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樟樹市認真貫徹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和“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中央、省、宜春和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扎實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
一是開展動態監測。通過農戶自主申報、部門信息預警和基層干部排查三種途徑,及時分析研判,全面掌握引發收入劇烈變化的任何信息,確保所有可能致貧的所有農戶都納入監測范圍。二是及時開展幫扶。要求全部三類人員,都要有一名以上市鄉干部結對幫扶,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落實針對性的精準幫扶,多種風險因素導致的,進行綜合幫扶。致貧風險消除后,在系統中進行標注,暫時不能消除風險的,因長期幫扶,不作為幫扶成效的評價內容。
2.無縫銜接,保持政策總體穩定。
一是大力推進農村危房改造。組織了對全市低收入群體等重點對象的住房情況進行全面摸排,建立存量危房臺賬,并將新出現的危房及時納入危房改造范圍。二是大力推進控輟保學。進一步健全“雙線目標”責任制,層層簽訂“控輟保學”目標責任書,逐級分解控輟保學目標任務,做到責任到人、措施到位。三是大力推進健康幫扶。嚴格落實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財政兜底“四道保障線”,切實保障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住院報銷實際比例為90%,個人自付比例控制在10%適度范圍,有效防止貧困群眾因病返貧。四是持續強化兜底保障水平。今年全市農村低保標準由每人每月480元提高到515元,月人均補助水平由325元提高到355元,截至目前,今年新增農村低保1370人、核銷2598人,1-11月發放農村低保金7554.83萬元(其中建檔立卡戶發放3602.24萬元)。
3.持續用力,充分發揮兩業幫扶增收主導作用。
一是做實產業夯基礎。及時組織鄉鎮(街道、場)申報銜接資金項目,建立了2021年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銜接資金項目庫,并先后通過政府常務會、市委常委會審計。二是做實消費幫扶工作重實效。積極推進消費幫扶專館、專柜、專區建設工作,2021年全市幫扶產品銷售額達2.009億元。已轉發《宜春市總工會 宜春市扶貧辦公室關于繼續推進消費幫扶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原則上每年采購金額不低于本單位當年福利支出總額的15%。同時鼓勵優先在樟樹市消費扶貧專館采購,今年專館銷售額達288萬余元。三是做實電商幫扶提質量開展了以“居家嗨樂購,幸福迎牛年”為主題的“2021樟樹市網上年貨節”活動。四是做實穩崗就業促增收。對脫貧人口就業信息進行常態化管理,定期監測狀態,對務工返鄉人員狀況跟蹤了解,對務工幫扶需求、培訓需求等信息動態管理,舉辦了2021年“春風行動”網絡直播招聘會,加大崗位信息推介發布。延續支持扶貧車間優惠政策,對扶貧車間進行每月動態監測、規范管理,引導穩定發展。
4.創新強化,織密增收保障網絡。
一是及時辦理兌現防貧保險。今年市財政再次安排83.6萬元為全市貧困邊緣的農村低收入戶(非貧低收入戶)和人均收入不高不穩的脫貧戶(非高標準脫貧戶)辦理了防貧保險。2021年以來,全市經核實符合因病因學因災等救助條件的35例,理賠金額55.89萬元。
二是開發防返貧保障品種。針對我市邊緣易致貧戶和突發嚴重困難戶因病致貧比率較高的情況,我市經過協調,爭取社會幫扶資金參與“三類人員”幫扶工作,目前已為546名擬新納入和未消除風險的邊緣易致貧戶、突發嚴重困難戶每人購買了120元的江西衛惠保,構筑了又一道防致貧防線。
三是及時分配市級產業分紅資金。9月30日前,將收到的春暉羊業58萬元分紅款與消費扶貧館捐贈款結余3萬多元,按鄉鎮上報清單,分配給整戶無勞動力、收入劇降或支出劇增農戶,為避免部分農戶滑下貧困線提供了又一個保障。
四是持續推進志智雙扶。大力宣傳脫貧示范戶、脫貧奮進之星的脫貧事跡,在全市持續開展了“三講一評”頌黨恩等活動,以“身邊人”“身邊事”深入宣講脫貧攻堅的偉大成就;動員脫貧群眾參與到黨史學習教育中,激起全民參與鄉村振興的干勁和決心,激勵脫貧群眾更加堅定地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持續發揮扶貧愛心慈善超市作用,推廣以表現換積分、以積分換物品的自助式幫扶做法,激發脫貧群眾內生動力。
二、存在的不足
一是責任落實仍不到位。行業部門未形成合力,工作落實不到位;鄉鎮(街道)黨委政府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有關工作調度推進不扎實;全市干部相關工作勁頭有所松懈,鄉村干部業務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二是個別工作推進不平衡。住房安全、飲水安全、教育保障、醫療保障存在政策落實不精準。就業幫扶、光伏扶貧、問題整改、防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項目建設存在工作落實不到位。
三、2022年工作思路
(一)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上,抓牢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兩個環節,抓住產業就業兩個關鍵。
一是做好防返貧監測和幫扶。加大“三類人群申報二維碼”的宣傳推廣工作力度,確保所有農戶均懂“二維碼”的使用。同時及時上戶核查研判,填寫入戶排查核實調查表并錄入省扶系統防返貧監測三線預警平臺中,確保線上、線下數據同步。及時對收入大幅減少的農戶認真分析原因,提出解決辦法,需要納入為監測對象就及時納入。二是做好“兩不愁三保障”。認真做好義務教育保障工作,堅決落實好邊緣易致貧戶和脫貧戶家庭的教育幫扶政策,同時,抓好防貧保險與衛惠保工作,對核實符合因病因學因災救助條件要做到及時報銷。對脫貧人口的基本醫療、大病救助政策穩定不變,特別要突出抓好大病重病戶、重度殘疾戶、低保戶等重點對象的幫扶。定期開展排查摸底,對新增住房安全問題,統籌分類施策,實現所有農戶不住危房。持續動態監測農村飲水安全狀況,大力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建設,加強全市農村供水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供水服務水平,切實解決農村人口飲水安全。三是產業就業幫扶。落實好產業幫扶收益分配工作,確保脫貧戶和監測戶收入達到或超過今年的收入標準(6000元以上,最好不低于去年的純收入),但不能平均分配,要有針對性,確保脫貧戶穩定脫貧不返貧。
(二)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上,抓牢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個方面。
在鄉村建設、鄉村治理、農村社會事業發展上,要組織實施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村廁所革命、農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推廣應用積分制和清單制,促進鄉村治理與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有機結合,推動轄區內教育、醫療、養老、社會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務向常住人口覆蓋,推進鄉村振興有關具體工作再上新臺階。
樟樹市鄉村振興局
2021年12月24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