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省醫保局印發《全省醫療保障部門便民惠民若干措施》,目的是讓醫療保障服務更多更好更公平惠及用人單位和廣大參保群眾,下面通過樟樹市的兩個真實案例解讀其中部分政策。
一、簡化異地就醫備案手續。
便民政策:在異地就醫備案取消居住證、安置地居委會證明、單位工作證明、戶口簿等證明的基礎上,2022年底前進一步取消轉診轉院和急診證明材料,全面實現“承諾制”自助備案。
真實案例:樟樹市職工張某,因患左側頸內動脈眼段動脈瘤入住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入院前通過APP辦理了異地就醫自助備案,住院總費用達21.6萬余元,其中有一筆16.5萬元的醫用耗材費,出院時直接在窗口醫保報銷了13.4萬余元,個人只需支付幾萬塊,不需要墊資和來回跑腿,負擔一下減輕了不少。
當前異地就醫備案越來越方便,我省開展了“免證明材料、免經辦審核、即時開通、即時享受”的自助備案服務,實現異地就醫線上備案“跨省通辦”,參保群眾可通過國家醫保服務平臺APP、江西智慧醫保APP、江西醫保公共服務個人網廳、“贛服通”醫保專區、“江西醫療保障”微信公眾號等渠道進行線上自助備案,備案成功后可享受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待遇。
二、強化醫療救助兜底保障。
便民政策:救助對象隨時認定、隨時參保,隨時享受待遇。2022年底前,實現對規范轉診且在省域內就醫的救助對象,經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制度支付后政策范圍內個人自付費用仍然較重的依申請給予傾斜救助,切實防范因病返貧致貧。
真實案例:樟樹市居民陳某,患有糖尿病,妻子去年被確診患有卵巢癌,一家人因為治病花光了所有積蓄,醫保部門通過動態監測,及時發現其家庭成員自付醫療費用已遠遠超過了防范因病返貧致貧預警機制標準,也超過了家庭經濟承受范圍。在醫保局、鄉村振興、民政局、鄉鎮和居委的部門聯動下,民政部門將其家庭成員中的4人納為低保對象,2人為低保邊緣家庭人口;鄉村振興局將其家庭列為監測對象,為突發嚴重困難戶;醫保局為其家庭成員中的低保對象免費參加城鄉居民醫保,并按低保對象身份享受給予傾斜救助,其妻享受了醫保幫扶政策,報銷了6.5萬元,切實防范因病返貧致貧。
我省已實現由集中資源支持脫貧攻堅向統籌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三重制度常態化保障平穩過渡,全省易返貧致貧人口全部參加基本醫保,農村困難群眾住院費用通過“三道保障線”進行報銷,醫保脫貧攻堅成果正有效銜接鄉村振興。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