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定背景
為進一步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全面落實節水優先方針和耕地保護制度,推進灌片整治改造提升,著力解決農田灌溉“最后一公里”問題,提升農田灌溉保障和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根據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江西省推進解決農田灌溉“最后一公里”問題攻堅行動方案(2023—2025年)》(贛府廳字〔2023〕66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二、工作目標
從現在起到2025年,針對渠系與高標準農田銜接不暢、灌溉水源不足、渠道淤塞不通等影響農田灌溉的“最后一公里”問題,統籌整合資金,以灌片為單元,特別是聚焦農業增產增收潛力大、糧食生產能力突出的灌片,開展整治改造提升。通過三年攻堅行動,基本解決我市11萬余畝農田灌溉“最后一公里”問題。
三、實施辦法
(一)實施方式。采取“以工代賑”和按水利工程基本建設程序建設的兩種方式實施。(1)對投資規模較小、技術方案相對簡單、用工技能要求不高的農田灌溉“最后一公里”問題建設項目,采取“以工代賑”方式實施。(2)對投資規模較大、技術方案相對復雜、用工技能要求較高的農田灌溉“最后一公里”問題建設項目,按水利工程基本建設程序組織實施。
(二)項目監管。市水利局、市農業農村局對項目實施過程開展監督檢查,同時引進群眾監督員對項目建設進行監督。對監督檢查中發現工程質量存在疑慮的,組織開展質量抽檢;對工程質量不合格的,及時督促整改。
(三)項目驗收。工程以灌片為單元進行驗收。工程完工具備驗收條件后,施工單位及時向市水利局提交工程驗收申請。市水利局在收到驗收申請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決定是否同意進行驗收。驗收組由市水利局、市農業農村局以及工程所涉鄉鎮(街道、場)、村委人員和受益農戶組成。
(四)資金撥付。根據現行的工程項目資金管理辦法,市水利局會同市財政局嚴格項目資金的撥付和使用,對項目資金實行單獨建帳、專戶管理。
四、主要任務
按照輕重緩急、分步實施的原則,分三個階段組織實施。
(一)先期實施階段(2023年9月-12月)。立足防范化解干旱風險、科學抗旱保糧食豐收目標任務,摸清全市農田灌溉存在的“最后一公里”問題情況。針對調查統計的60片存在灌溉“最后一公里”問題的11萬余畝農田,以灌片為單元制定“一片一策”,建立攻堅行動項目清單庫。針對影響糧食生產的突出灌溉問題,建立清單臺賬,第一時間加以整改,盡快修復各類灌溉設施,做好農田灌溉渠系的修復、清淤、疏浚和清障,實施完成我市11萬余畝農田灌溉“最后一公里”問題40%的項目。
(二)全面推進階段(2024年1月-2025年3月)。市政府統籌實施,市水利局、市農業農村局各負其責,對列入項目清單庫的灌片全面實施整治改造提升。通過實施山塘清淤整治、陂壩修復、渠道疏浚整修、泵站更新改造、應急抗旱井建設等,著力打通骨干渠道與田間末級渠系梗阻的“最后一公里”,確保銜接順暢、灌溉暢通。要求在2024年再完成清單庫中40%的項目,剩余20%的項目在2025年3月底前全面完成。
(三)鞏固提升階段(2025年4月—12月)。及時開展攻堅行動“回頭看”,針對問題解決不徹底的薄弱環節,集中開展鞏固提升,壓實農田水利維修管護主體責任,健全完善“市負總責、鄉鎮監管、村為主體”的農田水利設施管護機制,落實管護主體、管護人員和管護資金,加強灌排設施日常管護,及時修復受損灌排設施,確保灌排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上。
解讀人:鐘晉雄 聯系電話:0795-7333532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