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整治有關要求,進一步規范全市城市污水排入排水管網管理,推進排水源頭控源截污,推動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鞏固黑臭水體治理成效,根據《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城鎮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管理辦法》等法規,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發展理念,聚焦“作示范、勇爭先”的目標地位,以“三比三爭”活動為契機,以排水戶源頭管理為切入口,以排水戶普查為抓手,以規范排水許可為載體,以排水執法監督為保障,通過開展全市城市排水戶專項整治,基本實現排水戶臺賬清楚、排水許可規范、排水戶達標接入市政管網,減少排水戶源頭錯漏混接,提高污水收集處理效能,推動宜春“綠色生態強市”建設。
二、治理范圍和內容
1.治理范圍和時間。2023年7-12月,對全市城市(含縣城)建成區生活污水排水戶開展專項治理。
2.治理對象。向城鎮排水設施排放污水的從事餐飲服務、施工工地、汽修機洗、工業、醫療等活動的企事業單位、個體工商戶。中心城區實行重點排水戶(餐飲污水排放類、建筑污水排放類、汽修機洗類、其他類)許可、一般排水戶(除重點排水戶之外的排水戶)備案的分級分類管理;其他縣市因地制宜,按照排水行為影響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安全運行的程度,對排水戶進行分級分類管理。
3.治理內容。排水戶是否辦理許可、預處理設施(含內部管網)建設是否達標、接入市政管網是否錯漏混接、沉淀物廢渣清掏是否及時等。
三、主要任務
1.規范許可流程。各縣市區按照住建部2023年2月起施行的《城鎮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管理辦法》和《關于印發城鎮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證格式文本和城鎮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申請表、排水戶書面承諾書推薦格式的通知》等要求,進一步規范和簡化排水許可流程,實行排水隱蔽工程合格、排水水質達標書面承諾制。
2.開展普法宣傳。各縣市區印制排水許可預處理設施建設標準、辦事指南等宣傳資料,通過電視、微信公眾號、抖音等宣傳排水許可管理的重要意義。結合入戶排查,向排水戶宣講排水管理法律法規,增強排水戶依法排水的意識;結合上門指導,向排水戶宣講排水許可相關規定和預處理設施相關標準,提高排水戶規范達標排放污水的意識。
3.開展調查摸底。各縣市區開展排水戶全面普查,采取“重點排水戶必普,用水量大、污染濃度高的排水戶先查,沿河重點排水戶重點查”的方式有序推進。重點查清:排水戶基本信息和內部管網情況,排水戶店內污水預處理設施和排煙管道情況;排水戶污水接入市政管網情況;排水戶周邊管網、檢查井情況。建立排水戶管理臺賬,建立排水戶錯漏混接、私搭偷排、管網缺陷等問題清單并實行銷號管理。
4.開展達標建設。各縣市區結合各自實際,制定重點排水戶預處理設施建設標準,組織專業技術人員上門服務,督促指導新增重點排水戶完成配套預處理設施建設和改造;同時對存量排水戶進行檢查。一般排水戶應嚴格執行雨污分流,即雨水(含屋面排水及空調冷凝水)排入市政雨水管網,生活污水(含陽臺排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網。重點排水戶除雨污分流外,應分類配置油水分離器、隔油池、三級沉淀(砂)池、毛發聚集器(集污井)等預處理設施并定期清掏、達標排放。
5.加快排水許可。各縣市區加快推進排水許可,督促幫助排水戶辦理排水許可。新增重點排水戶要認真嚴格把關,應現場查驗預處理設施、管網接入等情況,達標后核發排水許可。
6.加強批后監管。各縣市區采取雙隨機、一公開的形式,定期公示排水許可發放、重點排水戶水質檢測情況等。建立排水戶日常巡查、動態更新機制,督促重點排水戶加強預處理設施和管網的清掏管護。
7.整治違規排水。各縣市區組織執法人員和排水管網養護人員加強日常巡查,采取“邊巡查邊執法,以執法促規范”的方式督促引導排水戶規范排放污水。同時,會同生態環境、水利、市場監管等部門開展聯合執法,重點依法查處:超標排放污水,餐廚垃圾固液未分離、油水未分離倒入下水道,油煙排入排水管道等違法排水行為。
8.打造示范街區。各縣市區挑選重點排水戶相對集中的街區,打造1-2條重點排水戶示范街區。
四、工作要求
1.高度重視,加強領導。排水許可管理是保障排水設施安全運行的有效手段,是實現污水處理提質增效的必由之路。按照“三比三爭”要求,為打造宜春排水許可示范亮點,各縣(市、區)城市管理部門要成立專班,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直接抓,制定整改方案,細化工作目標,壓實工作責任,確保排水許可管理工作取得實效。各地于2023年12月20日前將工作開展情況報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公用事業科(聯系人:劉子晗;郵箱:yccgszk@163.com)。
2.加強宣傳,優化服務。排水許可涉及眾多企業個體戶,關系城市管理形象,事關我市營商環境,各縣(市、區)城市管理部門要堅持“721”工作法,管理前移、服務為先、宣傳先行,進一步優化許可流程、簡化許可材料,組織技術人員為群眾提供排水技術服務。
3.落實經費,強化考核。各縣(市、區)城市管理部門要爭取屬地政府的支持,將排水戶普查、水質檢測、信息平臺建設、示范街區等建設管理經費納入財政預算,足額安排專項經費。省住建廳已將排水許可工作納入高質量發展、河湖長、城市功能與品質提升考核內容,市綜合行政執法局也將同步納入對各縣市區的相關考核內容,同時將開展專項督查,對工作推進不力的縣市區進行通報。
4.創新機制,常態管理。各縣(市、區)城市管理部門要整合系統內外力量,積極創新排水許可“批前服務、批中把關、批后監管”機制;建立排水管理“服務+管理+執法”體制,壓實排水管理責任,加強排水戶日常巡檢,提高生活污水收集水平,提升污水處理提質增效成效。
轉載自宜春市綜合行政執法局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