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閱千年,一館覽萬象。為增強學生對家鄉農耕傳統文化的了解,進一步豐富學生暑期繽紛生活,7月25日,吳城鄉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組織黨員干部、文明實踐員、返家鄉大學生及吳城中心小學學生走進農耕文化館,通過聆聽講解、觀摩實物,感知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這就是農耕博物館嗎?”“這個農具是做什么的?”“犁的用處是什么呢?”……一個個問題、一聲聲驚嘆在吳城鄉東塘村農耕文化館里響起。走進館內,返鄉大學生、農耕農具收藏愛好者正向孩子們講解著農耕社會的發展和變遷,結合“館內民俗藏品+展陳圖片”從傳統農耕、風俗習慣、衣食住行、民間技藝等方面一一介紹,揭開了農耕時代的歷史畫卷。古樸的犁、耙、石磨盤、鍘刀、木耒……一件件農具,一個個實物,傳遞著傳統農耕的濃厚氣息和悠久的文化根脈,吸引著孩子們好奇的目光,他們興致勃勃地圍在展柜前,漫看文化“長廊”、聆聽傳統古韻、品味農耕文化,在這樣的氛圍中,與古老的時光邂逅,孩子們感到新鮮的同時無不贊嘆勞動人民的智慧。
隨著解說的深入,學生們表示對家鄉的農耕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震撼著,感慨著:“農耕文化博物館讓我們走出書本、走進自然、走上了學習與實踐相結合的道路,我還特意體驗了石磨盤、鋤頭、扁擔等這些農耕用具的用法,也通過看圖文、聽講解、觀實物,加深了對農耕文化的認識,感受到了勞動人民的智慧,明白了農民勞作的艱辛。”
“春推木犁夏揮鋤,秋舞鐮刀冬掄鎬”,“泥土味”的農耕文化,讓學生們見識到了許多以前沒有見過的農具,近距離體味了鄉土氣息,對家鄉農耕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下一步,吳城鄉以“三比三爭”為抓手,繼續挖掘整合家鄉歷史文化資源,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開展載體豐富、內容完善、形式多樣的暑期系列活動,力求理論學習和動手實踐相結合,引領學生爭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