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產業現狀。
樟樹鹽化工業基地是江西省省級鹽產業特色基地,是《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規劃》十大新型工業產業基地之一,并分別被授予“江西省鹽化工產業基地” “省級鹽產業(樟樹)基地”“中國(樟樹)循環產業基地”。基地規劃面積15平方公里,已建成區約8平方公里。現有企業34家,規劃產品產業鏈有三條,一是兩堿產業鏈;二是精細化工產業鏈,三是生物醫藥化工產業鏈。基地通過幾年建設,已成為我省最大的真空制鹽、氯堿生產、純堿生產基地。2018年,鹽化產業實現銷售收入72.25億元,同比增長37.90%;實現工業產值64.64億元,同比增長21.72%;上交稅收1.54億元,同比增長22.3%。
1、道路網絡主體框架已基本搭建。基地道路四通八達,將鹽化基地與京九、浙贛鐵路和贛粵、滬瑞高速聯成一體,暢通了鹽化基地大進大出的貨物運輸渠道。
2、給、排水設施基本完善。基地建有一座日產4萬噸地表水供水廠,日處理污水1萬噸的公共污水處理廠,上水、下水管道已全面貫通,可確保企業生產、生活用水和污水的排放。
3、用電有保障且安全可靠。基地建有220千伏變電站一座,變電站總容量為45萬千伏安,可提供110千伏、35千伏和10千伏用電。同時,110千伏變電站兩座,3.5千伏的變電站一座,可確保鹽化基地不同用戶的用電需求。
4、基地對外交通便利。基地除了已搭建好公路網絡框架外,還不斷完善水路、鐵路等運輸方式。水路運輸:目前投資1.1億元鹽化碼頭已基本建成,擁有2個1000噸級泊位及相應配套設施,設計年吞吐量為119萬噸,其中普通貨物36萬噸,液體貨83萬噸。物流基地:總投資5.37億元的危化品貨場已建成,鹽化基地危險化學品運輸難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由中海油物流有限公司投資3.5億元興建的樟樹鹽化工物流基地,位于樟樹鹽化工業基地危化品貨場內,占地320多畝,為省重點項目。儲罐總容量約為8萬立方米,可倉儲各類化工品多達16種,年可周轉230萬噸液態化工品,足以滿足整個鹽化基地及周邊地區的液態化工產品的倉儲和供應;由江西華正道物流公司投資6.2億元的物流基地,位于樟樹大橋附近,占地243.36畝,擬建成具備一體化物流功能、商貿流通功能、綜合配套功能三大功能的物流服務后勤保障基地。
二、龍頭企業
樟樹鹽化工業基地是樟樹以豐富的巖鹽資源為原料,發展生產兩堿一酸(燒堿、純堿、鹽酸)、精細化工、生物化工的省級鹽產業特色工業園。
經過多年的發展,鹽化基地已初具規模,形成了以江西鹽礦為制鹽基礎,以江西藍恒達化工、宏宇能源為龍頭的產業集群。現有鹽、32%離子膜燒堿、液氯、氫氣、三氯氫硅、水合肼、四氯乙烷、PVC、偏氯乙烯、三氯丙酸、鹽酸、甲醛、水泥減水劑、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造影劑、3,3-二氯聯苯胺、玻璃、搗固焦、純堿、氯化銨等20多個產品。這些產品相互之間形成了三條主要產業鏈:
一是以宏宇能源為核心的循環產業鏈。宏宇能源建設項目有40萬噸太陽能玻璃、260萬噸搗固焦、100萬噸純堿、100萬噸制鹽項目。搗固煉焦過程中產生的焦爐廢氣經環保脫焦脫硫脫苯脫萘等處理后一部分成為清潔能源,用來生產太陽能超白玻璃和中空玻璃基片,一部分作為原料生產合成氨。部分合成氨用做氮氫保護氣進入錫槽以確保生產出高品質的太陽能超白玻璃;部分合成氨結合我市特色資源-原鹽生產純堿和氯化鈣,而純堿又是生產太陽能超白玻璃的主要原料,氯化鈣又可作為企業鍋爐的脫硫劑以及氯堿企業電解鹽的精制劑;此外,煉焦過程中產生的副產物煤焦油又可作為玻璃生產的燃料,副產物苯又可作為園區企業科海化工生產3,3二氯聯苯胺的原料,副產物萘則可供江西威太建材生產水泥減水劑的原料。
二是以藍恒達為龍頭的氯堿及深加工產業鏈。工業鹽經電解可得燒堿、氯氣、氫氣、鹽酸等產品。圍繞這些產品形成了鹽→氯氣→三氯氫硅,鹽→氯氣→四氯化硅→白炭黑,鹽→氯氣→PVC、鹽→氯氣→3,3-二氯聯苯胺,鹽→氯氣→四氯苯酐,鹽→氯氣→三氯氫硅→多晶硅,鹽→氯氣→偏氯乙烯→F141b,鹽→燒堿、氯氣→水合肼,鹽→燒堿、氯氣→ADC發泡劑,鹽→純堿→玻璃等系列下游產業鏈。
三是以司太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首的精細化工產業鏈。鹽化基地現有精細化工企業5家,這些企業大都需要基地氯堿企業產生氯氣和氫氣,擴大鹽化產業鏈的延伸,提升原鹽的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