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來,在局領導班子的團結帶領和全體干部職工的共同努力下,自然資源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還存在一些不足,離企業、群眾、市委市政府以及上級主管部門的要求還有差距,比如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程度不高、耕地保護壓力依然嚴峻、破解難題的能力不足、開拓創新的勁頭還有待增強等。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我們要進一步明確自然資源工作服務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定位,進一步加強自然資源要素保障和政務服務,深化認識、認清使命,勇于擔當、積極作為,全力推進全市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1.全力推進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從保障全市生態安全、糧食安全、發展安全的高度,全面確保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精準科學落地。做好區域協調與發展、城鎮發展定位與目標體系、城鎮化與鄉村振興、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區域交通體系構建、產業發展與空間布局等九大專題研究工作,著力構建符合我市目標戰略和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藍圖。
2.全力保障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緊緊圍繞全市重大發展戰略,爭取用地指標,加快用地報批,全面保障各類項目用地需求;加大耕地補充力度,力爭新增耕地3000畝,“旱改水”新增水田1000畝;科學有序推進土地供應,為我市謀求財力支撐;扎實推進不動產登記,農房確權登記發證等民生工作,為企業和群眾提供產權保障和服務保障。
3.全力加強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積極推進“節地增效”行動,著力提升節約集約用地質量和效益,推進以批而未用土地消化專項行動為核心的“增存掛鉤”工作,以企業“畝均效益”綜合評價為核心的“畝產論英雄”機制,以及工業“標準地”和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利用工作,做到嚴控增量、盤活存量、提升效益。
4.全力提供優質高效政務服務。繼續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全面落實“六多合一”行政審批新模式,深入推進“多規合一”、“多審合一”、“多測合一”,優化審批環節,簡化審批要素,嚴控審批時間;繼續完善好“一窗受理”、抵押登記前置受理窗口、“贛服通”網上政務服務、延時錯時服務等不動產登記便民利民措施。
5.全力提升干部隊伍綜合素質。持續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自然資源工作實踐;充分利用“學習強國”、干部網絡學習平臺,把學習成效轉化為能力的提升;按照事業單位改革部署,進一步優化事業單位設置和崗位配置,提高工作效率,奮力推進自然資源事業邁向新臺階。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