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2022年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十四五”長江經濟帶城鎮污水垃圾處理實施方案》,鼓勵推行污水“廠-網-河(湖)”一體化運行維護模式,探索供排凈治一體化改革,樟樹市以《江西省“十四五”城鎮污水垃圾處理工作方案》、《宜春市“十四五”城鎮污水垃圾處理工作方案》相關文件為依托,制定了《樟樹市“十四五”城鎮污水垃圾處理工作方案》,按照上級安排部署及工作方案,推進重點工作,現已取得成效。
【效果】
一、強化管網建設力度
(一)補齊城市主管網短板。2024年新建城區污水管網約13公里、改造污水管網13公里,清淤約12公里。正在實施的管網及設施改造項目有草溪河排水管網改造工程、樟樹市老城區鹽城大道排水管網項目。草溪河排水管網改造工程已完成新建藥都大道、共和東路等20條道路污水管道約21公里,新建小區、單位污水管道約52公里;樟樹市老城區鹽城大道排水管網項目已完成清洗清淤排水井458座,封堵氣囊440座,灌注聚氨酯,水泥注漿封堵390座,掛鋼筋網380座,噴無機防腐砂漿360座,完工360座,塌陷基坑井開挖7處,井8座。
(二)補齊“毛細”收納管網短板。堅持靶向治理,結合道路精細化改造完善“斷頭”污水管網和臨街店面污水毛細收納管建設,打通“斷頭”污水管網約1公里,新增污水“毛細”收納管約9公里,做到污水收納精細化,從源頭實現雨污分流。
(三)補齊集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短板。未納入城市管理的14個鄉(鎮)集鎮污水處理站建設實現全覆蓋,肖江流域、袁河流域、張家山街道已完成集鎮污水管網建設約108公里,為應收盡收打下了堅實基礎。
二、強化日常監管
(一)源頭控制。一是按照住建部新修訂《城鎮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辦法》排水戶分級分類管理的要求,加快實施排水戶分類管理,推動排水許可證發放,已有123戶進入監管視野。二是完成老城區雨污水管網全面普查工作。同時搭建GIS地理信息系統,完善排水網絡系統圖,共錄入排水管網約210km,為雨、污分流改造和內澇治理提供數據支撐。三是建立排水戶管網錯漏混接和缺陷等問題臺賬,采取普查單位改、商戶自行改、集中統一改、融入項目改等方式,實行銷號管理。
(二)巡查監管。一是強化“小散亂”巡查管控,集中整治沿街餐飲業、洗車業等經營性單位和個體工商戶污水亂排直排,持續緊盯工業企業、建筑工地等排水排污行為,嚴禁私搭亂接市政排水管網。對雨污混錯接的,一經查實,堅決依法依規處理,并向社會公布擴大宣傳教育。二是普查時將排水戶普查與排水管網GIS系統相結合,實現點與平臺的互聯;將排水戶普查與市政管網檢測相結合,實現戶與管網的聯動;將上門普查與上門宣傳相結合,實現管理與服務的互動。
(三)末端運行監管。加強對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監督管理,牢固樹立安全意識,強化設施安全運行管理,加強對重點部位、關鍵環節、安全隱患的排查,科學制定應急管理方案,不斷提升應急處突能力,保障安全生產運行。已制定《樟樹市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考核辦法(試行)》,重點對污水處理廠的日常處理水量、水質等進行監管,推動污水處理廠最大效能實現滿負荷運行,通過污水處理廠配套管網中泵站啟停時長、頻次,滿足防汛預警廠網聯動進行水位預調,以實現內澇防治和溢流污染控制的雙重目標。
三、強化機制創新
進一步加強城市排水管網工程建設質量管理工作,樟樹市政府印發《樟樹市城市排水管網工程建設管理規定》,從事前審批、事中監管、事后驗收逐一明確要求,充分認識排水管網工程質量對城市水環境質量提升的重要性;創新機制,進一步強化工程質量五方責任制、工程質量全過程管理、排水管材質量抽檢制度、排水管網內窺檢測制度。堅持地上道路與地下管網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檢測、同步驗收的“四同步”原則,對驗收不合格的一律不移交,嚴禁“只移交地上部分、不移交地下部分”,堅決防止生活污水“跑、冒、滴、漏”,確保排水管網運行高效。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