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府辦字〔2021〕5號
?
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市直有關單位: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樟樹市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2021年2月4日
(此件主動公開)
樟樹市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實施方案
根據《教育部關于印發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辦法的通知》(教督〔2017〕6號)、《江西省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實施意見(試行)》(贛教督委字〔2018〕6號)和《江西省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推進計劃(2020-2035年)》(贛教督委字〔2020〕6號)等文件要求,我市2025年將接受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省級督導評估和國家審核認定,為進一步鞏固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成果,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實現義務教育更高水平的優質均衡發展,加快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國家達標縣(市、區)創建工作,結合我市實際,現提出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政策,按照全國、省、宜春市教育大會部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提高質量為目標,以促進公平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鞏固提升縣域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水平,穩步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義務教育資源的需求。
二、目標任務
到2025年,全市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得到全面改善,教育資源配置更加合理,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辦學體制機制更具活力,群眾滿意度進一步提升,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各項指標達到國家規定優質均衡標準,實現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目標。
三、工作措施
(一)進一步完善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機制
1.完善“以縣為主”管理體制,推進義務教育城鄉一體化發展。貫徹落實義務教育“以縣為主”管理體制,全面統籌推進義務教育城鄉一體化發展。增加教育經費預算,確保義務教育財政撥款實現“兩個只增不減”。調整優化義務教育經費支出結構,逐步提高義務教育階段公用經費保障水平,逐步加大學校內涵建設投入。建立教師工資收入聯動增長機制,確保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的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全市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收入水平。加強對市直有關部門和鄉鎮(街道)履行教育工作職責考核,形成教育發展合力,構建共同推進我市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新機制。
2.優化義務教育學校布局,整合教育資源。統籌全市城鄉義務教育資源,進一步修訂完善義務教育學校布局規劃。根據人口出生變化和人口流動情況,建立城鄉義務教育資源動態調整和項目儲備機制。統籌實施推進一批學校建設項目落地,增加優質教育資源供給,化解城區學校大校額、大班額。到2025年,基本達到小學、初中校額不超過2000人,九年一貫制學校校額不超過2500人,小學、初中所有班級學生數分別不超過45人、50人的要求。
3.建立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機制,推進集團化辦學。充分發揮優質學校示范和引領作用,探索教育集團管理模式,逐步擴大城鄉學校結對幫扶覆蓋面,促進城鄉學校緊密聯動發展。統籌規劃和實施“專遞課堂”“名師課堂”“名校網絡課堂”建設,充分利用信息化、學區化、集團化等多種手段,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到2025年,教學點“專遞課堂”覆蓋率達60%以上,10%的學校開通“名校網絡課堂”,省中小學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均建立“名師網絡課堂”。
(二)進一步提升義務教育學校整體辦學水平
1.加快學校標準化建設。堅持城鄉統一的辦學標準,重點改善薄弱學校辦學條件。到2025年,全市義務教育學校生均教學及輔助用房面積、生均運動場館面積達到省定標準。加強對學校音樂、美術等專用教室的優化和建設。實施教學儀器裝備充實更新工程,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裝備水平,對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初中不足2500元、小學不足2000元的所有中小學儀器設備逐步進行充實更新。
2.實施教育信息化工程。依托我市教育城域網,在實現寬帶網絡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的基礎上,實現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無線網絡全覆蓋。積極構建中小學校園數字化環境,到2025年,每百名學生擁有網絡多媒體教室數達到小學2.3間、初中2.4間的省定標準。加強智慧校園建設,在學校管理、課堂教學、安全監管等方面實現電子化、信息化,全面提升教育現代化水平。
3.提升學校管理水平。積極探索現代學校制度,所有學校制定章程。完善學校內部管理機制,落實依法治教、依法辦學,提升學校精細化管理水平。深化教育管理機制改革,推進實施中小學辦學績效考核,激發學校辦學活力。加強學校文化建設,持續開展“文明校園”或“美麗校園”創建活動,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打造優質特色學校。
(三)進一步提升城鄉師資隊伍整體素質
1.優化教師資源配置。進一步完善教師招聘制度和吸引高層次人才機制,鼓勵優秀人才從事教育工作。統一城鄉義務教育學校教職工配編標準。持續推進“縣管校聘”改革工作,進一步完善教師有序流動管理辦法,持續加大城鄉學校教師雙向交流、定期輪崗力度,建立學區(鄉鎮)內教師走教制度。加大音樂、體育、美術等專業教師的補充力度。到2025年,實現每所學校每百名學生擁有體藝專任教師數達0.9人。
2.提升教師專業能力。健全師資培訓經費保障機制,落實市財政按教師工資總額的1.5%安排教師培訓經費預算,各校用于教師培訓經費不低于公用經費預算總額的5%。大力實施名師、名校長、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培養計劃,著力提升教師能力素養。到2025年,所有學校每百名學生擁有縣級以上骨干教師不少于1人。落實評優評先、工作獎勵、職務評審等方面向農村學校一線教師傾斜。市委、市政府定期對教育教學業績突出的教師予以表彰獎勵。
3.加強管理隊伍建設。進一步完善中小學校長選拔任用制度,進一步規范校長的選拔、任用、交流、培訓、監督和考核獎懲工作,提高校長隊伍整體素質。加大學校校長交流任職的力度。鼓勵和選派城區學校優秀中層干部到農村學校擔任副校長以上職務,充實農村學校的管理力量,提升管理水平。強化師德師風考評體系建設,規范教師從教行為。
(四)進一步提高義務教育階段教育教學質量
1.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著重加強德育工作,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學校教育全過程。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深入推進“紅色教育一體化建設”活動,加強對德育工作的研究,創新德育內容、途徑、方法和評價機制,不斷提高德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2.堅持五育并舉,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體系。突出德育實效,強化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和法治意識養成。提升智育水平,著力培養認知能力,促進思維發展,激發創新意識。高度重視體育美育工作,開展學生體制健康檢測,全面加強中小學生近視綜合防控工作,嚴格落實學校音樂、美術、書法等課程,增強美育熏陶。加強學校勞動實踐場所建設,強化中小學生勞動教育,充分發揮勞動綜合育人功能。
3.切實提高教學質量。健全學校教學管理歸程,開齊開足開好國家規定課程。統籌調控不同年級、不同學科作業數量和作業時間,促進學生完成好基礎性作業,強化實踐性作業,探索彈性作業和跨學科作業。從嚴控制考試次數,考試成績實行等級評價,嚴禁以任何方式公布學生成績和排名。建立以發展素質教育為導向的科學評價體系,開展義務教育質量、學校辦學質量和學生發展質量檢測,不斷提高教育質量。進一步完善課后服務支持措施,不斷提高課后服務水平。
(五)進一步保障各類群體公平受教育權利
1.依法保障適齡兒童入學權益。嚴格執行“就近免試入學、劃學區招生”原則,公開、公正、公平地組織開展好中小學招生工作。城區和鎮區就近劃片入學比例公辦小學達到100%,公辦初中達到95%以上。嚴格落實學校校長和鄉鎮屬地教育扶貧政策雙負責制,確保貧困家庭學生資助的各項政策落實到位。各鄉鎮(街道)負責本轄區義務教育高水平普及程度各項指標達標,落實控輟保學各項措施,初中三年鞏固率達到95%以上。
2.完善殘疾兒童教育服務機制。改善特殊教育學校辦學條件,擴大辦學規模。在2021年底前,完成市特殊教育學校達標建設。擴大隨班就讀規模,提高送教上門質量,切實保障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實現適齡殘疾兒童少年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的比例保持在95%以上。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殘疾兒童關心關愛活動,鼓勵社會各界關心和支持特殊教育。
3.保障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將隨遷子女義務教育納入我市教育發展規劃,統籌解決隨遷子女義務教育所需增加的學位數、教師數和財政經費等。保障隨遷子女免試、免費、就近入學,在公辦學校就讀的比例不低于85%。
四、實施步驟
(一)啟動準備階段(2021年1月-2021年6月)。制定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實施方案,成立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工作職責和任務。召開啟動大會,深入廣泛宣傳,營造濃厚氛圍。
(二)實施創建階段(2021年7月-2024年12月)。對照評估標準的各項指標,調查摸清全市義務教育發展現狀,梳理問題清單,建立問題臺賬,明確整改措施和要求。按照“一校一策”原則,制定問題整改方案和時間表,確保各項問題整改到位,確保在2024年底前完成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創建任務。加強指導和督促,確保工作質量和進度,適時召開現場會、推進會。
(三)迎接驗收階段(2025年1月-12月)。認真做好創建迎檢工作,全面迎接市級、省級督導評估和國家審核認定。
五、實施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市政府成立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由市長任組長,分管副市長任副組長,市政府辦、教體、財政、編辦、人社、發改、公安、住建、自然資源、市場監管、衛健、扶貧辦、殘聯、婦聯等部門單位及各鄉鎮(街道)負責同志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教體局,由教體局局長兼任辦公室主任。領導小組定期研究解決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中的重大問題,統籌安排創建、督促檢查等工作,協調推進創建各項工作有序開展。
(二)完善推進機制。將推進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納入我市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圍繞突出問題,組織重點攻堅。整合縣級以上義務教育專項資金,探索實行義務教育經費綜合獎補。教體部門要切實負起牽頭責任,扎實做好組織實施、檢查指導和日常管理工作。各有關部門單位及各鄉鎮(街道)要按照職責分工,密切協調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進全市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三)營造良好氛圍。要大力宣傳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廣泛宣傳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重大意義,宣傳黨委政府堅持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宣傳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取得的成效,切實提高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要引導全社會樹立科學的教育觀、育人觀和成才觀,完善學校、家庭和社會三位一體育人體系。要加大對優秀學校、優秀教師和優秀學生的宣傳力度,積極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
(四)強化督導檢查。把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列入督查的重要內容,建立定期督查、通報制度,對任務完成好的部門單位及鄉鎮(街道)及時表揚,對工作推進緩慢、措施不力的及時通報,限期整改,情節嚴重的依法依規進行責任追究。市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要切實加強督政督學工作,開展專項督導檢查,確保全市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有條不紊進行,如期圓滿完成既定目標任務。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