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樟樹市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以“執破融合”機制創新為抓手,推動執行程序與破產程序無縫銜接、功能互補,在減少成訴、終本出清、安置職工及資源優化配置等方面取得階段性成效,為“切實解決執行難”提供了有力支撐。
二、經驗做法
(一)構建“訴前分流+預重整”雙軌機制,將執破融合理念前移至訴前環節。打造“風險識別-分類處置-重整培育”的全鏈條工作機制,從源頭減少成訴、助力企業重生。在立案階段對涉企糾紛開展“債務規模+經營前景”雙評估,綜合考量債務規模與企業經營前景,對具有市場潛力的困難企業優先引導訴前調解。對執行中發現的符合重整條件企業,提前啟動“預重整”程序,執破融合團隊與臨時管理人制定盤活方案,在正式進入破產程序前完成投資人對接、債權債務梳理、經營方案重構。如,某輕資產運營商管公司因經營不善,涉執行案件88件,樟樹法院通過預重整引入戰略投資2000萬元,不僅解決670戶業主訴求,還帶動新增就業崗位200余個,較傳統執行模式減少成訴近500件。
(二)推行“終本案件穿透式管理+無產可破快速清退”模式,提升終本出清質效。建立終本案件動態管理機制,通過“財產深度核查+經營狀況評估”的雙重篩查,精準識別“僵尸企業”。對確無財產可供執行的“僵尸企業”,適用快速審,將執行階段已完成的財產調查、債權登記等材料直接轉入破產程序使用,審理周期由平均65天壓縮至平均45天。
(三)完善“資產盤活+府院聯動”配套體系,優化債務清償與資源配置效能。對執行中流拍的資產,在破產程序中通過“產業適配性評估+定向招商”提升價值,如審理的某氯堿公司的廠房、機器設備在執行階段兩次流拍后,在破產程序中,執破融合團隊聯合市鹽化基地對接全國化工上市企業,最終超出評估價2700萬成交,296家普通債權人清償率從0%提升至本金5萬元本金以內全額清償,超過部分按5%清償。同時,聯合金融辦、住建局、稅務局等部門建立“定期會商+個案攻堅”機制,及時破解破產企業信用修復、房產辦證、稅費減免等難題。2022年以來,4家重整企業信用修復獲得貸款5000余萬元,業主容缺辦證500余戶,助力企業“重獲信用生命、回歸市場賽道”。
三、主要成效
通過充分發揮“執破融合”一體化機制優勢,推動執行、破產程序有效銜接,為陷入執行僵局且涉債權人人數眾多、矛盾突出的執行案件指引脫困路徑。在資產難以執行變現,各方主體權益無法均衡保護時,主動打通執行與破產程序壁壘,及時轉入重整程序變更資產處置方式,提升債權清償比例,實現公平受償,化解大量涉訴案件和潛在糾紛,推進矛盾糾紛多元共治及實質化解。2022年以來,已移送執轉破案件33件,清退無產可破25件,減少成訴量15%,真正做到把矛盾糾紛化解在訴前;規范終本案件200件,終本案件合格率提升至98%,徹底清理“執行死角”。
贛公網安備36098202000116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