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內活水環流,處處綠樹成蔭,一幢幢新式高樓,整潔的村道,多彩的墻體,色彩分明……這里就是樟樹市張家山街道徐家堎村。短短4年時間,徐家堎村由一個臟亂差的村莊蝶變為環境優美的美麗村莊。一張張亮眼的成績單、一組組精彩數據的背后,正是張家山街道徐家堎村旗幟鮮明強化黨的領導,以黨建引領繪寫鄉村振興“樟樹畫卷”的生動實踐。
選優“領頭雁”,夯實組織根基
“基層黨組織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心骨’,組織體系上下貫通、執行有力,鄉村振興才能蹄疾步穩。”張家山街道黨委書記甘振華表示,“想要‘振興一個村’,必須壓實黨建責任,在組織建設上提高質量;發揮頭雁效應,在產業革命上取得突破;強化能力建設,在治理效能上實現躍升。”
徐家堎村以“持續優化領導班子結構、提升干部隊伍整體素質”為主線,以換屆為契機,選優配強“領頭雁”。目前,村“兩委”干部6人,中專以上學歷干部3人,宜春市派選調生1名擔任書記助理,班子結構得到優化和提升,鄉村振興“一線指揮部”和“前沿作戰部”功能更強、結構更優。
徐家堎村黨支部書記黃云剛介紹,2020年3月以來,該村以基層黨組織“三化”建設為引領,探索出一條強黨建惠民生新路徑,實現黨群服務“零距離”。今年以來,新建和硬化徐家堎新居至經樓連接線道路,群眾出行更為便利;完成徐家堎成品魚養殖基地2800米護坡工程建設,集體經濟得保障;實施管網改造,推進雨污分流,配套水、電等基礎設施,讓民生工程更得民心。
把好“方向盤”,鋪就產業之路
“之前,村里的路面破損,基礎設施破舊;現在,大變樣了。村民腰包鼓了,村集體收入提高了,日子越過越紅火。感謝黨和政府為我們辦了實事!”村民理事長黃明兒說道。
近年來,該村立足生態資源優勢,建強村級黨組織,推動實施提升黨建力量、提升黨建基礎、提升黨建活力、提升黨建保障等“四項提升”工程,推進田園綜合體建設,促進農業高質高效,促進農村宜居宜業,促進農民富裕富足,筑牢鄉村振興戰斗堡壘。2021年,徐家堎村集體經濟收入超20萬元。
“我在這里干活,每天工資70塊錢,離家特別近,收入還不錯。”脫貧戶雷小英一邊給番茄苗打枝,一邊笑瞇瞇地說起了富硒蔬菜基地給她家帶來的變化。蔬菜種植帶動徐家堎村周邊村民參與蔬菜產業化經營,解決了村民的就業問題,還讓村里產業發展有了亮點,成了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一個強勁“引擎”。
?細耕“責任田”,涵育文明新風
為書寫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徐家堎村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全面推行“網格化”管理,構建起“村黨支部——網格黨小組——黨員聯系戶”的村黨組織體系,充分發揮黨員示范引領,引導黨員示范帶動群眾參與鄉村建設、城鄉環境整治、生態環境保護等,推動村級事務在陽光下運行。
“過去,大家除了在路邊遛遛彎之外,沒有其他休閑活動。自從有了廣場,活動逐漸多了起來,我們每天都過來跳跳舞、聊聊天,日子真是越過越滋潤了!”跳舞閑暇時,村民們滿臉笑容。
為扎實推進“黨建+文化服務”,徐家堎村成立了“紅紅舞蹈隊”等文藝團隊,深入群眾廣泛宣傳家風家訓、鄉風文明等,以唱歌、跳舞等形式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增強廣大群眾的文化自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