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機關各股室、綜合行政執法大隊、應急救援指揮中心:
現將《樟樹市應急管理局通信保障隊伍管理工作方案》印發
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樟樹市應急管理局
2022年2月13日
— 1 —樟樹市應急管理通信保障隊伍
管理工作方案
為加強我市應急管理通信保障隊伍(以下簡稱“通信保
障隊伍”)建設,有效提升安全生產、自然災害等突發事件
中的通信保障能力,致力打造“拉得出、聯得上、看得見、
聽得清”的通信保障隊伍,根據《應急指揮信息化和通信保
障能力建設規范(試行)》《江西省“十四五”應急體系規劃
》《宜春市“十四五”應急體系規劃》《江西省“十四五”
應急管理信息化規劃》《宜春市“十四五”應急管理信息化
規劃》《智慧應急“十四五”規劃》等有關規定,現就做好
全市通信保障隊伍管理制定本方案。
一、任務要求
通信保障是以互聯網、政務網以及公用通信網等為基礎
,以應急指揮信息網、無線通信網和衛星通信網為重要補充
,綜合利用各種信息通信通道,針對突發事件的信息傳遞、
分析研判、指揮調度、處置應對等提供通信服務,保障各級
應急管理部門指揮暢通為主要目的通信活動;通信保障隊伍
是我市應急管理部門和安全生產、自然災害等專業搶險救援
隊伍中承擔通信保障任務的主要力量。
二、主要任務
(一)構建組織機構體系。按照《江西省“十四五”應急
體系規劃》《宜春市“十四五”應急體系規劃》《江西省“十
四五”應急管理信息化規劃》《宜春市“十四五”應急管理
信息化規劃》《智慧應急“十四五”規劃》等有關規定,要
— 2 —— 3 —
求,進一步理順職能定位,合理整合力量。
在市應急管理局黨委統一領導下,成立應急通信隊伍保
障指揮部。
總指揮:應急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 鄒林文。
副總指揮: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大隊長
敖玉林
成員:楊軍華、楊文勝、賀亮、譚功慧、饒志鵬、潘文
(二)建立應急指揮體制。加快建立由鄉鎮(街道、場)
、工業園區黨政主要負責同志任總負責人、相關工作部門為
成員單位的突發事件通信應急指揮體系,統一指揮隊伍力量
、調配裝備物資,統籌災害事故信息接收、會商研判和應急
處置。積極推進鄉鎮(街道、場)應急指揮中心和指揮系統建
設,實現災害事故應對“四個統一”(統一監測預警、統一信
息發布上報、統一搶險救援組織、統一應急指揮)。
(三)裝備配置。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
進,信息化發展將進入全面滲透、跨界融合、加速創新、引
領發展的新階段,物聯網、工業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
人工智能、機器深度學習、區塊鏈、5G通信等新技術快速發
展,為應急管理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提供了強有力
的技術保障。為加強應急管理信息化建設,有力推進應急管
理能力現代化,形成“統一指揮、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上
下聯動、平戰結合”的應急管理體制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鄉鎮(街道、場)、工業園區應急裝備配置要逐步向小型化、
便攜化轉變。各地通信保障隊伍要建立裝備更新、儲備、維
護、調用等管理機制,所配裝備要建立臺賬,登記造冊,專
人管理。
一(四)能力儲備。通信保障人員應熟練掌握相關通信
裝備的維護和使用,具備保障現場語音、圖像、數據、位置
等信息采集回傳的能力,鼓勵運用5G、大數據、區塊鏈等新
技術新手段,提升智能輔助決策能力。本級保障隊伍應具備
同時處置兩起突發事件的能力,同時具備快速響應本市、宜
春市及跨省應急支援能力。
(五)培訓演練。鄉鎮(街道、場)應急管理部門每年
應組織至少一次全員應急通信專業技能、新技術與新業務培
訓,參與一次市級以上的通信保障訓練或應急演練活動。
三、工作計劃
完善通信網絡,提升互聯互通能力,積極推進以下兩個
項目的建設。力爭12月底前完成項目建設。
(一)完善應急指揮信息網。應急指揮信息網主要承載
全市應急救援指揮、視頻會議、監測預警等關鍵應用,具有
高可靠、高穩定、高安全、全覆蓋的特點。目前,已完成應
急指揮信息網建設,下一步根據實際需求,推進應急指揮通
信網縱向連通鄉鎮(街道),橫向貫通其他相關部門,同時
加快推進指揮中心項目的建設。
(二)應急指揮窄帶無線通信專網建設。建設公專互補
、寬窄融合、固移結合的以數字對講機和車載臺為主的
370MHz窄帶無線通信網,以天通衛星電話和便攜衛星站為主
的衛星通信網,以無人機和4G/5G單兵為主的災害事故現場
監控偵查系統,具有綜合通信指揮功能的機動通信指揮車和
具有雙向視頻對話功能的便攜指揮調度系統。
四、有關要求
— 4 —(一)提高政治站位。加快推動應急通信保障隊伍管理是
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宜春市委、市政
府以及樟樹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強應急管理和信息網絡工作
決策部署,要有序推進相關工作。
(二)強化調研指導。要將應急通信保障隊伍管理工作同
日常及年度各項工作有機結合起來,進一步提升工作推進效
率。
— 5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