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來,樟樹市應急管理局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全國、省、宜春市和我市相關會議精神,扎實推進指揮體系建設和應急救援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應急處置能力,為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作出了一定的成績。現總結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有力推進應急指揮救援基礎建設。一是積極推進應急指揮網建設。4月份,省應急管理下發《關于依托電子政務外網開展江西省應急指揮信息網建設的通知》,決定依托電子政務外網構建全省應急指揮信息網,全面覆蓋省應急管理廳、11個設區市應急管理局、贛江新區和100個縣(區),24個功能區應急管理局,并向上與應急管理部應急指揮骨干網相聯,完成全市應急指揮網與部、省、市縣四級應急指揮網絡互連互通,為全省各級應急管理部門、用戶提供統一高效的網絡通信保障,承載應急指揮救援、視頻會議、大數據分析等關鍵業務系統應用。7月份,按照省應急管理廳統一安排,第三方服務機構來我局進行了設備安裝、網絡調試工作,順利接入“應急指揮網”,為實現應急指揮“全國一張網”打下堅實基礎。二是加速推進應急指揮綜合業務系統的遷移工作。11月份,江西省應急管理廳為開展“智慧應急”建設,組織研發了應急指揮信息系統上線試運行,遷移了“應急指揮綜合業務系統”,內容涵蓋了應急管理日常業務、綜合分析和信息發布業務、應急指揮實戰業務。具有與各級政府應急管理部門接報平臺信息、資源共享及聯動能力,兼有一定的智能性和統計功能,我局立即組織全體工作人員學習系統的操作運用;為應急信息報送時效性和準確性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三是推進我市應急避難場所建設。為加強我市對防震減災規劃和地震應急避難場所的設置與管理,加快實現應急管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提升我市應急管理發展水平,3月份,我局向市發改委提交了建設市中心城區綜合應急避難場所的申請;6月份,向市政府提交了《關于中心城區綜合應急避難場所項目建設主體變更的請示》,擬按照《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場址及配套措施》(GB21734-2008),結合市中心城區人口分布實際,建設濕地公園I類(具備綜合應急設施配置)、藥都公園Ⅱ類(具備一般應急設施配置)和鹿江公園Ⅲ類(具備基本應急設施配置)3個城區綜合應急避難場所。
(二)建立健全應急機制、開展應急救援培訓和演練。一是完善應急預案管理。為應對各類突發事件提供有效保障機制,5月28日,出臺了《樟樹市應急管理局應急預案管理工作規則(試行)》。指導服務20家企業完成了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編制備案工作。出臺《樟樹市春節期間森林防滅火專項預案》《樟樹市春節期間森林防滅火專項預案》《樟樹市國慶、中秋期間森林防滅火專項預案》《樟樹市森林火災應急預案》《樟樹市地震應急預案》。修訂完善了《樟樹市教育系統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提高應急管理的針對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下一步準備修訂和完善《樟樹市煙花爆竹應急預案》《 樟樹市礦山事故災難應急預案》等預案,細化應急處置流程。二是強化應急演練。為扎實開展好第19個全國“安全生產月”活動,6月11日,聯合市市管監管局、市消防救援大隊、市紅十字會、市供電公司、市港華燃氣在江西富達鹽化有限公司開展安全生產 “進企業”活動,并現場進行消防應急演練,參與人數共計300余人。另外,還開展了江西省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樟樹市新冠肺炎全員核酸檢測等多種針對性演練。同時,我局積極督促指導全市各鄉鎮(街道、場)、安委會各成員單位及各行業企業開展相關應急演練工作,今年以來,全市開展各類應急演練986余次,參與人數共計349860余人;投入演練資金約192萬元。三是加強應急值守。我局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確保各類信息在第一時間得到響應、突發險情及時得到救助。
(三)強化保障機制,加強應急救援隊伍建設。為貫徹落實省政府辦公廳對專業森林消防隊隊伍建設的指示精神,完善我市森林防滅火和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全面提升我市專業森林消防隊應急快速處置能力,根據我市地震、洪澇、干旱,泥石流、冰雹、冰凍、森林火災等自然災害特點,我市擬成立一支以森林防滅火為主、兼顧抗洪搶險、地質災害、事故災難救援等綜合性應急救援任務的“一專多能”綜合應急救援大隊。據統計,我市各鄉鎮(街道、場)及安委會成員單位建立了各類應急救援隊伍24個,共計915人,企業15個,共計195人。其中,消防應急救援隊伍20個,森林防滅火隊伍(含兼帶性質)10個,防汛應急救援隊伍(含兼帶性質)12個。
二、存在的問題
應急管理力量還不足。機構改革轉隸人員沒有做到因轉盡轉,安全監管力量被擠兌和攤薄,尤其是鄉鎮(街道、場)安監站增加了應急管理和防火減災救災職責,絕大部分地方沒有相應增加工作人員,安全監管力量更是捉襟見肘。基層缺乏高危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專業技術人員,負責森林火災撲救、抗洪搶險等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力量較為匱乏。部分鄉鎮未按照“六有”標準建立應急管理站(所),基層應急管理職能未整合。有的地方訓練場地、裝備、物資儲備庫等項目建設滯后,甚至有的地方沒有提前謀劃。企業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備案率較低,從業人員應急管理演練和知識培訓不足;應急救援裝備落后,救援人員專業素質不能滿足需要。
三、下一步打算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全市應急管理工作總體思路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始終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堅持以構建大安全、大應急體系為方向,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落實各項安全防范措施,加大安全監管力度,持續減少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堅決遏制較大事故發生,確保全市安全生產形勢穩定。以“預防、治理、救援”為著力點,堅守安全生產基本盤基本面,進一步完善責任體系,健全工作機制,夯實基層基礎,全力構建統一領導、權責一致、權威高效的應急管理體系,全面提高防火減災救災能力,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為應急管理“十四五”規劃實施開好局起好步,為建設新時代樟樹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做出積極貢獻。2021年突出抓好以下重點工作。
(一)推進兩個項目。加快推進市應急救援中心項目建設和中心城區綜合應急避難場所建設項目。構建統一管理、統一指揮、統一調配、統一作訓的應急救援管理平臺和提高城市綜合防火能力。
(二)完善三大體系。一是建立完善應急管理責任體系。構建職能分工清晰、互為銜接的”“大應急”管理格局,形成“統一指揮、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上下聯動、平戰結合”的應急管理體制。二是建立健全應急管理指揮體系。完善應急管理部門統籌、相關部門參加的事故災害應急聯動機制,建立預測預警、信息報告、應急響應、應急聯動、應急處置、信息發布、新聞報道、恢復重建、調查評估和軍地應急聯動等應急管理工作運行機制。三是健全完善應急管理預案體系。組織編制全市總體應急預案和安全生產類、自然災害類專項預案以及部門應急預案規劃,組織修訂完善安全生產總體及專項預案;組織開展應急演練,不斷修訂完善預案。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