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城市發(fā)展理念,扎實推進城市更新行動,有效盤活存量空間資源,提升城市功能與品質,我市對藥都廣場西側原利用率不高的大型停車場實施改造,成功將其打造為一處集健身、休閑、娛樂于一體的社會休閑體育設施。該項目是我市探索城市內涵式發(fā)展、補齊公共體育服務短板的又一重要舉措。
一、從“灰色”到“綠色”的功能蝶變
該項目位于沿江路藥都廣場西側,改造范圍總面積約4.07萬平方米。原場地為大面積混凝土硬化停車場,空間利用效率偏低,景觀性與公共服務功能不足。為優(yōu)化城市空間布局,回應市民對高品質公共活動空間的迫切需求,我市決定對該地塊進行更新改造。
項目規(guī)劃秉承“簡約、綠色、實用”原則,巧妙構建“一環(huán)兩軸三區(qū)”的布局結構(“一環(huán)”為1公里長的環(huán)形健身跑道,“兩軸”為景觀視線通廊與交通流線,“三區(qū)”為球類運動區(qū)、兒童娛樂區(qū)、休閑健身區(qū)),通過增設園林景觀、完善排水照明系統、配套體育健身器材,融入“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實現了從單一停車功能向復合型公共空間的“華麗轉身”。
二、高標準打造全齡友好活力空間
項目建設內容充分考慮了全年齡段市民的需求,主要包括:建設6個乒乓球臺、5個羽毛球場、2個排球場、1個網球場等標準體育設施;配備55套休閑桌椅、10套成人健身器材、17套兒童娛樂設施;安裝108套園路燈、36套球場燈保障夜間照明,并布設21個監(jiān)控探頭確保游園安全。同時,約1公里長的彩色瀝青跑道將各個功能區(qū)有機串聯。
工程自2025年1月進場施工以來,進展順利,將于10月1日正式向市民開放。
該項目的建成,不僅有效提升了藥都廣場周邊片區(qū)的環(huán)境品質,更與藥都廣場、濱江公園、沿江北路公園共同構成連續(xù)優(yōu)美的贛江濱水景觀帶,是我市利用城市“邊角料”空間實施“針灸式”更新的生動實踐。它標志著我市在城市存量空間優(yōu)化利用、推動公共服務設施補短板方面邁出了堅實一步,為后續(xù)同類城市更新項目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
下一步,樟樹市將繼續(xù)堅持以城市更新為抓手,不斷優(yōu)化城市空間結構,完善公共服務配套,努力打造更加宜居、宜業(yè)、宜游的城市環(huán)境,讓發(fā)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