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下鎮2014年工作總結及2015年工作思路
中共店下鎮黨委 店下鎮人民政府
2014年工作總結
201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鎮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緊扣“江西休閑旅游名鎮,中國最美養生鄉村”的發展定位,團結帶領全鎮廣大干部群眾埋頭苦干,奮力拼搏,全力推進店下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全年累計完成財政收入6402萬元,占工作目標任務的110.47%,較去年同期增長16.96%;招商引資完成9.6億元,同比增長25%;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0183.2元,增長7%;工農業總產值實現9.3億元,增長27%,圓滿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項目標。獲得由江西省生態環境廳授予的第七批省級生態鄉鎮榮譽稱號,為這一批次樟樹市唯一獲此殊榮的鄉鎮;店下鎮烏溪村獲得第五批省級生態村榮譽稱號,為這一批次樟樹市唯一獲此殊榮的村委。
1、注重財源培植,經濟指標實現新的跨越。通過實施“強工業、壯農業、興旅游、上項目”的戰略舉措,實現了財政收入的快速增長。全年累計完成財政收入6402萬元,同比增收929萬元,增長16.96%,財政總收入占全年工作目標任務110.47%,占奮斗目標任務106.05%,財政收入突破“雙壹佰”。
2、大力引進項目,工業基礎不斷得到夯實。全鎮引進致和堂藥業、兆升藥業、乾元實業等實體經濟項目10個,總部經濟18個,在建項目3個,洽談項目6個,新上馬投資超1億元的工業項目3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2億元,同比增長30%。實現企業總產值8.3億元,其中,規模以上企業6.8億元,同比增長69%。完成主營業務收入6.6億元,同比增長73%。
3、著重改善環境,農村人居環境不斷優化。投入291.6萬余元開展清潔工程,清理陳年垃圾68噸,清掃面積1800平方米,惠及群眾11200余人,全鎮環經衛生得到了較大改善和提高,共聘用保潔員125名,并統一配置板車、鐵鍬、掃斗、掃帚、保潔服,投入25萬元建立全鎮農村垃圾處理工作獎補機制,為更好開展農村環境整治提供資金支持。
4、著重調整結構,新型農業主體不斷彰顯。開展農村土地確權工作,完成了12個村(居)委、139個村小組、4952戶農戶的土地確權信息收集填寫工作,完成確權土地面積30546.5畝,其中,水田30147.5畝,旱地399畝。完成了土地流轉11萬余畝,成立4個農業合作社、3個家庭農場,有力促進農業產業的轉型升級。
5、努力改進作風,黨風廉政建設有新突破。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和反對“四風”,機關干部和村組干部形象得到進一步改進,群眾認可度進一步提升。創新方式制作了便民服務聯系卡和黨風廉政建設社會評價體系的“溫馨提示”,發放到了各村(居)委群眾家中,并利用“村村通“廣播和防火車循環宣傳,使黨風廉政建設深入人心。
6、筑牢基層基礎,黨的建設切實得到加強。認真做好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創新活動載體,開好民主生活會,積極拓寬群眾參與渠道,收集意見建議325條,經梳理后共27條,其中共有10條意見建議納入專項整治,8條意見建議納入制度建設,9條意見建議作為具體問題整改,截至目前,已全部整改完畢。完成軟弱渙散黨組織大汗村的專項整治,配齊配強村委班子成員,籌資39萬余元異地新建村級活動場所,新修長約1公里的演山村小組公路,解決了大汗、演山村小組140人的飲水難問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主旨得到很好體現。
7、加大力量整合,社會局面不斷和諧穩固。著力做好了豐城大唐玉華山風電項目違法違規擅自占用店下山林毀林施工事件,多次派出鎮村組干部與其進行交涉,要求其恢復被毀山林和進行相應賠償,目前,對方已承認侵占事實,正在進行善后事宜。全鎮3105戶居民參保社會治安保險,基本實現全鎮農戶社會治安保險投保全覆蓋,12個村(居)委均開通社會管理信息平臺專屬網絡,“點、線、面”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全面建成。加強重點人員管控,對6名社區矯正人員、19名刑釋解教幫教人員全面落實“一對一”管控工作機制,。
8、切實關注民生,發展成果惠民力度加大。新農村建設的兩個村五個點共籌資352.2萬元,硬化道路4000米,拆除舊房54棟,面積5280平方米,集中供水、改廁269戶,新建文化活動中心120平方米,新建標準籃球場1座,淦上村余家點在迎接宜春市新農村檢查評比中列全市第一的好成績,新建了一棟占地600平方米的村民統建房,共籌資140余萬元,節約耕地2000平方米,惠及群眾102人,預計年前喜遷新居,店下居委劉家點籌資50萬元,正在新建一棟娛樂、文化、健身于一體的活動中心;投入40余萬元對店下居委、烏溪村委等6座陂壩進行了整險加固,完成10座山塘水庫的除險加固工作,協助水利局完成轄區內1萬立方以上山塘的測量工作,解決271戶1043人的飲水難問題,鋪設12管路12公里,改造管路6公里;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做到全覆蓋,認真落實計生工作責任制,全年完成純女戶結扎28例,完成“四項手術”98例,免費孕前優生檢測100對,占全年任務數的111%;認真落實“兩免一補”政策,投資68萬元新建的店下中學新食堂已投入使用,投資41萬元新建源江小學教學樓,投資40萬元新建松灣小學教師周轉房,投資12萬元新建蘆嶺小學食堂;實現新農保參保9468人,60歲以上共有2299人領取新農合養老金;實現新農合參保19780人,參合率達95%,較去年同期增長14.5個百分點;全年大病救助127人次,發放大病救助資金65萬余元。
2015年工作要點
2015年,我鎮的總體工作思路是1238:瞄準一個目標:打造國家級生態鎮,建設“江西生態示范鎮,中國最美養生鄉村”。緊扣兩大提升:一是緊扣經濟實力提升,財政收入力爭突破八千萬元;二是緊扣產業后勁提升,招商引資力爭引進四個億元項目。狠抓三大建設:一是狠抓黨的建設,在為民服務上有新提升;二是狠抓生態建設,在促進發展后勁上有新提升;三是狠抓平安建設,在維護社會和諧上有新提升。實施八項工程:即(1)集鎮配套完善工程、(2)縣道拓寬升級工程、(3)薌水河系改造工程、(4)安置保障住房工程、(5)村組安全保障工程、(6)綜合便民服務工程、(7)校園功能完善工程、(8)鎮村環境整治工程。
為實現上述目標,我們將做好以下六個方面的工作:
1、以集鎮規劃修編為先導,做大做強旅游集鎮。一要精心操作,完善功能布局。堅持“政府規劃、市場投資”的原則,科學規劃地下管網、街道綠化等基礎設施,通過完善長效管理機制,逐步建立起以土地融資、招商引資、向上爭資為主渠道的多元化投資體系,不斷完善集鎮功能 。二要強化管理,打造旅游集鎮。加強集鎮管理,健全集鎮環境長效管理機制。加強街道的硬化、綠化、美化、亮化與集鎮衛生管理,加強服務“軟環境”建設,引導民間資本投入到餐飲、住宿、娛樂等行業來。三要加強保護,提升資源利用率。加強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力度,不斷豐富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購、娛”,全面提升休閑旅游附加值,打造生態環境優美的旅游示范鎮。
2、以發展項目經濟為焦點,扎實打牢店下發展基礎。一要實體經濟招大商。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強化服務意識,引進經濟實力雄厚的商業實體,另要大力扶持五洲醫藥、百禾藥業、致和堂藥業等重點稅源企業的擴產提能,爭取項目早日投產見效。二要總部經濟招好商。全力創建優良環境,改善投資軟環境,增強對外招商引資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尤其是要在引進醫療器械類型的企業上下功夫,做好優質稅源的引進工作。三要充分利用環境安好商。利用生態環境優勢,引進有實力的旅游開發公司對鎮域內的景點進行開發利用,長期有效的推進旅游產業的發展,拓寬經濟發展渠道。
3、以旅游發展為熱點,切實搞好農村環境整治。旅游的發展依靠的是良好的環境,良好的環境還需要良好的保護,做好環境整治工作就是對環境最直接的保護。一要抓好環境整治資金保障。加大對清潔工程的資金投入,完善資金籌措方式,進行鎮村聯動,建立統一的獎懲制度,通過村民理事會對違反保護環境的行為進行罰款,所得款項存入專戶,用于農村清潔工程。二要提升群眾環境保護觀念。加大對環境保護的宣傳力度,發動群眾參與到環境保護中來,緊扣“鄉風文明”的主題,開展有關農村清潔工程方面的文藝、圖片、知識講座宣傳,使群眾養成自覺的行為習慣。三要建立長期有效的環境保護制度。緊扣“村容整潔”的目標,建章立制,建立相關的理事章程、農戶“門前三包”制度、保潔員制度、衛生評比制度、環境管理制度,以制度制約人,以制度來衡量工作的落實情況,從而達到長期有效的效果。
4、以打造觀光農業為亮點,不斷夯實生態農業基礎。一要挖掘潛力,做強特色農業。圍繞富硒農業做文章,積極引導農民發展富硒有機農業,做好天心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后續項目建設的服務工作,全力促進該項目二期擴產建設,使高品質茶葉成為我鎮特色農業的“領頭羊”。二要開創特色,做優生態農業。以富硒特色農業為主線,大力發展發芽糙米生態園,開創農業新特色。做優天心茶葉、發芽糙米、夢湖富硒有機米等綠色農產品,力爭打造省級農產業品牌。三要豐富內涵,做大觀光農業。以“一村一品”、“一園一品”豐富內涵,做大觀光農業,創建綠色富硒農業園,吸引游客觀光采摘,鼓勵農民在自家住房內發展“農家樂”。
5、以提升幸福指數為準點,奮力抓好民生工程實施。一要抓好各項惠民措施落實。抓好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補貼等各項惠民政策的貫徹落實,讓黨的惠民政策真正普惠于民。二要抓好計劃生育政策執行。加大宣傳和執法力度,認真落實計生工作責任制,按照全年各項工作任務,認真抓好責任落實,爭取此項工作位于全市前列。三要抓好各項民生工程推進。加快推進店蘆線縣道升級改造、農村公路綜合服務站建設、教育環境改善等一系列民生工程。
6、以抓好平安建設為基點,不斷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一要抓住源頭,積極排查和諧隱患。認真做好矛盾糾紛、安全生產隱患排查工作,將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健全鎮村組三級維穩網絡,在各村組都成立平安建設志愿者隊伍,充分調動群眾治安防控參與積極性,確保矛盾糾紛能在第一時間掌握和穩控。二要暢通渠道,認真化解社會矛盾。在化解社會矛盾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資源,覆蓋整個鎮域的社會管理信息平臺專屬網絡,社會管理服務中心(站),這將有助于各類社會矛盾的排查和化解。三要深入調處,切實防控矛盾升級。健全完善社會治安防控應急預案,充分發揮專職治安森林防火巡防隊的基礎作用,努力挖掘和調動轄區可用資源,進一步發動和組織轄區各個層面的群眾參與轄區的巡邏防范,及時處置各類因項目建設征地引起的各類信訪問題和矛盾糾紛,切實防控矛盾升級。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