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做好今年的政務公開工作責任重大、意義重大,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工作書記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和市關于推進新時代政務公開工作的決策部署,堅持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大力推進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公開,進一步提高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法治化水平,用更有為的政務公開促落實、促規范、促服務,助力深化“五型”政府建設,助推全街道經濟社會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一、基本原則
1.堅持嚴格依法原則。按照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規定的范圍、程序履行公開義務。
2.堅持全面真實原則。對各類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務事項,除涉及國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護的商業秘密、個人隱私外,都要如實公開,并保證信息充分、真實有效。
3.堅持及時便民原則。按照規定對應當公開的事項,采用方便、快捷的方式及時公開。
二、政務公開內容
凡是依照國家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規定,運用行政權力辦理的與人民群眾利益相關的各類事項,除免予公開外,都進行公開。
1.街道辦事處機構職能、領導信息、辦公地址和聯系方式;
2.部門財政預算(決算)、專項資金的使用情況;
3.年度規劃、落實情況、階段性計劃;
4.公告公示;
5.政策性文件的公開和解讀;
6.街道動態;
7.《政務公開標準化目錄》規定的其他事項。
三、工作要點
(一)加大重大政策和重點領域公開力度。對制定的涉及公共利益、公眾權益的重大政策文件,除依法需保密的外,要及時向社會發布。要按照信息公開文件要求,有力有序推進部門財政預決算、重大建設項目批準和實施、公共資源配置、社會公益事業建設等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工作。
(二)提升政策解讀實效。要重點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鄉村振興、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相關政策措施的解讀工作,持續圍繞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和構建新發展格局為重點,圍繞深化“放管服”改革,把握好政策發布解讀的節奏和力度,利用圖示圖解、場景演示、短視頻等多元化等形式,讓解讀更接地氣,主動引導輿論,嚴格落實政策解讀和政策文件同步。
(三)及時高效回應民生關切。進一步增強輿情風險防控意識,做到早發現、早研判、早處置。民生需求要在積極處置的同時,及時報送上級部門。及時有效的對發生的關系基層群眾民生需要的事情做好應對處理工作,能立即處理的立即處理不過夜,做好及時公開公布工作。
(四)深化網上辦事服務公開。重點就公開辦事服務信息是否完整便民、準確規范、與實際工作一致等情況進行整改落實。大力開展“最多跑一次”等系列“減證便民”行動,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持續擴大網上辦事服務范圍,推進政務服務事項辦理過程和辦理結果公開標準化。
(五)貫徹落實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加強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學習培訓,加快調整完善相關配套措施,嚴格落實新條例各項規定。對照條例優化調整主動公開目錄,全面梳理應該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完善依申請公開內部辦理規程,進一步規范依申請公開工作。
(六)建立完善政務公開事項目錄。要穩步推進主動公開目錄編制,組織編制好政務公開事項目錄清單,對公開信息的主體、內容、時限、方式等進行規范。制定完成政務公開事項目錄;全面完成政務公開事項目錄編制工作,并實行動態調整。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政務公開涉及決策、執行、監督各個環節,必須把政務公開工作與其他各項工作統籌起來研究部署,整體推進,形成綜合效應。把政務公開列入本單位的重要議事日程,認真研究和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突出問題。主要領導人負起推行政務公開制度第一責任人的責任。
(二)加強審批,依規公開。公開信息由黨政辦按要求提供公開信息內容,經分管領導把關、單位主要領導同意,才能進行政務信息公開。
(三)加強宣傳,示范帶動。要深入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使公眾了解、熟悉、使用《條例》,特別要加強對通過政務公開推動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難點、熱點問題典型事例的宣傳,充分發揮各類媒體平臺的作用,引導干部群眾積極有序參與政務公開。
(四)加強保密,嚴格把關。嚴格遵循政府信息公開保密審查制度,堅持“先審查后公開”和“誰提供、誰審核、誰負責”的原則。黨政辦嚴格把關,認真履行經辦、校對、審核及發布等各環節簽署手續。任何信息未經審核一律不得發布,任何涉及國家安全和有保密要求的信息均不得發布。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