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樟樹生態環境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決扛起生態環境保護重大責任,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緊緊圍繞改善環境質量這一核心任務,方向不變、力度不減,錨定目標、持續攻堅,全市生態環境持續改善?,F將情況匯報如下:
一、生態環境目標任務完成情況
(一)空氣環境質量情況。截至12月底,我市PM2.5平均濃度26微克/立方米,空氣優良天數比例為91%。
(二)水環境質量情況。截至12月,全市地表水水質總體為優,境內主要河流國考、省考、市考斷面水質達標率為100%;縣級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均為100%。
(三)土壤環境質量情況。土壤環境基本安全。
(四)環境安全態勢情況。堅決守住生態環境安全底線, 持續加大環境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力度,嚴厲打擊各類環境違法行為,未發生重大環境污染事故。
(五)生態示范創建情況。生態文明示范創建穩步推進,大橋街道、中洲鄉被評為了“省級生態鄉鎮”。
二、2022年重點工作推進情況
(一)以“黨建紅”引領“生態綠”
1.加強政治建設。一是強化政治學習。召開局黨組會和全局干職工會,傳達學習了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一中全會精神,深刻領會精神實質,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確保黨建與業務工作融合推進;集中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辦法》等,開展黨組理論專題學習17次,黨支部集中學習7次,主題黨日活動12次,專題黨課4次。二是強化黨員管理。定期完善基層黨建信息,常態化登錄黨建云APP打卡簽到,并強化干部網絡學院、學習強國學習;組織干部疫情防控等志愿活動50余次;組織黨員干部每天開展文明交通勸導示范活動。三是壯大黨員隊伍。今年以來,我局黨支部按照規定程序新增入黨積極分子4名、發展對象2名、預備黨員2名,預備黨員轉正4名,2名群眾干職工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2.履行黨建責任。一是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組織開展了生態文明宣傳月、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六五”環境日、全國低碳日等活動,錄制了六五環境日主題歌《讓中國更美麗》的MV。強化政務信息公開,截至目前,人民日報上稿1篇,中國環境報上稿4篇,“江西環境”微信公眾號上稿2篇,宜春日報上稿2篇,宜春環保上稿20余篇。二是持續做好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召開巡察整改專題研究部署會、專題民主生活會通過深入學習交流、征求意見建議、談心談話批評和自我批評,刀刃向內,深入查擺問題,針對性制定了整改措施,扎實開展整改工作;深入推進打造模范機關。
3.落實廉政責任。深入開展黨風廉政教育,重點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作風建設、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論述,深刻吸取違紀違法案件的教訓,組織學習《宜春市生態環境系統干部職工“八小時以外”監督管理規定(試行)》,簽訂了承諾書;開展“以案促改、優化營商環境”警示教育活動,并深入開展查擺,進行反躬自?。唤M織學習省、宜春市、樟樹紀委通報及相關警示案例8次,上廉政黨課3次,組織觀看警示片4則,開展政治家訪26次,召開家庭助廉座談會并簽訂《家庭親情助廉承諾書》30余份。對全局年輕干部的思想作風狀況進行了專題調研,針對年輕干部思想作風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深入剖析并制定相應對策。
4.扎實開展抓落實活動年“三拼三促”工作。定期召開專題推進會11次,推動工作走深走實。在抓落實閉環管理平臺錄入事項19個,分別涉及對標先進、以學促行、專題調研、污染防治、作風整治、安全穩定、鄉村振興、重點項目等10多個方面,制定子目標150余個,目前所有子目標均完成。
(二)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統籌推進環境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以更高標準的打好藍天、碧水、凈土提升攻堅戰。一是深入開展大氣污染防治。面對三季度以來臭氧污染管控嚴峻形勢,多次啟動了應急預案,聯合多部門召開現場會、現場辦公、現場督辦,切實堵住污染源。一方面,加大對涉揮發性有機物企業監督幫扶,指導企業嚴格對照VOCs治理“一企一策”做好無組織排放控制、工藝過程管理、末端治理設施運行管理等工作;另一方面,大力開展揚塵精細整治,加強施工揚塵日常監管,督促施工方嚴格落實施工工地“6個100%”要求,強化城市保潔,加大城市道路水洗機掃力度。同時,面對秸稈禁燒的嚴峻形勢,印發了《關于切實做好秸稈禁燒工作的緊急通知》《關于在全市開展秸稈禁燒工作督查的實施方案》等文件,“每日一暗訪、每日一通報”對全市各鄉鎮(街道)全面開展常態督查。二是全力抓好水污染防治。深入組織開展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源地進行排查,加強對贛江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的監測和日常巡查,制定《贛江樟樹段藍藻爆發預防與處置應急預案》,每日調度保供水、保水質等信息。對各工業污水處理廠及其配套掛網進行專項檢查,發現問題按照“一園一策”制定整治方案,立行立改,實行專人盯辦,持續抓好整改,要求各工業企業做到“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加快補齊城鎮生活污水收集管網短板,開展老舊破損和易造成積水內澇問題的污水管網、雨污合流制管網診斷修復更新,循序推進管網錯接混接漏接改造。三是系統推進土壤污染防治。原江西晶昊鹽化有限公司地塊修復項目工程已完結。原江西贛中氯堿制造有限公司地塊二風險管控項目施工單位已進場施工;2022年10個農環項目點位均已建設完成,2023年農環項目建制村選點工作正在進行。加強危險廢物監管,全面開展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評估考核工作。開展常態化危廢檢查,共檢查涉危廢企業27家次,嚴格按照《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對涉危廢企業是否規范建設危廢貯存場所的情況進行檢查,同時涉危廢企業執行環評、“三同時”、竣工驗收、執行申報登記、管理計劃、管理臺賬、電子轉移聯單的情況進行全面檢查,督促8家涉危廢企業完成了問題整改。
(三)扎實推進重點問題整改。深入推進中央、省環保督察問題整改。截至目前,2016-2021年第一輪中央及省環保督察由我市牽頭需要銷號的問題已全部完成銷號,需要長期堅持的問題均達到時序進度。2021年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任務共計19個問題54條措施,已完成9個問題整改,達到序時進度10個;完成34條措施,達到序時進度20個;交辦的信訪件19件均已全部完成整改并銷號。2022年第二輪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涉及我市10個問題,其中共性問題6個,個性問題4個,已制定整改方案。第二輪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交辦的8件信訪件已經整改完成6件,2件正在整改中。持續夯實基礎設施建設,2022年生態環境保護領域重點工程項目擬實施并完成的8個項目已完成5個,疑似日期錯誤,建議修改,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方案項目已完成招標,正在準備方案編制的前期工作;秸稈禁燒高空瞭望系統建設項目預計于2月7日開標;重型柴油貨車OBD遠程在線監控系統建設項目正在制定招標文件。
(四)提升執法服務水平。截至目前,開展“零點行動”37次,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目前已完成12個。深入開展“雙隨機”執法行動,加大隱患排查管控環境風險,及時整改,形成閉環管理。加強環境應急管控和能力建設,組織江西宏宇能源有限公司油庫區域焦油儲罐管道泄漏中毒火災綜合應急聯合演練活動,堅決杜絕重大突發環境事件發生,守牢環境安全底線。
(五)強化環評審批。優化審批流程,最大限度壓縮審批時間。充動發揮主觀能動性,主動加強與建設單位、環評編制單位溝通協調,為企業的發展贏得先機。截至目前,完成本級建設項目審批35個,出具項目標準執行函44個,辦理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40個,核發排污許可證53張,完成核輻射技術利用單位安全隱患排查18家,排查安全隱患2條。
(六)加強環境監測管理。加強我市主要河流及水庫水質監測,完成了7家千噸萬人和2家百噸千人農村飲用水水源地水質檢測;為保障鄉村振興重點幫扶村飲用水質安全,按比例完成了飲用水源采樣工作;對全市169座小二型以上水庫進行了3次監測,取得有效數據約1592個;對轄區內企業的企業污染源進行了定期和不定期監測,共開展了32次企業廢氣監測、569次廢水監測,獲得監測數據1169個;為我市環境管理和污染防治提供了堅實依據。
三、存在的問題
一是黨風廉政教育方式缺乏創新。大多以觀看警示教育片、傳達上級通報等形式開展,教育方式有待豐富。二是大氣污染防控形勢嚴峻。今年以來,受高溫低濕不利氣象條件及區域性臭氧傳輸的影響,大氣污染管控形勢異常嚴峻。二是水環境治理還需加力。盡管水質斷面考核目前達標,但形勢仍不容樂觀。三是重點問題整改需持續加強。鹽化基地氣味投訴問題目前仍然時有發生,第二輪省督察交辦信訪件反映的鹽化基地氣味問題及餐飲油煙投訴問題還未解決到位。四是重點工程項目推進還需加快進度。為進一步科學謀劃推進美麗江西建設實踐路徑,宜春明確了2022—2024年生態環境領域需重點實施217個重點工程項目,其中涉及我市31個項目,從調度的情況看,項目進展偏慢。
四、下一步工作
一是深化黨建引領。切實抓好黨的二十大宣貫工作,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領會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部署和新要求,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實中央、省委、市委和市局黨組的部署要求上來,以頂格標準抓好各項工作落實。
二是緊盯污染防治關鍵環節,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深入推進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大力推行環境空氣質量“環保管家”服務;持續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堅戰,全力抓好肖江、薌水河、草溪河等重點流域整治,加強鎮村污水處理站的運行管理;全力推進土壤污染防治,加大對受污染地塊土壤的修復力度,嚴格危廢管控。
三是緊抓生態環境滿意度提升,做好生態環境問題整改。高標準抓好中央、省、宜春市督察問題整改,把中央、省、宜春市環保督察反饋的問題整改作為當務之急、頭等大事。對第二輪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交辦信訪件已完成的問題盡快收集銷號臺賬,對未完成的問題采取得力措施,嚴格對照整改措施、目標要求推進整改工作。同時,妥善處理群眾信訪投訴,堅決做好接訪、調處、反饋等各個環節,做到每個信訪件“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切實提高群眾生態環境滿意率。
四是緊扣環境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重點工程項目建設。統籌謀劃美麗江西建設實施方案和計劃,對照省、宜春市關于美麗江西建設的要求和部署,高質量推進2022-2024年生態環境保護領域重點工程項目建設,助推我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向精細化、智能化方向轉變,確保我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有序向前推進,生態環境質量不斷向好發展。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