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鼓勵溫室氣體自愿減排行為,引導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近日,省生態環境廳印發《關于開展江西省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開發試點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F將《通知》解讀如下:
一、出臺背景
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是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政策措施,各類社會主體可以根據有關規定要求,自主自愿開發溫室氣體減排項目,項目減排效果經過科學方法量化核證并予以登記后,可以在市場出售獲取相應的減排貢獻收益。啟動自愿減排交易市場有利于支持林業碳匯、可再生能源、甲烷減排、節能增效等項目發展,有利于激勵更廣泛的行業、企業參與溫室氣體減排行動。國家發布《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辦法(試行)》后,為充分開發我省溫室氣體自愿減排資源,培育培養我省自己的項目開發和項目審定機構,推動出臺符合我省特點的溫室氣體自愿減排方法學,推動落實碳達峰碳中和任務目標,我廳按照重大行政決策程序,開展江西省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開發試點工作。
二、主要內容
《通知》包括試點意義、目標任務、試點范圍、開發方法學、工作要求及JCER項目申請、評估、轉讓、抵(注)銷流程等六部分內容。
第一部分闡述了開展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開發試點對推動實現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意義。
第二部分提出了到2030年,全省溫室氣體自愿減排試點項目溫室氣體減排量達1000萬噸以上、在生態系統碳匯、農業農村減排固碳、工業減污降碳、公眾低碳行為(碳普惠)、資源節約循環利用、節能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等領域發布6個江西省溫室氣體自愿減排方法學的目標任務,并明確優先推進生態系統碳匯、農業農村領域減排固碳項目開發。在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方面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成功經驗。
第三部分提出了縣(市、區)人民政府或開發區管委會、省屬或市屬國有企業納入試點范圍,并明確了申請方式。原林業碳匯項目開發試點縣一同納入試點范圍。
第四部分明確了試點可按照國家自愿核證減排(CCER)或江西省溫室氣體自愿減排(JCER)項目方法學進行項目開發,并提出我省將會組織制定并發布JCER方法學等技術規范,作為JCER項目實施和評估的依據。
第五部分提出了強化組織領導、開展培訓宣傳、嚴把項目質量等3項工作要求,明確了各項工作要求的具體任務。
第六部分細化了JCER項目申請、評估、轉讓、抵(注)銷的具體流程和申請材料模板,強化了JCER項目開發試點工作的可操作性。
三、主要特點
一是試點采取“自主自愿”原則。與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強制性”相對應,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采取自主登記公示、社會機構核查審定、政府事后監管的機制,凸顯“自主自愿”特性,旨在最大程度鼓勵各行業、企業廣泛參與溫室氣體減排行動。我省試點參照國家管理方式,采取備案制,保障試點縣、開發區的積極性,增加大型國有企業為試點主體,努力推動形成全社會各行業、各領域參與溫室氣體自愿減排行動的合力。
二是規范和簡化項目開發管理流程。長期以來,國際、國內、地方多種溫室氣體自愿減排機制并存,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林業碳匯等項目開發的亂象。為厘清和理順各類自愿減排項目關系,《通知》明確區分了CCER和JCER項目的管理范圍及流程,交代了清潔發展機制(CDM)、國際自愿碳標準(VCS)和黃金標準(GS)等國際項目后續納入試點支持范圍的管理原則。同時,在保證項目質量的前提下,參考其他省份經驗,簡化JCER項目開發管理流程。
三是積極拓寬項目減排量消納渠道。項目減排量是否有通暢的消納渠道,是我省試點工作能否取得實效的關鍵。《通知》將公益碳注銷、自愿碳抵銷、自愿碳中和、替代性生態賠償(修復)納入減排量消納范圍,結合碳達峰試點、活動(會議)碳中和、低碳機關、低碳院區、低碳園區、低碳景區、低碳社區等工作拓寬減排量消納渠道,要求各試點縣(開發區、企業)建立減排量常態化消納機制,引導火電、建材、鋼鐵等重點行業企業承擔社會責任購買減排量,充分發揮我省試點工作對溫室氣體自愿減排行為的激勵作用。
解讀來源:江西省生態環境廳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