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經審議,我局擬對G533樟樹牛石背至竹山段一級公路改建工程環境影響報告表作出批復決定。為保證此次審議工作的嚴肅性和公正性,現將該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基本情況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25年8月6日-2025年8月12日(報告表5個工作日)。
聽證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告起五日內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對上述擬作出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批復決定要求聽證。
聯系電話:0795-7161521
通訊地址:樟樹市杏佛路樟樹生態環境局
項目名稱 |
G533樟樹牛石背至竹山段一級公路改建工程 |
建設地點 |
起點位于樟樹市吳城鄉牛石背(經度E115.2397°,緯度N28.029°),終點位于黃土崗鎮天井與新余市竹山村交界(經度E115.169°,緯度27.888°) |
建設單位 |
樟樹市發展投資有限公司 |
環評機構 |
江西省地質局第一地質大隊 |
建設項目概況 |
建設地點:起點位于樟樹市吳城鄉牛石背(經度E115.2397°,緯度N28.029°),終點位于黃土崗鎮天井與新余市竹山村交界(經度E115.169°,緯度27.888°)。 項目概要:項目屬改建。主體為G533樟樹牛石背至竹山段一級公路改建工程,起點位于樟樹市吳城鄉牛石背(經度E115.2397°,緯度N28.029°),與X110平交,并與G533樟樹城區至牛石背段改建工程(在建)對接,途經吳城鄉、義成鎮、中洲鄉、黃土崗鎮,終點位于黃土崗鎮天井與新余市竹山村交界(經度E115.169°,緯度27.888°)。路線全長18.451公里,其中新建段17.785公里(K33+200~K50+985),改建段0.666公里(K50+985~K51+651)。路基寬度24.5m,路面寬度2×10.5m,橋梁寬度均為24.5m,設計速度80km/h,其中改建段對現有路面拆除,拆除產生的舊路面材料采用回收集中利用的方式進行保存,并對現有路基(12m)進行拓寬。 項目總投資83072.66萬元,其中環保投資3378.35萬元,占工程總投資的4.07%。 |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
1. 廢水污染防治措施:(1)施工期廢水主要為施工人員生活污水、設備沖洗廢水,道路施工過程中產生的養護廢水,雨水沖刷裸露土面廢水和沿水域路段施工廢水。其中施工期橋梁施工廢水經沉沙池處理達標后用于設備沖洗和防塵;設備沖洗廢水設置隔油池、沉淀池等集中處理后用于灑水降塵、路面養護,不外排;施工人員生活廢水,利用已有的公共衛生處理設施,不直接對外排放。 (2)運營期主要廢水為路面雨水徑流,路面徑流經溝渠排入自然水體,最終排入贛江。 2.廢氣污染防治措施:(1)施工期廢氣主要為揚塵(汽車運輸產生的揚塵和裸露場地揚塵)、汽車尾氣以及瀝青煙,施工現場進行灑水降塵,施工期揚塵及瀝青煙對周邊敏感點影響較小,且該影響是暫時的,施工結束后便消失。 (2)營運期廢氣主要來源于汽車尾氣,通過限速限流可降低汽車尾氣影響。 3.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措施:(1)施工期噪聲主要為運輸車輛、施工機械設備等產生的噪聲,通過合理安排施工活動,盡量縮短工期;避免噪聲大的施工機械在同一區域內同時使用,降低噪聲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2)運營期噪聲主要為交通噪聲,通過設置禁鳴、減速標志及綠化帶降噪后,使敏感點噪聲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2類聲環境功能區及4a類聲環境功能區要求。 4.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措施:(1)施工期產生固廢主要為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員生活垃圾。其中拆遷建筑物的建筑垃圾、橋梁施工的鉆渣和淤泥用于鄉村道路路基填筑,綜合利用;挖方用于路基回填,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由環衛部門及時清運處理。 (2)營運期基本上無固廢污染物產生。 5.生態環境影響:(1)施工期主要考慮生態系統是否能夠抵抗項目建設帶來的各項影響,由于道路穿越沒有造成主要農田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草叢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的結構破壞,因此,項目建設對評價區自然生態系統功能的影響較小,對植物及動物多樣性影響也較小。(2)營運期采取了有效的綠化措施及公路路況良好的情況下,擬建公路營運期對周邊植被不會造成較大影響,對保護動物以及保護動物的遷移、散布和繁衍等影響也較小。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