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宜春市樟樹市張家山荷湖砂場,只見運砂車輛來回穿梭,作業人員緊張忙碌,一派秩序井然的景象。“目前樟樹市所有砂場、采砂船舶、運砂船舶均安裝電子監控及作業二維碼,基本實現了全鏈條電子化監管。”樟樹市采砂辦主任彭小如介紹。
12月12日,宜春市水利局在樟樹舉辦河道采砂管理現場教學會,邀請全市九個縣(市、區)采砂管理部門現場學習觀摩電子砂石采運單應用經驗。樟樹市采砂辦主任彭小如介紹,現在通過電子化采運單,采砂辦能更準確地掌握每輛采運砂船的采運數據和具體位置,更有針對性地管理開采活動。同時,電子采運單的推行也保障了采運砂數據的真實性和可信度,大幅提高了采砂管理效率。
樟樹市采砂辦工作人員向與會人員介紹操作流程
作為河道砂石的合法來源證明,河道砂石采運管理單在砂石采運全過程管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傳統紙質的河道砂石采運管理單簽發過程比較繁瑣,需要采砂船(砂場)主、運砂船(車)主、水行政監管人員三者同場填寫,重復數據較多,給水上條件下實際工作帶來不便。“紙質采運管理單存在易損毀、易偽造、數據歸集難等先天不足,容易造成日常監管中真假難辨、難以核驗以及影響管理效率等問題,嚴重降低了采運管理單制度的實施效果。”樟樹市采砂辦工作人員表示。
圖為電子采運單信息及管理系統
2019年10月,宜春市水利局率先在樟樹市實施電子化采運單試點。投入資金180萬,在13條采砂船、39條運砂船、4個砂場全覆蓋式安裝了監控位置感知設備、視頻監控設備,以及20套智能開票終端和物聯網數據接入砂石采運管理信息平臺。該信息平臺為包含電腦端、手機App、微信三位一體的集成系統,所有采區規劃、許可、開采等數據一圖通查,采砂船(車)、砂場等資料一目了然,在規范的基礎上實現了資料管理準確性、時效性和全面性,形成河道砂石開采、運輸、銷售的全程監控一體化 “電子采運管理單”,提升了監管效率和監管效果。該平臺于2021年2月正式運行。通過電子采運管理單的閉環管理體系的應用,實現了一碼通查,極大地提升了采砂管理和執法檢查效率,避免了砂場通行擁堵隱患,運砂車通行時間節約90%。
宜春市水利局黨組成員丁曉玲在樟樹市采砂辦查看河道采砂電子采運單試點應用情況
“河道采砂管理一直是水利行業一個監管重點,也是群眾高度關注的一個焦點問題,如何進行監管自然就成為主管部門的重點和難點。樟樹市電子采運單制度的落地實施,真正為我們提供了采砂管理的新思路,為新時代采砂管理改革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術支撐。”豐城市水利局采砂辦工作人員夏志競表示。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時強調,要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命共同體出發,著眼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把長江保護好。我們將依托智慧水利框架和數字技術,在全市全面推廣電子采運單制度,實現河道采砂管理、疏浚砂石綜合利用管理和執法數據全面共享和協同應用,為形成全方位、高層次的流域智慧采砂監管打下堅實基礎。”宜春市水利局采砂管理負責人童鴻強表示。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