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工作安排,現將市文廣新旅局2023年度工作成績及2024年工作打算報告如下:
一、2023年工作情況
(一)工作亮點
玉華山·花石谷民宿露營項目、閣山中濠山居民宿項目正式簽約;簽訂“樟樹雙金園研學基地項目”框架合作協議;與江西東滸旅游開發有限公司正式簽約“古海景區簽約委托經營項目”;投資5億元的仁和藥都里文旅項目正式動工;市博物館、昌傅太平村獲評宜春市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閣皂山、岐黃小鎮中醫藥文化研學游納入省文旅廳《江西省研學手冊》第一批推廣的精品游學線路;愛農湖主題生態園成功創建省 4A 級鄉村旅游點;市圖書館獲評全國縣級館一級館稱號;樟樹筑衛城考古遺址公園入選第一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樟樹五千年”陳列獲年度全省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市博物館館藏文物商代云雷紋柳葉形青銅矛入選“江西省館藏文物瑰寶”;高標、高規舉辦“文化因素分析法與吳城文化暨紀念吳城遺址發現五十周年”學術研討會;投入600余萬元在央視、高鐵站、機場等平臺持續開展城市形象廣告宣傳;組織實施“2023年度樟樹市文旅消費季”活動,開展非遺購物節、非遺美食節、中醫藥康養文化節等文旅消費活動,各具地方文旅特色的洲上柑桔文化節、店下茶文化節、義成梔子花文化旅游節、經樓菌菇采摘節、永泰油菜花旅游節、昌傅紅色文化旅游節、鄉村露營節多點開花,全年累計開展10余場;兌現三星級旅行社、4A鄉村旅游點、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等文旅品牌創建獎勵資金73萬元,發行文旅消費券160萬元;舉辦首屆全民閱讀大會、圖書館奇妙夜、換書集市、518博物館日·非遺文化展等公共文化活動,受到人民網、中新社等國字號媒體關注報道;舉辦“藝述輝煌 紅動藥都”——樟樹版畫·剪紙·油畫·攝影·書法作品展;樟樹版畫作品《秋收》作為宜春唯一一幅作品上榜中宣部、中國美協主辦的“賞年畫,過大年——我們的小康生活”美術作品展;采茶戲《還雞》獲第五屆湯顯祖戲劇獎宜春選拔賽最佳劇目獎;非遺展示館建設完成,完成數字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通借通還平臺建設。
(二)存在問題
1.文化旅游產品業態不豐,品質特色不足。閣皂山、古海兩個4A景區游玩功能單一,文化體驗參與互動產品不足,鄉村短線游產品和精品民宿是短板。
2.公共配套服務尚不便捷,優勢服務不足。目前各景區旅游交通和公交線路雖然通達,但旅游公交班次間隔較長,出游還不夠便捷。專業管理人員和優勢服務還有差距。
二、2024年工作打算
(一)扎實推進“一個基地建設”
加快中醫藥康養基地打造,做強以閣皂山景區為龍頭的中醫藥康養特色游板塊,按照總體規劃持續推進省級中醫藥文化生態保護區提質升級。
(二)切實抓好“兩個遺址展示”
加快推進吳城遺址、筑衛城遺址(含國字山戰國墓葬)保護展示工程,啟動吳城遺址安防工程、吳城遺址西城門及西段城垣本體保護項目建設,推進筑衛城遺址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和清江盆地考古工作站掛牌工作。實施市博物館可移動文物數字化展示利用工程。
(三)整合推介“三條特色旅游線路”
開展城市形象戶外廣告宣傳,積極舉辦各類主題的文旅營銷活動,充分整合文旅資源,推出“閣皂山景區探藥源——岐黃小鎮、中醫藥博物館訪藥史—古海景區泡藥浴——中醫藥一條街做藥療——三皇宮文化旅游街區品藥膳——中藥材市場購藥材”的中醫藥特色體驗游、“毛澤東同志舊居——清江蘇維埃政府舊址——太平圩會議舊址”的紅色血脈賡續游、“樟樹博物館——三皇宮——筑衛城遺址(國字山越王室大墓)——閣皂山——臨江府——吳城遺址”的樟樹古文化探尋游。深入實施“引客入樟”計劃,參與、舉辦對外文旅推介活動,落實《宜春市促進旅游消費獎勵辦法》,支持景區開展主題旅游營銷活動,促進旅游消費、提升旅游形象、做旺旅游人氣。
(四)招引培育“四大重點文旅板塊”
做強以閣皂山景區為龍頭的中醫藥康養特色旅游板塊。支持閣皂山景區改造提質,豐富業態,優化體驗;全力支持古海景區旅游項目恢復營業,加快推進仁和藥都里項目建設;支持三皇宮文旅街區對標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開展各類主題營銷活動,強化中醫藥康養特色。升級以岐黃小鎮、中醫藥博物館為特色的特色研學科普游板塊。加大岐黃小鎮、中醫藥博物館中醫藥文化研學游產品設計、線路推廣力度,緊密與市博物館、藝霖鄉村營地、愛農湖生態園等研學基地的聯動,豐富、拓展研學游內涵。全力支持吳城酒文化產業園、樟樹雙金園研學基地項目的投產建設。優化以市博物館、吳城遺址為代表的文化體驗旅游板塊。加強文物、考古場館的日常科普宣傳、豐富陳展的參與體驗內容,優化樟樹歷史文化展示體驗感。補強以愛農湖生態園、店下花石谷為代表的鄉村旅游板塊。支持山水灣、夢湖山莊等鄉村旅游主體進行升級改造,加快推進中濠山居民宿、店下花石谷二期等項目投產建設,提升鄉村旅游品質。
(五)持續優化“5項公共文化服務”
一是公共文化場館高質量開放,支持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公共文化場館錯時、延時開放。二是加強公共文化場所建設,支持市博物館申報縣級館國家一級館,加快推進融媒體中心大樓建設,打造新型公共文化新空間(城市書房)。三是繁榮文藝事業發展,組建樟樹市劇團,加強《還雞》《老樹新芽》等優秀藝術作品展演、展播,緊扣“建國七十五周年”,開展文藝精品創作,積極申報各級文化藝術基金。四是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持續開展全民藝術普及工作,深化“書香樟樹”建設,打造群藝活動、全民閱讀活動品牌;五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積極開展非遺進景區、進校園;完成應急廣播體系、數字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通借通還平臺建設。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