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市農業農村局負責推進的政府投資項目主要包括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新農村和秀美鄉村建設項目、標準化養殖小區建設項目、整縣推進糞污資源化利用項目、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長江生物多樣性漁業保護工程項目、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與嚴格管控項目等,通過項目建設,提高和改進了我市農業基礎設施,促進了農村環境改造升級,為我市農業農村各項工作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政府投資項目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手段,必須牢固樹立“抓項目就是抓發展”的理念,切實加強項目謀劃、前期工作、推進實施和全過程管理,確保項目質量、效益和可持續發展。
一、項目謀劃是基礎,要突出前瞻性、科學性和可行性。結合國家有關農業政策和我市實際情況,從源頭抓好農業項目謀劃,充分調查研究,突出項目的前瞻性,確保項目符合長遠發展目標。注重科學性,運用數據分析、專家評估等手段,對項目進行充分論證,確保項目投資的合理性和效益。注重可行性,對項目實施過程中的難點、風險進行梳理,制定有效應對措施,確保項目能順利實施。
二、前期工作是保障,要注重合規性、嚴密性和效率性。前期工作是政府投資項目順利推進的重要保障,注重合規性,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要求,開展項目前期工作,確保項目合法合規。嚴密組織,明確設計、勘測等前期工作分工,強化協調配合,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推進。注重效率,優化工作流程,提高前期工作速度,為項目早日實施創造條件。
三、推進實施是核心,要突出重點、攻堅克難、確保質量推進實施是政府投資項目順利實施的關鍵環節。成立項目建設領導小組,不定期深入現場調研、召開調度會,研究解決存在的重點難題。建立健全“周調度、月通報、季督查”機制和項目施工管理專用工作微信群,做到及時調度情況、下達指令、實時監管、收集問題、解決難題、交流經驗。同時,從嚴打擊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無理取鬧、阻擾中標單位正常施工作業,欺行霸市、壟斷建材市場等違法違規行為,確保工程質量、建設進度和資金規范使用。
四、全過程管理是手段,要全面覆蓋、動態監控、持續優化全過程管理是政府投資項目取得預期效益的必要手段。堅持項目建設與工程管護機制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落實,積極探索項目“建、管、護”一體化的新機制。結合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按照“誰受益、誰管護”的原則,明確管護主體、管護責任和管護義務,規范辦理移交手續。探索采取政府購買服務、以獎代補等方式,形成村組管護、經營主體管護和社會化管護并行的新型管護模式,明確工程管護范圍和管護標準、管護組織及職責、管護模式、管護人員和管護責任、工程管護經費、監督與考核,充分調動各受益主體開展日常性工程管護的積極性,解決當前“政府管不到、集體管不好、農民不愿管”的問題,使項目建成后“有人管、懂得管、管得好”,確保工程設施長期發揮效益。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