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付小勇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改善醫療體系服務,減少居民醫保繳費金額的建議》已收到,現答復如下:
一、基本情況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人民健康,持續推進健全完善醫療保障制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明確要求,要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實事求是確定保障范圍和標準,堅持穩健持續、防范風險,科學確定籌資水平,均衡各方繳費責任,加強統籌共濟,確保基金可持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依法覆蓋除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應參保人員以外的其他所有城鄉居民。近年來,居民醫保在收支平衡的狀態下,充分發揮覆蓋全民、城鄉統籌、互助共濟的優勢,減輕群眾醫療費用負擔,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貧困人口基本醫療有保障,并同承擔過新冠疫苗、兩癌篩選、免費透析、“光明微笑”等重大行動的經費保障,確保了制度平穩運行。
二、籌資標準的歷史發展歷程
居民醫保實行財政補助和個人繳費相結合的籌資方式,堅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結余,定額籌資、按年動態調整。制度建設完善過程中,國家不斷加大財政投入,同步提高個人繳費水平,動態調整籌資水平,不斷優化籌資結構。2003年至2024年,財政補助標準從每人每年30元提高到640元,個人繳費標準也從每人每年10元逐步提高到380元。居民醫保籌資水平合理調增,是確保參保人待遇支出的客觀需要,主要用于鞏固提高醫療保障待遇水平。當前隨著醫藥技術快速進步、居民醫療需求逐步釋放、人口老齡化加速等,醫療費用持續高速增長對醫保基金安全平穩運行影響很大,醫保基金支出壓力較大。
三、籌資標準提高的原因
醫保籌資標準上漲的背后,是醫療保障水平更大幅度的提高。一是對群眾的保障范圍顯著拓展。2003年“新農合”建立初期,能報銷的藥品只有300余種,治療癌癥、罕見病等的用藥幾乎不能報銷,罹患大病的患者治療手段非常有限。而目前我國醫保目錄內包含藥品已達3088種,覆蓋了公立醫療機構用藥金額90%以上的品種,其中包含74種腫瘤靶向藥、80余種罕見病用藥。二是各類現代醫學檢查診療技術更加可及。20年來,在醫保政策的有力支持下,醫療服務能力實現跨越式發展,重大疾病診療能力比肩國際先進水平,一些領域領先世界。三是群眾的就醫報銷比例顯著提高。2003年,“新農合”制度建立之初,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普遍在30%—40%左右,群眾自付比例較高,就醫負擔重。目前,我國居民醫保的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維持在70%左右,在市內一級及以下醫保定點醫院,診療還享受門診統籌報銷待遇,享受醫保目錄范圍內90%的報銷比例。群眾的就醫負擔明顯減輕,而這也是醫保籌資標準的客觀需要提高。四是對群眾的服務能力水平跨越式提升。目前,居民醫保參保群眾不僅可以在樟樹市內、宜春市內、省內享受就醫報銷,還可以在全國近10萬家定點醫療機構享受跨省住院費用直接結算服務,為廣大在異地生活、旅游、工作的群眾看病就醫提供了堅實保障。
四、下一步努力方向
您提出的個人繳費年年漲、影響群眾參保積極性的問題客觀存在,相應的“個人繳費標準在一段時間內保持相對穩定”引導合理預期的建議對我們的工作很有參考價值,我們高度重視,多次向各級政府、財政和醫保等相關部門報告,上級醫保部門正在研究完善居民醫保籌資動態調整激勵機制,推動繳費調整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掛鉤,與個人醫保待遇優化相銜接,進一步保障好群眾合法權益。
感謝您對醫療保障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樟樹市醫療保障局
2024年7月9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