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樹市店下中型灌區建設運營情況
一、概述
(一)灌區基本情況
店下灌區地處樟樹市東南部,流域水系屬贛江水系薌水及其支流。灌區范圍東至觀上鄉,西至洋湖鄉,北連豐城市,南以店下鎮為界,東西長約20.8km,南北寬約20.7km。灌區內總土地面積133.50km2,其中耕地面積11.94萬畝,農村人口人均占有耕地面積約1.5畝。灌區內人口12.23萬人。
店下灌區原設計灌溉面積10.17萬畝,現狀有效灌溉面積8.836萬畝,實際保灌面積8.40萬畝。灌區內農作物種植以水稻為主,兼種棉花、蔬菜、藥材、果園等經濟作物。店下灌區擔負著樟樹市河東商品糧基地和優質糧油產區4個鄉鎮及4個街辦共10.17萬畝耕地的灌溉任務,是樟樹市主要商品糧基地之一,在樟樹市的國民經濟發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店下灌區河流水系屬贛江水系薌水及其支流,灌區始建于上世紀五十年代,是由中型水庫3座(店下水庫、上陽水庫、洞塘水庫)、小⑴型水庫1座(橫里水庫)、小⑵型水庫12座、山塘40座、攔河引水陂壩2座(八能陂、牛路陂)、干渠5條、支渠6條、斗農渠118條、渠系建筑物536座等組成,干渠總長74.33km,支渠總長32.40km,支渠以下渠道總長130.5km。
(二)改造目標和建設任務
1. 任務。
(1)工程建設:渠道整治:干支渠整治長69.805km, 其中中干渠17.055km、 西干渠16.78km、上陽干渠14.55km、洞塘干渠5.82km、樟樹支渠4.5km、洞塘支渠5.4km和上陽支渠5.7km;上何、萬擔垅、橫里等3條支渠渠道疏浚整治14.12km;疏浚整治樁木橋、荷花社、謝家、陳巷、巷里、洪古塘、羅家及小溪等8條排水干溝8.02km。渠系建筑物加固整治工程:加固整治渠系建筑物加固改造426座(其中重要建筑物151座),包括12座節制閘、9座泄洪閘及8座分水閘、2座涵洞、4座穿堤涵、14座渡槽、1座倒虹管、4座跌水、4座溢流堰、181座分水涵管、89座機耕橋及99座人行橋等。用水量測工程:包括12座節制閘、8座分水閘及12座干渠分水涵管等32座用水量測設施。信息化建設、配套管理設施等。
(2)推進灌區管理體制和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的相關任務: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的相關任務為建立工作機制、工程管護機制、水價形成機制、精準補貼機制、計量設施和信息化體系、水權水量分配體系。
2. 目標。
本次項目的主要目標是骨干灌排設施完好率達到90%以上;渠系水利用系數達到0.65以上,灌溉水利用系數由原來的0.502提高到0.60,整個項目區內每年可節約灌溉用水1983萬m3;恢復有效灌溉面積1.334萬畝,改善灌溉面積 8萬畝;每年可新增糧食1243萬Kg,新增棉花8.3萬Kg,新增油料170萬Kg,新增蔬菜等其他農產品162萬Kg,新增產值1678.05萬元,農民人均增收210元。
二、項目建設與管理
(一)前期工作完成情況
江西省贛西土木工程勘測設計院承擔了項目的初步設計編制,于2020年8月完成《江西省樟樹市店下中型灌區2021-2022年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初步設計報告》,2021年3月,宜春市水利局以(宜水農水字[2021] 4號)進行了批復,批復時間在江西省要求的時間內完成。
(二)工程建設情況
本次項目工期為2年,施工期主要安排在非灌溉期,分兩年度實施,即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總工期為24個月。項目施工清單工程有渠道整治長55.59km,加固改造渠系建筑物395座,其中2021年渠道整治34.73km,加固改造渠系建筑物217座,2022年有渠道整治20.86km,加固改造渠系建筑物178座,工程項目中包括建設32處量水設施;工程項目的信息化建設將按要求落實好建設。項目工程于2021年10月開工建設,工程自開工以來,施工進度基本正常,主要建筑物設施全面開工建設,渠道整治穩步推進,到目前,主要建筑物如渡槽、涵、閘等基本完工,渠道襯護等整治工程已完成90%,完成總工程量95%,完成投資約4600萬元,項目在當前正在進行的春灌放水運行基本正常。二期工程在今年6月進入開工建設。工程具體實施基本吻合工程實施方案的建設內容及相應的工程量,工程實施時間及進度符合規定要求。
三、運行管理
(一)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實施情況
工作機制。店下灌區成立了農業水價綜合改革領導小組,以局長任組長,副局長任副組長。成立了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辦公室,定期召開了農業水價綜合改革領導小組會議。
工程管護機制。我市對重點中型灌區店下灌區,根據我市與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維護主體市水投公司簽訂的《樟樹市農田水利骨干工程維修養護委托合同》,店下灌區骨干維修養護工作由樟樹市水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完成,同時根據維修養護標準出臺了《樟樹市農田水利工程管護方法》。
水價形成機制。2021年10月,技術服務單位已編制《樟樹市農業供水成本核算報告》、《樟樹市店下灌區農業供水成本核算報告》、《樟樹市吳城灌區農業供水成本核算報告》;11月29日,發改委對農業供水成本核算報告進行了監審,店下灌區骨干工程運行維護成本水價為30.77元/畝;根據農業監審情況,綜合考慮我市水資源狀況、工程管護模式、農民接受能力及市財政承受能力等實際,12月23日,經樟樹市人民政府批復,我市店下灌區農業供水水價為30.77元/畝。
精準補貼機制。2019年市水利局和財政局出臺了《關于印發2019年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精準補貼和節水獎勵及超定額累進加價細則的通知》,2020年市水利局和財政局出臺了《關于印發2020年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精準補貼的辦法》,工程運行維護成本價格全額補貼,根據調整后的價格進行了精準補貼。
計量設施和信息化體系。2021年店下灌區建立了信息化體系,安裝了自動計量設施,形成了計量、運行管理、報修的信息化平臺。
水權水量分配體系。店下灌區已申領取水許可證,并根據相關要求,將農業初始水權分解到了灌區涉及范圍內的行政村,同時制定了《樟樹市灌區科學用水管理辦法》和《用水計劃》。
(三)灌區標準化規范化管理情況
店下灌區于2020年開展標準化建設,并逐年鞏固提升。標準化建設為實現店下灌區管理的規范化、標準化要求,全面提升灌區工程管理工作的標準化建設水平,規范各個管理環節,把工程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實處,做到在實際操作中既能按崗定位、各負其責,又能服從指揮、團結協調,確保店下灌區的安全運行,持續充分發揮工程效益,根據國家有關水利工程管理的法律、法規和規程、規范等,結合本工程實際,進一步規范組織管理體系、管理制度、管理事項操作流程。
標準化建設主要做到了明確工程管理單位類別和性質、明確了崗位設置,劃定工程管理和保護范圍,規范工程運行管理,制定管理制度。標準化建設提高管理局職工和管理人員的素質,提高灌區工程的管理水平,保證管理局可持續性發展。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