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市財政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扎實推進積極財政政策落實,有力保障了全市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重點工作開展情況
(一)拓財源、穩收支,持續增強財政保障能力。一是加強收支管理。注重財稅聯動,強化重點稅源監控,充分挖掘稅收潛力。規范開展非稅收入征收,推動非稅收入應繳盡繳。2024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0.63億元,下降16%。通過加大統籌、盤活、優化調整力度,將更多財政資源騰出來,保障基本民生、產業發展、人民城市建設等重點支出。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4.18億元,下降6.9%。二是積極爭取資金。做好政府債券發行和使用,今年以來發行用于項目建設的債券8.36億元(其中一般債2.89億元、專債5.47億元);用于化債的債券5.06億元(一般債0.54億元、專債4.52億元)。三是擴內需促消費。積極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擬投入資金4000萬元,其中2500萬元擬用于家電等消費品以舊換新,1500萬元用于汽車報廢更新補貼,當前相關促銷活動已啟動,預計實現消費金額1.6億元。
(二)善統籌、抓改革,切實提高財政運轉質效。一是深化零基預算改革。重塑“資金能增能減、政策有進有退”的預算動態分配機制。二是強化預算績效管理。強化績效思維,2024年共指導服務84家市直預算部門(單位)對全部 1224個項目支出和 84個部門整體支出開展績效自評。圍繞產業政策、重點民生、專項債項目等領域,啟動12個項目市級重點績效評價,涉及資金3.3217億元。三是提高資金使用效益。落實”習慣過緊日子“要求,年中依托預算一體化系統,分批次壓減非“三保”預算項目經費4.7億元,常態化清理單位實有資金4000萬元,將節約出來的資金統籌用于“三保”和化債支出。
(三)防風險、守底線,有效提升風險處置能力。一是兜牢政府債務風險底線。編制防范化解地方債務風險“1+7”方案,加強常態化債務風險預警監測和風險源頭管控,有序化解存量債務,抓好化債計劃執行。二是兜牢基層“三保”底線。嚴格落實“三保”保障清單,實施縣市區“三保”預算提級管理,確保“三保”支出在財政支出中的優先順序,筑牢兜實“三保”支出底線。三是強化財經紀律約束。開展鄉鎮財政資金管理使用專項整治工作,監督檢查財經紀律重點問題,督促整改到位,進一步嚴肅財經秩序。
(四)強化黨建引領,財政工作作風不斷提升。一是持續加強組織建設。圓滿完成機關黨委委員選舉工作。開展大抓落實、狠抓項目活動,市財政局被授予全省文明單位。二是深化黨風廉政建設。成立黨紀學習教育工作專班,制定工作方案,舉辦黨紀學習教育讀書班,講授廉政黨課13次,邀請專家開展廉政專題講座,推進黨紀學習教育走深走實。三是扎實推進專項整治工作,常態化監管鄉鎮財政資金管理和使用。截止12月底,共梳理出重點科室存在的廉政風險點和負面清單11個,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8個,辦理民生實事3件,建章立制6個。四是強化財政隊伍建設統籌推進干部隊伍梯隊建設,加強干部考察識別培養使用,確保選優建強財政干部隊伍。
二、2025年工作打算
2024年以來,雖然全市財政經濟運行穩中向好,但我們也清醒認識到仍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如存在黨建力量不夠均衡、可用財力比較有限、收支矛盾比較突出、風險防控任務艱巨等問題,下一步我們將持續落實習慣過緊日子要求,做好以下重點工作。
(一)聚焦強基固本,抓細抓實黨建工作。堅持凝心鑄魂筑牢根本,強化理論學習,提升政治素養。持續推進黨紀學習教育,不斷筑牢廉潔自律防線。開展各黨支部結對共建,鞏固深化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持續推動財政系統黨建和業務融合發展。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做好選人用人工作,增強財政干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本領。
(二)聚焦政策釋能,促進經濟回升向好。推動減稅降費政策持續落地見效,落實落細新一輪財政支持產業科技若干政策,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滾動儲備一批大項目好項目,撬動更多社會投資,增強投資拉動力。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統籌用好相關專項資金和補貼政策,鞏固提升傳統消費,培育壯大新型消費,注重房地產政策和消費促進政策的協同拉動。放大財政金融融合效應,重點做好機構聯動、政策聯動、上下聯動和市場聯動,充分釋放政策工具效能。
(三)聚焦穩定收支,增強財政保障能力。持續優化財稅聯動機制,積極探索挖潛增收舉措,加強稅收收入組織,努力爭取增值稅免抵調庫資源;優化土地出讓時序,穩定土地收入,實現財政收入量質齊升。硬化預算執行約束,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把更多的財政資源騰出來,用在發展緊要處、民生急需上。堅持有保有壓、區分輕重緩急,加大財政資金統籌力度,嚴格支出政策管理,樹牢預算績效理念,將財政資金花在刀刃上,切實做到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
(四)聚焦優化服務,提高財政管理水平。加強收支緊平衡狀態下的預算管理,深化零基預算理念,堅持“先定事項再議經費、先有項目后有預算、先有預算再有執行”,強化成本效益分析,提高財政支出精準度和有效性。按照“保重點、調結構、促統籌、壓一般”的思路,編實編細編好2025年預算,完善項目預算跨周期統籌調度機制。持續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喚醒閑置資源、激活存量資產,促進資產資源有效利用。
(五)聚焦防范風險,守住安全發展底線。筑牢兜實“三保”底線,建立健全庫款流量預測機制,優化財政支出時序,確保全市庫款平穩運行。筑牢兜實政府債務風險底線,規范使用債券資金,統籌各類化債資源,及時償還政府債務本息,積極穩妥有序化解隱性債務,審慎確定新增專項債券規模,切實加強政府綜合債務率增幅控制。筑牢兜實金融風險底線,全面強化機構監管、行為監管、穿透式監管、持續監管。發揮財政監督職能,切實加強重點領域資金、財會管理薄弱環節的監督。完善內部控制制度,有效防范和管控財政業務及管理中各類風險。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