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規劃背景
“十三五”期間,全市衛生健康事業獲得長足發展,人民群眾衛生健康水平顯著提高,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不斷深入,健康服務能力明顯提升?!笆奈濉睍r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開局起步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戰略目標,向全面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邁進的關鍵時期,也是建設健康樟樹的重要實施階段。為有效推進健康樟樹建設,給人民群眾提供全方面全生命周期的衛生與健康服務,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衛生與健康需求,根據相關文件精神,結合我市衛生健康工作實際,市人民政府印發了《樟樹市“十四五”衛生健康發展規劃》(以下簡稱《發展規劃》)。
二、關于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衛生健康工作的重要論述和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堅持預防為主,堅持基本醫療衛生事業公益屬性,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全面推進健康樟樹建設,全方位全周期維護和保障人民健康,持續推進衛生健康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樟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實現樟樹建設成為全國中醫藥特色城市、新時代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樣板城市提供堅實的健康保障。
三、關于規劃目標和重大指標
“十四五”時期,衛生健康發展的總體目標是:到2025年,“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格局基本形成,健康優先的戰略地位更加突出,衛生健康體系更加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能力顯著增強,公共衛生體系優化升級,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優質高效,衛生健康服務質量和能力大幅提升,全民健康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健康樟樹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衛生健康資源總量適度增加、結構更加優化,惠及城鄉居民的高效優質的衛生健康服務體系基本形成,醫療服務質量和水平全面提升,為2035年建成健康中國譜寫樟樹新篇章。
圍繞“十四五”衛生健康發展目標,提出了《規劃》指標體系,包括健康水平、健康生活、健康資源、健康服務、健康保障、健康產業6個方面24項指標,其中預期性指標21個,約束性指標3個。
四、關于主要任務
圍繞十一個方面、七十八個小點具體介紹了十四五期間衛生健康發展的主要任務。
一是構建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包括提升公共衛生應急管理能力、改革和強化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優化衛生健康治理結構。
二是深入實施健康樟樹行動。包括推動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營造全民健康共建共享氛圍、落實健康樟樹行動專項任務。
三是全面實施社會健康管理。包括開展健康教育和促進,提升重大疾病防治能力,提高精神心理衛生防治能力,保障血液安全,加強地方病、寄生蟲病防治,保障食品藥品安全,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
四是全方位全周期保障生命健康。包括提升婦幼健康保障水平、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提高職業健康保護能力。
五是建立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包括構建優質高效醫療體系、構建擴容下沉基層體系、改善醫療服務質量環境。
六是構建中醫藥傳承創新服務體系。包括加強中醫藥服務體系建設、提高中醫藥健康服務能力、加強樟幫中醫藥一條街建設、提高中醫藥人才培養水平、發揮中醫藥防病治病獨特優勢、提升中西醫結合醫療服務能力、提升中醫醫院應急和救治能力。
七是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包括貫徹落實人口生育政策、完善家庭發展支持體系。
八是加快發展健康服務業。包括加強社會辦醫保障體系建設、提高社會辦醫療機構發展水平、培育和發展健康服務新業態、推進中醫藥產業事業融合發展。
九是推進醫療衛生文化保護傳承。包括積極推動中醫藥文化傳承、推進紅色醫療衛生文化傳承創新。
十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包括加快建設分級診療體系、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完善藥品供應保障制度。
十一是加強科研人才信息支撐。包括強化衛生健康人才隊伍建設、推動衛生健康科技創新發展、提升全民健康信息化水平。
五、關于重點工程
《規劃》共設置了10個重點工程的專欄,對應放入各“主要任務”中,分別為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引領工程、健康樟樹建設重點工程、全面社會健康管理重點工程、全民健康保障服務重點工程、優質高效醫療服務體系重點工程、中醫藥傳承創新工程、人口均衡發展工程、大健康產業重點工程、全面深化醫改工程、科研人才信息重點工程,共計38個重點工程項目。
六、關于保障措施
為推進《規劃》順利實施,明確提出了四大保障措施。一是強化組織領導。堅持黨對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領導,各地各有關單位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戰略地位。將主要健康指標、重大疫情防控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納入各級黨委政府高質量發展考核指標體系,與健康樟樹行動同步考核,其結果作為各級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參考。各級黨委政府和全社會都要關心愛護醫務人員,形成尊醫重衛的良好氛圍。二是強化法治保障。全面貫徹依法治國方針,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政務服務事項在線辦理和“一窗式”受理。建立健全衛生健康行業誠信體系,提高社會監督能力,認真落實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制度,嚴格監管行業作風。三是強化要素供給。強化政府在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投入的主體責任,優化投入結構,落實對公共衛生機構投入傾斜政策,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需求。四是強化規劃執行。各地要結合本規劃,編制本地的衛生健康發展規劃,建立落實規劃目標年度調度考核機制,增強規劃執行的剛性,健全規劃監測評價體系,開展規劃實施基線調查、中期評估和終期評估。
解讀人:胡龍 電話:0795-7119986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