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有相關要求和技術規范,我們第一時間響應落實,可作為樟樹市首家廢鉛蓄電池集中轉運點,日常管理確實存在不足。多虧你們主動上門送政策、指方向,既幫我們消除了隱患,也讓企業能更安心經營。”江西宜欣源再生資源有限公司環保負責人黃思輝滿臉感激地說道。
這溫暖一幕,發生在近期宜春市樟樹生態環境局開展的入企幫扶現場。為落實省、市電動車專班關于集中組織電動自行車檢查行動的通知精神,樟樹生態環境局組織執法人員帶著政策解讀資料與問題清單,對轄區內廢鉛蓄電池集中轉運點開展 “一對一” 精準指導。執法人員聚焦廢鉛蓄電池收集、貯存、轉運等關鍵環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等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針對轉運點的現場設施建設、電子聯單制度執行等方面進行細致幫扶。
“根據《鉛蓄電池生產企業集中收集和跨區域轉運制度試點工作方案》,廢鉛蓄電池分為兩類管理:第Ⅰ類是未破損的密封式免維護廢鉛蓄電池;第Ⅱ類為開口式廢鉛蓄電池和破損的密封式免維護廢鉛蓄電池。”樟樹生態環境局土壤環境與固體化學管理股股長胡志誠指著地面上部分破損的廢鉛蓄電池,神情嚴肅地強調,“這些破損的廢鉛蓄電池絕不能隨意擺放,必須立刻放入耐腐蝕、不易破損變形的專用容器,否則酸液極易滲入土壤,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風險。”
黃思輝一邊認真記錄著要點,一邊若有所思地回應:“這是我們的疏忽,看來規范轉運點管理還有很多學問要學。之前我們對一些細節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經過這次指導,才深刻意識到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發大問題。”“除了貯存間建設要嚴格達標,收集和轉運前還得及時在江西省危險廢物監管平臺提交管理計劃備案,審核通過后生成電子聯單。這樣一來,無論是收集本市還是跨地區的廢鉛蓄電池,都能全程可追溯,既高效又便捷。”胡志誠隨即拿出操作手冊,結合實際案例,為黃思輝繼續細致講解平臺的操作流程與注意事項,讓企業能更好地理解并執行相關規定。
此次幫扶指導,不僅是落實《樟樹市“無廢城市”建設實施方案》中“強化危險廢物全鏈條監管與服務”要求的具體行動,也是對《危險廢物收集貯存運輸技術規范》(HJ2025-2012)
的細化落地。通過此次行動,進一步明確了企業在廢鉛蓄電池處理過程中的責任與義務,為構建規范化、標準化的回收體系奠定了堅實基礎。
樟樹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劉輝紅表示:“監管不是目的,規范才是目標。我們將持續把‘執法+服務’模式融入危險廢物日常監管,通過政策宣講、現場指導、問題幫辦,讓企業既懂規矩、又會操作,推動廢鉛蓄電池收集處置全鏈條合法合規。”
下一步,樟樹生態環境局將建立“回頭看”工作機制,制定詳細的回訪計劃與評估標準,對此次轉運點進行后續跟進服務。一方面,定期檢查企業整改措施的落實情況,確保各項問題得到徹底解決;另一方面,持續關注企業在日常運營中遇到的新問題,及時提供技術支持與政策指導,確保整改措施落地見效,讓“環保服務”真正實現“護航綠電”,破解“退役電池”困境,助推廢鉛蓄電池集中轉運點企業健康規范發展。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