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在嚴守耕地紅線、保障糧食安全的道路上,劉公廟干部上下一下,敢于動真碰硬,迎難而上,用實際行動詮釋責任擔當,用辛勤汗水澆灌無私奉獻。
鎮自然資源所干部盧斌就是眾多奮斗在一線的代表之一。他每天穿梭于田間地頭,利用奧維互動地圖 APP 對全鎮范圍內流出耕地圖斑進行實地核查。有一次,在核查一塊偏遠山地的圖斑時,山路窄小難行,遇上雨天,泥濘易滑,徒步困難,車輛更無法到達。盧斌同志不怕困難,主動背上設備,徒步一個多小時才到達目的地。到達后,他顧不上休息,立刻開展工作,仔細測量、記錄,確保數據準確無誤。正是有了像盧斌這樣的干部們的努力,鎮里準確掌握了流出耕地的類型、面積和分布情況,為后續整改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撐。
為了轉變群眾的思想觀念,保證整改工作的順利推進。劉公廟鎮干部戒驕戒躁,不怕吃閉門羹,更不怕冷言相對。例如,分管自然資源工作的副鎮長黃春平同志,他掛點的雌溪村有一塊爭議較大的圖斑,語義重復:涉及指“關聯到或牽涉到”;及指“至或到達”。幾戶村民的油茶地,工作一時停滯不前。黃春平不辭辛勞,為了不耽誤群眾的正常勞作時間,利用晚上休息時間多次主動上門與村民面對面溝通,耐心講解耕地保護的重要性和政策要求。一開始村民們并不理解,甚至對他冷言冷語,冷嘲熱諷,但黃春平同志不卑不亢,沒有怒懟群眾,也沒有輕言放棄,而是多次溝通,耐心講解,坦誠交流,終于做通了村民的思想工作,使整改工作得以順利推進。
經過鎮村干部的一致努力,特別是自然資源所干部的辛勤付出,截至2024年12月,劉公廟鎮2024年第一、第二季度耕地流出整改任務2108.04 畝,現已基本完成。同時,為補充耕地,共完成異地補充 608.76 畝。
為了確保整改工作成效,劉公廟鎮還強化監督巡查,建立了完善的監督機制和執法體系。例如,黃春平同志在帶領自然資源所干部在一次日常巡查中,發現有村民在耕地上準備搭建簡易倉庫,他立即上前制止,并向村民詳細解讀耕地保護政策。村民一開始不理解,認為自己的地想怎么用就怎么用,黃春平同志并沒有與村民大聲爭吵,而是耐心地從國家糧食安全的高度,到村民自身的長遠利益,一一進行分析講解,最終村民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放棄了搭建倉庫的想法。2024年11月,針對南京督察局下發的 0.71 畝非農化違建圖斑,鎮里嚴格執法,除已報批 0.1 畝外,其余面積嚴格拆除到位。
保護耕地就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就是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劉公廟鎮正是有了無數像黃春平、盧斌這樣的干部,心系“國之大者”,在耕地保護工作中擔當實干,多措并舉遏制耕地“非農化”“非糧化”,才筑牢了糧食安全“壓艙石”,扎牢了群眾“米袋子”,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積極貢獻。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