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密集型企業是指生產需要大量的勞動力的企業。它具有投資節省,單位投資能吸收較多勞動力,技術操作要求較低,資金周轉快的特點。注重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有利于充分發揮勞動力的優勢,彌補資金和技術力量不足,積累建設資金,加快經濟建設。為進一步了解我市勞動密集型企業發展狀況,我局組織人員對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發展和帶動城鄉就業情況作了較深入的調查研究,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市勞動密集型企業現狀
發展勞動密集型企業是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我市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不可逾越的階段。近年來,我市充分發揮自然資源豐富,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等優勢,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消化吸收城鄉剩余勞動力,對緩解就業壓力,增加城鄉居民收入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共進。根據調查情況看,我市勞動密集型產業比較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占有數量上的優勢,我市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遍布于第二、三產業,工業企業多以紡織業、食品加工、醫藥化工生產、裝備制造生產等為主,三產主要集中在商貿物流和餐飲行業中。新型勞動密集型產業較少,如圍繞高科技產業終端環節或外部配套的勞動密集型組裝加工業和一些精湛手工藝品必須采用人工作業的勞動密集企業(個性化服裝民族服裝和用品,以及采用電腦設計的陶藝、雕刻、刺繡等)。這種現狀充分體現了我市作為欠發達地區缺乏資金技術和勞動力資源都比較豐富的特點。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勞動密集型企業規模普遍較小,抵御風險能力較弱。從我市勞動密集型企業發展現狀看,規模效應體現不足,受市場環境影響較大,例如在調研江西信德紡織有限公司時,該企業由于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響,國外銷售市場嚴重下降,極大的影響了企業效益。企業發展穩定性較差,同時多數企業受資金,原料等因素影響處于季節性生產狀態。樟樹市浩宇服飾有限公司反映:電價油價的上漲,使得企業用電成本與物流費用不斷攀升,加上國家對安全、環保和節能減排監管力度的不斷加大,企業相關運營成本逐年增加,企業利潤空間進一步壓縮,使得企業生產面臨較大壓力。
(二)企業融資困難。勞動密集型企業能否做大,是增加就業崗位的關鍵。企業做大,融資是基礎,從金融環境上來看,為抑制通貨膨脹,銀根緊縮,銀行利率一再上調,正常融資渠道的收縮,造成非正常融資迅速膨脹,進一步加大了企業的融資成本,特別是勞動密集型的中小企業融資難,貸款難和銀行難貸款的矛盾更加突出。很多勞動密集型企業均是通過利息更高的民間融資方式來解決資金問題。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嚴重阻礙企業發展擴大。
(三)用工難問題比較突出。從就業群體看,人員老化,年輕員工缺乏。調研的春絲公司普通員工平均年齡為46.2歲,45歲以下員工僅占公司全部員工的36%。從企業角度看,工資福利待遇等沒有足夠吸引力則是招工難和留不住人的關鍵。勞動密集型企業員工普遍學歷較低,以春絲公司為首的一大批企業員工絕大部分為本科學歷以下;部分企業用工缺口較大,如春絲公司正在進行擴建6萬噸米粉項目,缺員200余名;部分企業由于自動化程度提高,原有操作無法滿足設備需求,如康怡冷飲急需技術性人才補充。
三、對我市勞動密集型企業發展的幾點建議
(一)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我市勞動密集型企業主要集中在非公有企業和中小企業,為其提供真正意義上的自由貿易和公平競爭的環境,首要問題是為其發展提供法制保證,確立其法律地位,維護其合法權益。國家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自治區政府也出臺了《關于促進工業中小企業發展的意見》,但這些政策法規比較宏觀,與發達國家相比,總體上政策支持的力度還不夠,對現階段中小企業的發展促進作用明顯不夠,還有待加強。對于非公有制企業和中小企業來說,要在確立其法律地位,維護其合法權益的基礎上,在稅收、審批和管理制度上進一步放寬限制,嚴禁行政審批上的不作為和亂作為,嚴禁執法監管上的“三亂”現象,為企業的發展創造更寬松的外部環境。
(二)加強對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宏觀調控和引導。對勞動密集型企業應給予高度關注,及時制定符合相關產業發展的法規和政策;根據勞動密集型企業市場風險大的特點,要幫助企業健全管理制度和完善運行機制,全面提高企業抗御風險的能力,根據國家頒布的有關行業技術標準,規范勞動密集型企業的投資和技術選擇等;適時發布行業發展趨勢信息,引導勞動密集型企業及時進入或退出有關市場和領域。
(三)開辟合理的融資渠道。現階段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雖然已建立,但發揮的作用有限,真正享受資金扶持的中小企業占極少數,中小企業融資困局依然嚴峻。為此,加強對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資金支持,包括財政支持和信貸支持已是迫在眉睫。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嘗試和探索。一是建立“就業補貼”和“研究與開發補貼”制度。借鑒先進地區的成功經驗,對提供較多就業。
(四)抓企業責任,強化企業招用工主體作用。引導企業積極探索現代企業管理模式,堅持以人為本,實行人性化管理,根據人力資源市場供求和自身經營狀況合理確定薪酬待遇,增強崗位的吸引力和競爭力。在園區企業開展用工誠信等級評定、和諧勞動關系創建等活動,幫助企業合理制訂全年用工計劃,避免發生生產淡季大量裁員、生產旺季又招不到工的現象。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