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同學舉手答道:“我暑假在工廠打螺絲一天才掙150塊錢,你憑什么相信網上動動手指、刷個單,就能凈賺100塊呢?”
在座的150多位師生聽后,一片哄堂大笑。9月23日下午3點30分,在江西樟樹中醫技術職業學院圖書館4樓會議室,一場由反詐民警主導的“沉浸式”反詐宣傳課正生動上演,掌聲與笑聲此起彼伏。
民警以9月10日一名18歲的內地女生因遭遇冒充公檢法詐騙在香港大學附近跳樓為發人深省的案例,提醒每一位同學從人生長河來看,被騙是一個早晚的事情;由此提醒大家要共同修煉一套“反詐盾牌”,成為騙不動的聰明學生的目標。隨后,通過播放視頻、梳理重點、現場互動...等方式帶動現場的同學,練就識別刷單類、“校園貸”、買賣游戲裝備皮膚、冒充熟人等高發類型的慧眼,精準鎖定并擊破詐騙分子的套路。同時,還詳細為同學們講解了萬一遭遇詐騙后的緊急處理指南。第一步:銀行卡、支付寶等進行掛失、凍結;第二步:保存好聊天、轉賬、對方賬號等重要信息證據鏈,切記不能拉黑不然所有記錄都將看不到。第三步:打印出銀行流水第一時間報警。
活動期間,民警還帶動同學們玩起了“打沙包”的游戲花式互動。一個個印有“裸聊”堡壘、假客服堡壘、刷單類堡壘、騙學費堡壘和校園貸堡壘等成為同學們需要擊中的目標,學生們需要精準識別出詐騙陷阱才能揮拳出擊。現場氣氛瞬間被點燃。為進一步鞏固宣傳效果,現場民警還根據答題表現獎勵反詐小熊、鼠標、水杯、反詐魔方等獎勵,讓同學們不久收獲了反詐禮物,更得到了反詐知識的鞏固。另外,現場快問快答“練反應”:“陌生鏈接點不點?”“好友求助轉賬核不核實?”民警拋出各種突發場景,學生們爭相搶答,在頭腦風暴中鞏固了反詐本能。
活動尾聲,民警總結了針對學生群體的“防騙核心要點”:“一是管住貪念,堅信‘高回報’必藏‘高風險’;二是守住個人信息,不透露、不亂點;三是遇到任何可疑情況,第一時間告訴家長、老師,或者直接撥打110向我們求證。”最重要的提醒:關注“國家反詐中心”微信公眾號,保持長時間的學習習慣。這堂別開生面的反詐課在歡聲笑語中落幕,但安全的種子已悄然播下。民警希望用寓教于樂的貼心守護,來進一步筑牢該校的校園反詐防線。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