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省委省政府、宜春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支持企業穩增長、擴投資、促生產,鼓勵“重點企業不停產、重點項目不停工”,鞏固拓展工業經濟穩中向好態勢,推動我市工業經濟實現2023年“一季穩、開門紅”,日前,我市出臺了元旦春節期間穩增促投十項措施,具體措施如下:1.鼓勵企業搶先機開新局。鼓勵訂單較多、生產任務較重、有一定規模的工業企業,合理制定職工春節錯避峰放假和調休計劃,搶先機、搶工期加快發展。指導支持企業科學應對市場形勢變化,做好原材料、零部件儲備和產品適度備庫工作。對2022年產值過億元的規上工業企業,2023年一季度工業總產值和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0%(含)-30%的,每戶給予2萬元一次性獎勵;增長30%(含)-50%的,每戶給予3萬元一次性獎勵;增長50%(含)以上的,每戶給予4萬元一次性獎勵。企業工業總產值、營業收入以統計局數據為準。2.支持企業穩崗留工。充分發揮失業保險穩定就業作用,對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返還其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50%。在崗員工開展以工代訓的,最高獎勵600元/人/月,最多可享受6個月。延長階段性降低企業失業保險費率政策至2023年4月30日。將企業補繳社會保險費的期限延長至2023年底,緩繳的社會保險費可采取分期或逐月等方式補繳,延長期間免收滯納金;開展整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專項行動,加大對惡意欠薪行為打擊力度。3.幫助企業招聘員工。充分利用歲末年初人流返鄉機會,摸排企業用工需求、人員就業需求,及時發布雙向對接信息,開展系列招聘活動,多渠道滿足企業生產需求,實現員工在家門口就業。支持企業開展培訓,對企業新引進員工,開展崗前培訓的,最高獎勵500元/人。4.開通春節免費公交。對春節期間連續生產的工業企業,合理規劃好路線,開通免費公交專線,方便企業職工上下班,便于企業組織生產。5.助力企業招才引智。充分發揮我市招才引智“新五條”政策引領作用,引進的各類人才,符合條件的,可享受每月1000-4000元的租房補貼;根據本人意愿,選擇南昌或我市落戶購買住房,可享受20-70萬元的購房補貼。6.開展進企業送溫暖活動。各掛點幫扶市領導、服務單位、營商服務專員切實落實好掛點幫扶責任,在元旦春節期間開展一次上門走訪,幫助企業協調解決生產中存在的困難問題,送去市委市政府春節祝福;倡導企業加大落實員工節日福利,工會等部門開展節日慰問和上門服務活動,為外地留樟企業員工開展暖心活動。開展“樂趣樟樹、惠購佳節”活動,分兩批次發放400萬元政府消費券。7.做好企業服務工作。各有關部門采取有力措施,協調解決企業生產用工以及項目建設方面的困難問題,為在建重大產業項目提供砂石、用電、用水等要素保障。歡迎留樟員工家屬來樟過年,閣皂山景區、三皇宮街區、市博物館、圖書館等場所,向留樟員工及家屬免費開放。8.指導企業壓實安全環保責任。各掛點市領導深入掛點企業指導安全環保工作。各地、各部門按照“一崗雙責”,牢固樹立安全環保大局意識,切實履行安全環保監管責任,督促工業企業履行好主體責任,嚴格防范遏制各類安全環保事故發生。當前要突出做好降溫天氣過程安全防范應對工作,加強生產領域設備、設施和管線的防護,防止凍裂及物料泄露引發安全環保事故。9.加強防疫抗疫物資生產保障。做好防疫物資、藥品生產企業物料及要素保障,推動企業開足馬力生產。支持相關企業通過技術改造、新建生產線和委托生產等形式,充分挖掘釋放現有產能。保障好重點企業的防疫救治藥物,及時開通危重病人醫療綠色通道。指導企業儲備必要防疫物資,鼓勵企業向員工發放抗疫禮包,加強員工健康監測和個人防護。10.加快兌現各項惠企政策。各地、各有關部門采取“即申即兌”方式,及時兌現中央、省、宜春市等各項惠企政策。市工信局、工業園區、財政局等部門要抓緊兌現市委市政府已出臺的各項產業扶持、招商引資、技術改造等相關政策,確保一季度發放到位。本意見自2022年12月30日起執行,有效期至2023年3月31日。上述政策如與其他政策重疊,按“就高不就低”原則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