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為年檢就是交錢、排隊的事,沒想到被‘卡’在尾氣檢測環節,兩個站點結果不一致,多花了冤枉錢!”近日,家住江西省樟樹市城區的車主肖先生向12345熱線反映了自己的遭遇。
據了解,2025年1月1日,宜春市正式推行機動車排放檢驗與維護(I/M)制度,旨在通過“檢測—維修—復檢”閉環管理削減尾氣污染,樟樹市全力推進落實。 肖先生作為I/M制度實施后的首批“體驗者”,他的經歷頗具代表性:車輛因臨時檢測未充分熱車導致尾氣數據異常,到維修站后又顯示尾氣數據正常,檢測站與維修站結果“打架”,最終耗時5小時、多支出200余元才完成年檢。 “雖然問題解決了,但希望這樣的‘烏龍’別再發生。”肖先生的感慨,道出了制度落地初期部分車主的共同心聲。 作為樟樹生態環境局大氣股負責人的鄒益強敏銳意識到,這并非偶發個案。果然,制度實施首月,樟樹生態環境局便收到12345熱線陸續轉來的多起類似投訴。 “我們迅速聯動執法大隊展開排查,發現矛盾集中在車齡十年以上、長期閑置的老舊車輛上。”鄒益強告訴記者。 樟樹市部分檢測站為求效率,未嚴格執行熱車提醒,導致冷車狀態下尾氣數據失真。而車主驅車前往維修站的過程中,車輛自然熱車后達標,檢測站和維修站檢測結果差異引發誤解與額外費用。 圍繞群眾反映的情況,樟樹生態環境局突擊檢查涉事檢測站,執法人員現場調取檢測報告、詳細詢問車檢員檢測過程等。經查,相關檢測站存在“熱車提醒不到位”“怠速時間不達標”等問題。 樟樹生態環境執法人員當即要求檢測站對老舊車輛增設“熱車至少15分鐘”提示及書面告知;建立“冷車復檢綠色通道”,避免車主重復繳費;責成涉事站點全額退還投訴車主檢測費。 “整改后回訪顯示,類似投訴近期已大幅減少。”樟樹生態環境執法大隊中隊長豐誠杰介紹道。 環保新規的落地,需要執法力度與民生溫度“雙在線”。從一通12345信訪投訴到行業規范,樟樹生態環境局用“基層視角”破解制度磨合期難題。 正如投訴車主肖先生所言:“問題解決得快,還推動了規則完善,這樣的信訪辦理讓人暖心。”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