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張家山街道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中國藥都振興工程奮進之年“三比三爭”活動為抓手,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圍繞“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目標要求,積極履職盡責,主動擔當作為,發展呈現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良好態勢,各項工作按照既定目標有力有序推進。
一、2023年工作完成情況
(一)聚力蓄能促項目,拉動經濟發展新引擎。一是經濟穩定增長。圍繞“收、支、管、服”四個方面,重點抓好穩增長、促轉型的財源建設,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0971萬元,占全年目標的87.1%。二是主動出擊招商。堅持招大引強和“老樹發新枝”雙輪驅動,積極推進產業綠色轉型升級,服務企業持續提升工業能效和綠色發展水平。聚焦樟樹中醫藥首位產業和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精準招商、以商招商、產業鏈招商,強化常駐浙江臺州招商服務分隊,主要領導外出招商9次,提供有效項目信息9條,簽約引進項目4個,簽約總金額18.4億元。三是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推進“放管服”,常態化落實領導干部掛點聯系企業制度,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深入挖掘蛟湖社前村紅色資源中的勤廉因子,打造出獨具特色的“清風社前”廉政示范點,深入園區企業開展“清風入企”活動,解決企業關心、群眾關切的營商環境堵點、痛點、難點問題50余個。全面建設高標準政務服務大廳,提升窗口服務質量,打通服務銜接“梗阻”。
(二)精益求精抓質量,賦能城市品質新蝶變。一是推動重點項目建設。始終堅持以重點工程為龍頭,積極服務好港城一體化和“一江兩岸”城市建設,協調解決項目建設發展過程中的困難問題。突出抓好工業園區建設協調服務工作,推動在建項目早日投產、投產項目早日見效、見效項目持續發展。目前,樟樹港河西港區已進行試運營,正進行附屬工程施工。港城一體化項目港城區域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已初步完成,城市框架已具雛形。二是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全力協調城投公司安置房建設實施,九年一貫制學校及全民健身中心、張家山敬老院改擴建、街道內三標段的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工程穩步推進,完成馬堎雷村、雙林村安置房項目房建工程建設,清江大道景觀提升改造及薛家渡村復綠工程建設,啟動清江大道人行道改造,集鎮建設水平不斷上臺階。三是加強集鎮秩序管理。深入推進創文創衛,開展街容街貌衛生秩序綜合整治,重拳整治違章建筑,規范老街、農貿市場等集鎮中心區的店面、攤點經營秩序及門前衛生,促進集鎮環境秩序整潔有序。
(三)久久為功興鄉村,描繪和美街道新畫卷。一是持續鞏固脫貧成果。做好“三類人群”摸排監測和識別納入工作,通過遍訪納入三類人員7戶25人,消除風險5戶13人,新增低保對象142人、特困對象46人,認定支出型困家庭15戶,守住堅決防止發生規模性返貧現象底線。爭取鄉村振興產業項目資金308萬元,新增扶貧小額信貸680萬元。蛟湖村獲評“2022年度全省鄉村振興模范黨組織”。二是推動特色產業提質。堅決穩住糧食安全基本盤,完成早稻生產面積51485畝。打響土壤污染防治攻堅戰,引導群眾休耕,2600余畝污染地塊有效管控。積極推進有機果蔬菜、魚苗、枳殼等特色種養殖產業規模化發展,扎實做好各農業基地土地租賃、群眾創業服務管理,提高農產品附加值。三是穩妥推進鄉村建設。積極抓好新農村建設提質升級工作,2023年確定新農村正式建設點20個、儲備建設點58個。重點推進秀美鄉村建設點槎市熊家村和沙埂上流芳村建設,深入推進農村宅基地改革,強化農民建房監管,農村建房持續井然有序。全力整治鄉村環境,優化保潔員隊伍27支310人,統籌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垃圾分類處理,全街道環境衛生明顯好轉。四是不斷厚植生態底蘊。配合推進城區雨污分流管網建設,持續鞏固禁養生豬、規模化養鴨、肥水養殖等成果。嚴格落實“河長制”“林長制”工作要求,常態化開展巡河活動和河道清潔活動,秸稈禁燒常態化開展,集鎮煙花爆竹全面禁燃。
(四)服務民生不止步,滿足人民群眾新期待。全面對標對表市委市政府的發展思路和決策部署,認真開展好主題教育,通過理論學習、調查研究、檢視整改來推動高質量發展,街道明確的20項民生實事和各村(社區)梳理的68項民生實事全部落實落地。一是持續強化安全穩定。全面推進綜治中心實體化運營,加快推進“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中心建設,不斷健全網格化服務體系,全民反詐、掃黑除惡常治長效。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排查安全隱患53起并已全部整改到位,持續抓好防汛抗旱、防火減災、防溺水等工作,街道無重大安全隱患事故發生。二是全面落實惠民政策。始終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扎實推進民生事業,助力百姓幸福指數節節攀升。今年以來,發放社會救助金、困境兒童生活補助金、高齡老人津貼等民生保障資金近1300萬元。三是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織牢織密學生身心健康“守護網”,推進各項民生工程落地落實。整合資金300余萬元,對槎市初中教學樓、荷湖小學運動場、中心幼兒園進行改造,改善師生教學環境,推動全街道教育教學質量較好提升。
二、2024年工作打算
2024年,張家山街道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以及省委十三屆四次全會、宜春市委五屆四次全會和市委八屆四次全會精神,堅定篤行街道“一定位、兩鞏固、三服務、四深化、五實現”工作思路,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鞏固拓展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強力打造樟樹更好更快發展先行示范區。
(一)抓黨建夯基礎,推動基層治理。一是加強政治建設。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開展好主題教育,踐行“13710”工作法,守好守牢意識形態主陣地。二是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不斷提升現有的蔬菜、魚苗、中藥材、光伏發電等特色集體經濟產業項目經濟效益,壯大各村集體經濟收入。三是嚴抓黨風廉政及作風建設。繼續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不斷加強干部作風建設。持續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工作,構建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二)抓項目求質效,穩住經濟大盤。一是培植有效稅源。做好企業生產及相關業務辦理服務工作,積極培植有效稅源。二是堅持招大引強。聚焦中國藥都振興工程,全力推動中醫藥首位產業發展。扎實推進新型工業化,爭取引進6個發展前景廣、經濟效益高、生態效益好的億元以上企業項目,其中“5020”項目1個。三是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全力強以赴解決企業發展后顧之憂,服務好醫藥、金屬、物流等工業產業和蔬菜、魚苗、中藥材等農業產業發展,維護生產秩序,拓寬銷售市場,推動產業發展壯大,提升產值,促進街道經濟持續平穩較快增長。
(三)提品質強功能,統籌城鄉發展。一是推動項目建設。堅持把推動項目建設實施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全力協調推進工業園區、港城一體化及“一江兩岸”項目建設,保障項目順利實施。二是抓好有效銜接。聚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實施鄉村振興產業項目,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堅守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強化“創文”“創衛”,提升人居環境。全面推進“十個一”“八個有”建設,大力發展有機果蔬、中藥材種植等產業,打造和美鄉村。三是改善生態環境。繼續加大資金投入,保持工作力度,持續開展各項污染治理。堅持定期巡查,對園區外企業違規排污及肥水養殖、畜禽養殖的巡查監管,確保不出現養殖復養情況。
(四)辦實事保穩定,增進民生福祉。一是持續深化平安創建。優化完善處村組三級網格化管理體系,全力排查化解各類矛盾問題。設立法律服務窗口,聘請法律顧問,選任法律明白人。不斷完善“雪亮工程”,統籌做好掃黑除惡、禁毒、電信詐騙治理等工作。大力開展防溺水宣傳教育,保障未成年人生命安全。二是突出抓好安全生產。時刻繃緊安全生產之弦,全面細致排查安全隱患,堅決遏制重大安全生產責任事故發生。抓好防汛抗旱、防火減災等工作,確保安全和諧穩定。三是不斷強化民生兜底。加大特困供養、城鄉低保、大病救助等民生政策落實力度,保障低收入群體基本生活。全面落實“雙減”政策,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構建起幼有育、老有養、弱有扶的民生兜底保障網。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