2%。全年水產品產量51602噸,增長5.9%。
全年農田有效灌溉面積36.21千公頃。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471509.26千瓦,增長7.0%。其中,農用排灌動力機械 4.45萬千瓦;聯合收割機438臺。實際機耕面積106912公頃,機械收獲面積90680千公頃。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2%,增速同比回落3.6個百分點。全年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577.95億元,同比增長6.7%。其中,酒業完成產值35.3億元,下降2.2%;藥業完成產值183.1億元,增長6.7%;鹽化工業完成產值82.13億元,增長11.3%;機械五金制造業完成產值161.9億元,增長13.1%。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值達50億元以上企業1家、20億元以上企業4家、10億元以上工業企業9家。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產品銷售率94.8%,比上年下降0.4個百分點。
圖 3 2016—2020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速度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營業收入581.1億元,增長7.3%。其中,藥、酒、鹽化工、機械五金制造四大支柱產業實現營業收入464.2億元,增長8.4%,占規模以上工業營業收入的79.9%。
全年全社會建筑業增加值可比增長5.8%。全市資質等級以上建筑企業完成建筑業總產值45.4億元,增長12.0%;房屋建筑施工面積426.0萬平方米,增長20.0%;房屋建筑竣工面積205.8萬平方米,下降1.3%。
四、服務業
全年服務業實現增加值193.23億元,比上年增長4.0%。其中,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45.33億元,增長4.7%;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23.88億元,增長4.8%;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5.90億元,下降6.5%;金融業增加值21.55億元,增長6.1%;房地產業增加值28.22億元,增長6.7%;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3.40億元,增長15.2%。
圖 4 2016—2020年服務業增加值增長速度
全年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29.64億元,比上年增長20.3%;營業利潤1.3億元,增長7.4%。分行業看,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68.7%,其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68.7%;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增長32.0%;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長11.7%;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17.7%;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增長49.8%。
全年完成旅客運輸量818.19萬人次,比上年下降36.5%;完成貨物運輸量2717.3萬噸,比上年增長4.2%。貨物運輸周轉量1037777萬噸公里,比上年增長4.7%。其中,鐵路貨物運輸周轉量25046萬噸公里,下降28.4%;公路貨物運輸周轉量980457萬噸公里,增長6.1%;水運貨物運輸周轉量32274萬噸公里,增長1.2%。旅客運輸周轉量47394萬人公里,比上年下降34.8%。其中,鐵路旅客運輸周轉量13953萬人公里,下降38.3%;公路旅客運輸周轉量33441萬人公里,下降35.6%。樟樹港埠貨物吞吐量253.7萬噸,增長113.2%。
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252659萬元,比上年增長81.7%。其中,郵政業務量12297萬元,增長32.5%;固定電信業務量 19864萬元,增長26.4%;移動電話業務量220498萬元,增長93.3%。年末固定電話用戶6.58萬戶。其中,城市用戶3.61萬戶,鄉村用戶2.97萬戶。年末移動電話用戶40.3萬戶,寬帶網用戶11.4萬戶。
五、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500萬以上固定資產增長8.1%。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增長27.2%;第二產業投資增長10.8%,其中工業投資增長10.8%;第三產業投資增長0.9%。分投資主體看,國有經濟投資增長16.5%;非國有投資增長6.7%。
圖 5 2016—2020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
全年房地產投資27.6億元,比上年增長20.4%,其中住宅投資23.8億元,增長40.2%。商品房銷售面積77.7萬平方米,增長20.6%,其中住宅銷售面積72.4萬平方米,增長23.4%。商品房銷售額50.9億元,增長33.8%,其中住宅銷售額44.8億元,增長33.5%。商品房竣工面積36.1萬平方米,增長111.4%,其中住宅竣工面積15.4萬平方米,增長79.9%。
六、國內貿易
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1.88億元,比上年增長3.5%。其中,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24.34億元,增長10.7%。
圖 6 2016年—2020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速度
在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中,基本生活類商品銷售保持較快增長,糧油食品類、日用品類、中西藥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51.1%、15.2%、14.7%。消費升級類商品中文化辦公類,體育、娛樂用品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16.9%、11.1%。網上零售增勢強勁,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通過公共網絡實現商品零售額7007.1萬元,增長4.3%。
七、對外經濟
全年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7004萬美元,比上年增長34.8%。其中,出口值23593萬美元,增長35.0%;進口值3412萬美元,增長33.7%。
圖 7 2016—2020年貨物進出口總值
全年引進境外資金10969萬美元,增長7.3%;引進國內市外資金99.72億元,增長9.0%。
八、財政金融
全年財政總收入62.89億元,比上年增長3.7%。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6.35億元,增長0.1%,其中地方稅收收入25.81億元,下降6.0%。分稅種看,增值稅7.49億元,增長23.0%;企業所得稅2.78億元,下降18.9%;個人所得稅1.0億元,下降12.0%。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7.96億元,增長2.1%。其中,教育支出14.89億元,增長1.4%;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0.68億元,下降2.2%;城鄉社區支出5.72億元,下降27.0%。
圖 8 2016—2020年財政總收入及其增長速度
全年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455.39億元,增長15.6%,其中居民儲蓄存款余額313.89億元。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338.15億元,增長16.7%。其中:短期貸款余額103.09億元。
全年保險公司保費收入7.68億元,比上年增長25.9%。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3.03億元,增長15.3%;人壽險保費收入4.65億元,增長3.0%。支付各類賠款2.01億元,下降10%。其中,財產險賠款1.61億元,下降6.3%;人壽險賠款0.39億元,下降22.5%。
九、人口、居民消費收入和社會保障
根據市公安局年報統計,全市年末戶籍人口604594人,比上年減少3202人;全年出生人數5794人,出生率9.58‰;死亡人數5298人,死亡率8.76‰;自增人數496人,自增率0.82‰。
根據住戶抽樣調查,全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65元,增長7.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656元,增長5.7%。
圖 9 2016-2020年城鎮、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及城鄉居民收入比
全年累計發放創業擔保貸款3.39億元,已完成全年任務211.9%,其中,個人創業貸款發放2.14億元,企業貸款發放1.25億元。年末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人數85768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91088人;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6345人;工傷保險征繳631萬元;企業職工醫療保險征繳5477.11萬元,大病醫療保險征繳100.26萬元,生育保險征繳349.25萬元;失業保險參保36573人,實現基金征繳989.36萬元,為980人發放失業保險金115.64萬元。
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15034戶;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9244人。全年累計發放城市低保金7737.58萬元、農村低保金1675.96萬元。
十、教育和科學技術
全年普通高中、初中、小學在校生分別為11641人、20926人和46276人,高等職業院校在校生11527人,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2092人,特殊學校在校生445人,擁有幼兒園166所,在園幼兒18411人。普通高校招生共錄取4179人,錄取率87.76%。
全年科技項目計劃10項。全年專利申請量2143件,專利授權量1607件。全年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5家。
十一、文化旅游、衛生健康和體育
全市專業劇團1個,文化館1個(分館19家),公共圖書館1個(分館12家),電影放映單位5個。全市共有有線電視用戶96290戶,其中農村用戶49434戶。
全年實現旅游綜合收入58.36億元,同比下降54%,旅游綜合收入占GDP比重減少17.4個百分點。
2020年末共有各類醫療機構372個。其中3個縣級公立醫院(市人民醫院、市中醫醫院、市婦幼保健院);3個衛生機構(疾控中心、衛生監督所、衛生進修學校);21個鄉鎮、場(街道)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個三乙省直屬精神病專科醫院(江西康寧醫院樟樹醫院);1個二級民營醫院(清江醫院);11個一級民營醫院,其中綜合醫院7個(臨江府城、六紅、華仁、康和、致恩、社康、樟貯醫院),中醫醫院1個(袁正大中醫醫院),一級民營精神病專科醫院3個(安康精神病醫院、民康精神病醫院、藥都殘疾人康復托養中心精神病醫院);醫學健康體檢中心1個(惠康體檢中心);268個村衛生室,48個個體診所、8個個體門診部,10個駐樟單位及企事業單位門診部、醫務室、站所。編制床位數2429張,實有床位數3146張,其中縣市級公立醫院實有932張,鄉鎮(社區)544張,江西康寧醫院800張,民營醫院870張。現有衛生技術人員2957人,其中注冊執業(助理)醫師1132人,注冊執業護士1571人。
全年全市在地級及以上比賽獲得7枚金牌、6枚銀牌、5 枚銅牌。舉辦全市性競賽活動75次,參賽人數12600余人次。
十二、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和應急管理
全年水資源總量15.85億立方米。全年總用水量4.16億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0.33億立方米;工業用水0.71億立方米;農業用水3.11億立方米;生態環境補水量0.01億立方米。
全年全社會能源消費總量117.38萬噸標準煤,比上年上升 2.71%;全年萬元GDP能耗0.2859噸標準煤/萬元,比上年下降1.3個百分點。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7.09%。
全年共發生生產經營性道路交通事故2起,比上年減少33.3%;死亡人數2人,與上年持平,無受傷人員;直接經濟損失290萬元。共發生火災138起,比上年增加0.7%;直接經濟損失275.79萬元,比上年增加28.0%。
撰稿:余 婷
審核:陳小賓
附:2020年主要工農業產品產量
注釋:
1.本公報中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著分項與合計不等的情況。
2.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和人均生產總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計算。
3.第一產業指農林牧漁業(不含農林牧漁服務業),第二產業指工業(不含開采輔助活動,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和建筑業,第三產業指除第一產業、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
4.規模以上工業統計范圍為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企業,固定資產投資統計范圍為計劃總投資500萬元及以上項目和房地產。
5.常住人口是指實際經常居住在某地區一定時間的人口。按人口普查和抽樣調查規定,主要包括:居住在本鄉鎮街道、戶口在本鄉鎮街道或戶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鄉鎮街道、離開戶口所在地鄉鎮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戶口在本鄉鎮街道、外出不滿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學習的人。
2020年主要工農業產品產量
產品名稱 | 單位 | 絕對數 | 比上年 增長(%) |
一、農產品產量 | |||
糧食 | 噸 | 516404 | -0.3 |
油料 | 噸 | 56732 | 0.5 |
#花生 | 噸 | 33619 | 1.1 |
油菜籽 | 噸 | 19039 | 2.8 |
棉花 | 噸 | 337 | -0.3 |
甘蔗 | 噸 | 2641 | 1.5 |
中藥材 | 噸 | 56800 | 129.2 |
茶葉 | 噸 | 290 | -0.7 |
水果 | 噸 | 12783 | 3.3 |
肉類總產量 | 噸 | 69305 | 2.5 |
#豬肉 | 噸 | 38437 | 22.0 |
禽蛋產量 | 噸 | 7862 | -3.2 |
水產品產量 | 噸 | 51602 | 5.9 |
二、工業產品產量(規上工業) | |||
白酒 | 萬千升 | 2.2 | -19.2 |
#四特酒 | 萬千升 | 1.45 | -30.2 |
原鹽 | 萬噸 | 138.9 | 9.5 |
中成藥 | 噸 | 7879 | 3.9 |
香料 | 噸 | 2035.43 | 19.8 |
電動葫蘆 | 臺 | 2554 | 1.2 |
單雙梁起重機 | 臺 | 2145 | -9.5 |
發電量 | 萬千瓦時 | 54058.54 | 45.7 |
水泥 | 萬噸 | 32.42 | 17.7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