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樟樹市疾控中心按照《江西省實施國家病媒生物監測項目工作方案》要求,啟動蚊蟲抗藥性監測工作,通過布設誘蚊桶采集蟲卵、實驗室檢測分析等流程,全面掌握本地蚊蟲抗藥水平,為全市蚊媒防控策略優化提供科學依據。
此次監測以白紋伊蚊為主要對象,工作人員按東、南、西、北、中方位原則,在居民區、公園、綠化帶等蚊蟲易滋生區域投放誘蚊桶,通過模擬蚊蟲產卵環境,吸引雌蚊產卵后,將蟲卵帶回,經培育后選取特定生長階段的幼蟲及成蟲,分別進行抗藥性相關檢測。同時深入積水容器等重點區域,精準采集致倦庫蚊、白紋伊蚊等優勢蚊種幼蟲,重點分析其對氯菊酯、殘殺威等常用殺蟲劑的抗藥程度及耐藥機制。
因蚊蟲抗藥性直接影響防控效果,盲目用藥不僅浪費資源,還可能延誤防控時機。通過監測數據可明確蚊蟲抗藥水平,為調整殺蟲劑種類、優化使用方案提供科學支撐,從源頭上提升蚊媒控制效率,降低登革熱、寨卡病毒病等蚊媒傳染病傳播風險。
此次監測將進一步完善樟樹市蚊媒防控體系,為全市制定精準防控策略、筑牢公共衛生屏障提供有力保障。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