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建黨一百周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我局將繼續堅持強基礎、創特色、有亮點、爭先進的工作總基調,以提供優秀文化和優質旅游產品服務為目標,為建成贛江中游中等現代城市、重振千年藥都雄風貢獻文旅力量。主要是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要有新突破。
一是大力加強基層文化建設。認真貫徹落實宜春市委、市政府辦公室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基層文化建設的實施意見》(宜辦字〔2020〕9號)文件精神,結合黨的基層陣地資源整合工作,推進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的使用效率,指導其經常性開展文化活動,力爭推出1-2個典型,總結出一套可以在全市推廣的建設經驗。二是加快公共旅游設施建設。推進筑衛城遺址游客服務中心和4A級以上景區游客中心、停車場、旅游廁所等基本配套設施建設。三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以博物館新館、圖書館新館開放為契機,打造一批公共文化活動品牌,積極推進總分館制建設,塑造1-2個分館優秀代表,組織好第六次全國圖書館評估定級工作。四是積極開展文化惠民活動。繼續開展免費送戲下鄉、農村電影免費放映工作,繼續舉辦好以“樟樹好人”為主題的春節文藝晚會,圍繞2021年建黨一百周年重要節點積極開展全民閱讀、文藝演出活動,讓群眾更好的享受文化大餐。
(二)文化遺產保護要有新成效。文化是城市之“魂”,文化遺產又是文化傳承最重要的載體,更是城市發展的脈絡與見證,因此,要創新文化遺產保護的利用新途徑。一是高質量籌辦樟樹市博物館、吳城文化博物館陳列展覽,爭取早日對外開放;二是重點打造“中醫藥”文化品牌。全力創建省級中醫藥文化生態保護區,擴大樟樹中醫藥文化的影響力。三是加強革命文物保護和利用。以毛澤東同志舊居、太平圩會議舊址、清江蘇維埃政府舊址為重點,做好展陳提升工作,傳承紅色基因,講好樟樹紅色故事。四是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和利用。繼續完成吳城遺址環境整治工程、與筑衛城遺址環境整治工程,同時開始吳城遺址展示與利用工程和筑衛城遺址展示與利用工程;抓好國字山墓等考古發掘工作,繼續做好國字山墓申報“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相關工作。五是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積極組織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申報第七批市級非遺項目名錄,完成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建設。繼續編撰非遺教材,大力推進非遺進景區、進校園、進鄉村、進城市商業綜合體,讓更多市民了解我市優秀傳統文化。
(三)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要有新突破。堅持創新發展、科學發展,推動文化和旅游產業發展再上新臺階。一是扎實促進各項旅游規劃落地。在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多與相關鄉鎮與市直部門溝通協調,確保《樟樹市閣山休閑康養谷組團規劃方案》、《樟樹市臨江古府中心鎮組團規劃方案》、《樟樹市全域旅游規劃方案》扎實落地;同時緊扣中醫藥文化特色和康養旅游市場發展趨勢,完成樟樹市文旅產業“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二是落實《宜春市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重點抓好康養旅游、紅色旅游、工業旅游等新型業態旅游,做旺樟樹旅游人氣,積極引進有發展前途的文旅融合項目。三是重點創建文化旅游品牌。我市閣皂山景區雖有歷史、有文化、有內涵,但欠缺品牌效應,中國古海因疫情影響也損失慘重,因此將積極支持閣皂山景區、中國古海豐富業態、做旺人氣。推動三皇宮歷史文化街區創建全省文化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繼續支持臨江古府、福順莊園開展國家3A級景區和江西省3A級鄉村旅游點創建工作。
(四)旅游宣傳推廣要有新形式。一是打造旅游熱點。抓好形象營銷、產品營銷、事件營銷、節慶營銷和一些熱點營銷,打造一批我市網紅打卡旅游點。二是加強文化旅游形象宣傳推廣。聚焦“中國藥都樟樹”城市旅游形象,積極參與宜春市央視旅游廣告宣傳。繼續開展昌贛高鐵城市形象冠名及流動人員密集區域的旅游形象推介工作。
(五)文化和旅游市場管理要有新氣象。文化和旅游市場點多面廣、任務繁重,因此要不斷創新管理方式方法,促進文旅市場健康有序發展。一是深化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繼續深化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加強執法隊伍培訓,穩定執法隊伍,打造一支素質過硬的文化市場綜合執法隊伍。二是堅守行業安全底線。深入開展“掃黃打非”、打擊非法衛星地面接收設施和非法電視網絡接收設備、違規接游等專項整治,同時做好掃黑除惡常態化工作。加強對出版物、文物、非遺保護、電影等方面的執法,加大對旅游市場違規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促進文化旅游市場安全穩定和健康發展。三是積極探索“智慧監管”。積極做好“雙隨機、一公開”工作,按照“行政權力進清單、清單之內全上網”的原則,進一步清理行政權力事項,優化行政事項流程,嚴格規范審批管理。推進全市文旅領域“放管服”改革,為人民群眾提供便捷高效公共服務。
(六)文化和旅游干部隊伍要有新面貌。一是積極引進人才。通過公開招考、人才引進、聘請顧問等方式重點做好講解員和導游員、市場營銷人才的引進工作,提升干部隊伍整體專業素質。二是加強干部隊伍培訓。積極組織系統內業務骨干參加各類業務培訓,開展全市講解員和導游員培訓。三是加強干部作風建設。持續開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專項整治以及深入整治“怕、慢、假、庸、散”作風頑疾,進一步鞏固“優環境、促發展”大討論活動成果,著力打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隊伍,講好樟樹故事、叫響“中國藥都”品牌、推進全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旅游工作實現新突破。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