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省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印發了《江西省助力中小微企業穩增長調結構強能力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為便于理解和貫徹實施《若干措施》,現就有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關于《若干措施》的目的
《若干措施》的出臺,主要是為了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促進中小微企業健康發展的決策部署,幫助中小微企業應對當前面臨的困難,進一步推動穩增長穩預期,著力促進中小微企業調結構強能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二、關于《若干措施》的背景
中小微企業聯系千家萬戶,是推動創新、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中小微企業的建設和發展。去年以來,受益于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助企紓困舉措的落地見效,我省中小微企業經濟運行保持穩中有進態勢。但當前我國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中小微企業缺訂單、成本高、回款慢、融資貴等問題依然存在。同時,也應當看到,促進中小微企業發展,既要做好幫扶、也要抓好發展,通過轉型升級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進一步激發創新活力和發展動力,是中小微企業提質增效、提升抗風險能力的必然選擇。
近期,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了《助力中小微企業穩增長調結構強能力若干措施》。為貫徹落實文件精神,江西省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會同相關成員單位,針對我省當前中小微企業面臨的生產經營困難和結構升級難題,研究出臺了推動穩增長穩預期和著力促進中小微企業調結構強能力的2方面16條具體舉措。
三、關于《若干措施》的思路
(一)落實國家部署。按照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的《助力中小微企業穩增長調結構強能力若干措施》要求,結合江西實際,堅持幫扶與發展相結合,提出系列務實措施,落實落細國家部署要求。
(二)注重精準施策。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聚焦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權益保護弱、市場開拓、轉型升級慢等問題,針對性提出稅收優惠、融資支持、穩崗就業、政府采購、融通創新等措施,提高政策供給精準性。
(三)強化工作合力。充分發揮工作體系橫向協同、縱向聯動的積極作用,凝聚相關部門和地方工作合力,加快形成全省上下互動,左右協調,合力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格局。
四、關于《若干措施》的內容
《若干措施》圍繞進一步推動穩增長穩預期、著力促進中小微企業調結構強能力兩個方面16條措施。
針對中小微企業當前面臨的生產經營困難,提出了進一步推動穩增長穩預期的8方面舉措。從政策落實、加強經濟運行和價格監測監管、金融支持、融資促進、擴大需求、加大公共服務供給、強化合法權益保護、營造良好環境等方面,多措并舉,全面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信心。其中明確提出按照國家政策頂格落實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和一次性擴崗補助政策;提出對符合要求的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發放的普惠小微貸款,按貸款余額增量的2%提供激勵資金;提出將政府采購工程面向中小企業的預留份額階段性提高至40%以上政策延續到2023年底;提出鼓勵大型企業和平臺機構發布面向中小微企業的采購清單,開展跨境撮合活動,為中小微企業開拓更多市場,創造更多商機。
針對中小微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方面,提出了促進中小微企業調結構強能力的8方面舉措。瞄準中小微企業轉型升級中的重點環節,包括科技成果轉化、數字化賦能轉型、質量標準品牌提升、知識產權保護能力加強、人才資金支持等方面;通過健全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體系,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通過推進產業鏈科技創新聯合體建設,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中小企微企業協同創新;通過開展知識產權服務萬里行、知識產權執法專項行動等活動加強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通過開展省級(培育、特色)產業集群培育,加快構建國家級、省級、市級產業集群梯隊,促進集群內中小微企業專精特新發展。
轉自江西省工信廳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