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山街道位于樟樹市北部,與市區僅一江之隔,總國土面積99.6平方公里,轄27個村(社區)、7萬人口,是樟樹市工業強鎮、農業大鎮、“一江兩岸”城市新區和現代產城融合區,已連續20年榮獲全市高質量發展綜合考評先進,并獲得江西省綜合實力鄉鎮、江西省森林鄉鎮、國家級生態鄉鎮、全國文明村鎮等多項省級以上稱號。近年來,張家山街道在樟樹市農業農村局的正確領導下,將新農村建設工作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精心打造新時代美麗鄉村。
徐家堎村委江湖堎村地處張家山街道西端,全村共279戶,1107人,耕地1420畝,以富硒蔬菜、水產養殖、水稻種植和枳殼藥材為主導產業。
規劃高標準。根據村莊現有地形地貌、產業特色、經濟水平、民風民俗和村民意愿,聘請浙江工業大學設計與建筑學院、浙江賽誠工程設計有限公司對江湖堎村進行規劃,高規格定位為產業發展與田園綜合體相融合的全域美麗示范村莊,高位建設美麗生態宜居好村落。
建設高質量。以“一板塊、三區域”為建設思路,全面優化布置村莊內各功能區,分“村前旅游觀光、村莊生活宜居、村后產業發展”的模式進行建設。按照“十個一、八個有”要求,遷除村內老墳630多棺,重點抓好村內道路、戶廁、排水溝渠、糞污處理等設施建設,實行家禽圈養,人畜分離。拆改房屋202棟6200平方米、菜園圍欄160處、廁所98戶;新建道路5000平方米、污水管網4000米、污水處理池3處;改造池塘溝渠4處、5000余米;清除垃圾1000噸;種植景觀樹300棵、枳殼樹7200棵,點綴性綠化2000平方米;新增村規民約及鄉風文明等宣傳欄(文化墻)10處,農家書屋1個,收藏書籍600余冊。
產業高效益。緊緊依托樟樹市富硒蔬菜科技示范園、中藥枳殼種植區、千畝魚塘生態養殖場等產業基地,著力打造集特色農業、休閑旅游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示范基地,其中,建設現代農業蔬菜種植區600畝、生態養殖區1200畝(含休閑垂釣區400畝)、中藥材種植160畝及配套旅游觀光區,形成了水中養殖、岸邊垂釣、周邊耕作、遠眺觀光的整體氛圍。在村黨支部引領下,該村通過合作社管理、農民參與的合作方式流轉土地,采取“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突出抓好養殖業和種植業,鋪就一條特色生態產業致富之路,全村實現產業高質高效、村莊宜居宜業、村民富裕富足。
自治高程度。在村黨支部指導和駐村工作隊、黨員志愿服務隊的幫助下,村莊修訂完善了《村規民約》《宅基地改革使用規定》,規范村民建房管理,成立了鄰里互助小組、矛盾調解糾紛小組和紅白理事,村內各類矛盾糾紛全部及時得到有效解決,做到矛盾不出戶、糾紛不出村。同時,以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平臺,新辦樂齡中心幸福食堂、廣泛開展廣場舞健身鍛煉、文明家風宣講等活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度融合其中,極大豐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形成濃厚的文明新風尚,全村和諧穩定,村民平安幸福。(張家山街道 羅衛彬、敖凱軍、盧海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