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是民生之本,基層就業服務的“最后一公里”暢通與否,直接關系到群眾的就業質量與幸福感。樟樹市就業創業服務中心錨定這一關鍵,以“5+2 就業之家”為抓手,全力構建 15 分鐘就業服務圈”,通過創新模式、整合資源、搭建平臺,讓就業服務真正走到群眾“家門口”。
一、特色網點賦能,拓寬就業服務新路徑?
在推動就業之家建管用的過程中,樟樹市就業創業服務中心,積極探索特色化路徑。除按要求建設的182家“5+2就業之家”網點外,與金融機構聯合打造的特色“就業之家”網點,不僅為求職者提供崗位信息,還將“創業擔保貸款”政策辦理融入其中,為創業者解決資金難題。返鄉創業青年付良,在銀行網點辦理業務時,看到了“就業之家”,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一天之內順利通過“5+2”就業之家線上渠道申請到了20萬創業擔保貸款,用于擴大自己的農產品電商業務。在三皇里文化街區建設的“就業之家”,為街區創業者和游客提供零工招聘、求職登記、創貸申請、創業指導、直播帶崗(帶貨)等就業服務,讓游客“就”在樟樹、樂在三皇里。來此處游玩的利亞女士,抱著試一試的態度走進“就業之家”,通過工作人員幫助,對崗位進行匹配,順利入職康怡食品有限公司,目前任職行政主管。而與退役軍人事務局合作的特色網點,更是精準對接退役軍人就業創業需求,為他們提供職業技能培訓、崗位推薦等 “一站式” 服務。
二、四維平臺升級,激活就業服務新動能?
為了進一步提升就業服務的效率與覆蓋面,樟樹市就業創業服務中心創新運用“大數據+鐵腳板”工作方法,優化“線上+線下+直播帶崗+共享用工”四維招聘平臺。線上,依托大數據分析,精準匹配求職者與崗位,推送個性化就業信息,直播帶崗更是成為了樟樹市就業服務的新名片,通過邀請企業 HR 走進直播間、直播開到企業里,詳細介紹崗位情況,與求職者實時互動,讓就業招聘更直觀、更高效。線下,工作人員深入社區、鄉村,挨家挨戶了解就業需求,收集崗位信息。
洲上鄉曾凡清2023年上半年因一場交通意外事故,導致肢體四級殘疾,因殘疾一直處于待業狀態。2024年洲上鄉5+2就業之家的工作人員在對轄區內殘疾人進行深入走訪調查時,了解到曾凡清的情況后對其進行就業幫扶,鄉鎮就業之家在進行崗位匹配后,因轄區沒有合適崗位。隨即報送到市本級就業之家,進過工作人員對崗位進行匹配,最終曾凡清于10月11日入職金衡康包裝崗。
三、改革提質增效,繪就就業服務新圖景?
通過深化就業體制機制改革,樟樹市“家門口”就業服務圈不斷提升增效。如今,在樟樹的大街小巷,居民步行15分鐘內就能找到就業服務網點,獲取全面的就業創業服務。各級“5+2就業之家”自建設完成以來已舉辦38春風行動專場招聘會活動,共吸引3.8萬余名群眾參與,來自市內累計共有1963家企業組團攬才,提供崗位3.2萬余個,達成用工意向4623余人。依托市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高標準建設樟樹市“就業之家”,提供招才引智、企業招聘、零工服務、職業創業指導等就業服務。“就業之家”劃分藥、酒、鹽、金四大支柱產業專區,共400余家企業,提供6000余個崗位供求職者選擇。
下步樟樹市就業中心將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堅持創新、注重實效、貼近群眾,打造城區15分鐘、農村15公里就業服務圈。用好“5+2就業之家”、市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有效提升人力資源供需匹配成效,推動高質量充分就業落地落實。強化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退捕漁民、城鎮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持續開展穩崗擴崗,確保全市就業局面穩定向好發展。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