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樹酒都文化
酒,作為人類最古老的食物之一,它的歷史幾乎是與人類文化史一道開始的。酒文化是中華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滲透于整個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江西酒文化在歷史上的發展脈絡,一直是中國酒文化中重要一支。江西是江南“魚米之鄉”,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酒香”,江西的酒歷史亦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在被譽為江南酒都的江西省樟樹市,分別于1947年和1978年發掘出筑衛城遺址及吳城遺址。吳城地域正是上古時代傳說中儀狄所在的區域,據《太平御覽》記載:“儀狄始作酒醪,變五味。”先人們在吳城、筑衛城等地區用贛鄱稻米釀造出最原始的谷物酒。
唐元和九年,著名詩人白居易就任江州司馬。在此期間,白居易尤其醉心于當地盛產的“清江土燒”。元和十二年白居易寫下了“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其對清江土燒的盛贊讓四特酒聲名遠播,吸引著四方志士紛至沓來,流連暢飲。
南宋淳熙七年,著名愛國詩人陸游到江西撫州任江南西路平茶鹽公事。在豪飲了清江土燒后,他欣喜若狂,夜不能寐。這位遍飲大江南北美酒,以喜酒與豪放著稱的大詩人因此在《劍南詩稿》“對酒”詩中留下了“名酒來清江,嫩色如新鵝”的詠嘆。此名句不僅盛贊了四特酒,而且為源遠流長的江西酒文化增添了精彩的篇章。
現今,古宜春地區盛產的“清江土燒”釀酒工藝,后為四特一脈傳承至今,便形成了如今的江西名酒——四特酒。四特酒白酒的釀造傳承了四個方面的特點:
1、福地山泉:取自天下三十三福地閣皂山九龍泉的生態好水。
2、贛鄱貢米:選中國貢米之鄉的贛鄱貢米整粒發酵,更多蛋白質和微量元素。
3、紅石古窯:億年以上丹霞砂巖砌成窖池,砂巖結構醞發獨特酒香。
4、天工古法:《天工開物》記載的3000年古法造酒工藝,本源口味。
四個方面的特點釀造了周恩來總理評價為“清香醇純”,“濃頭、醬尾、清中間”的特香型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