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園區將緊密圍繞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主線,總體目標初步定為完成工業總產值305億元,實現營業收入292億元,利潤總額達14億元,同比增長10%,10%,7.7%,綜合考核列為“第一等次”,力推園區工作實現五大突破。
1.持續招大引強,在提升招商質效上求突破。
強化產業招商。聚焦首位產業和主導產業,圍繞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智能制造等新興產業,強化精準招商、以商招商、專業招商和全產業鏈招商,重點對接一批工業強企、上市公司企業項目,力爭引進一批有引領性、突破性、導向性的重大項目,著力通過招商引資“建鏈、延鏈、補鏈、強鏈”,加快產業項目集聚發展,提升產業競爭力。強化平臺招商。創新產業基金招商模式,大力推進數字經濟、電子信息、生物醫藥、中藥飲片、醫療器械等主題特色園區建設運營,為項目快速入駐提供強大平臺支撐,形成產業集聚、集群發展優勢。2025年力爭新引進億元以上項目不少于10個,簽約資金100億元,其中引進三類500強等項目不少于1個、20億元以上項目不少于1個,力爭引進50億元項目1個。
2.抓實項目建設,在增強發展后勁上求突破。
按照“儲備一批、開工一批、續建一批、竣工一批、投產一批”的要求,積極謀劃重大項目,強化重大項目調度推進機制,全力以赴推進迪賽諾制劑國際化研發生產基地項目、東陽光集團化工新材料項目、五洲醫藥產業基地等重大項目建設,發揮經濟增長的“主引擎”作用,擴大有效投資,鞏固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進一步提升項目建設全過程跟蹤服務,實行網格化管理,聚焦項目建設的重點難點,加強部門聯動協調,強化資金、能耗等各類要素保障,切實提高簽約項目履約率和落地率,促進項目建設加快轉化為促進園區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2025年力爭實現新開工項目38個,竣工項目35個。
3.優化營商環境,在促進企業服務上求突破。
進一步健全企業營商服務專員、政企圓桌會、領導掛點幫扶等機制,暢通企業訴求渠道,竭力做好項目落地、入企聽訴、銀企對接、招工等方面服務,為項目建設和企業發展“鋪路架橋”。精準宣傳惠企政策,推動惠企政策落地生效,做到應享盡享。完善工業園區高質量就業服務平臺運營,不斷整合公共服務、社會服務和市場服務功能,圍繞企業全生命周期,依托園區服務窗口,全面拓展金融、就業、科創、外貿、社會服務等功能,打造企業綜合服務專區,為企業提供更多額外衍生服務,推動園區營商環境再上新臺階。
4.深化改革創新,在開創發展新局上求突破。
全力深化運營體制改革,充分發揮好平臺公司造血功能,完善園區基礎設施配套,不斷激發園區活力;進一步探索薪酬分配方式和激勵約束機制改革,充分調動干部積極性和創造性。加大閑置土地清理力度,解決園區現階段土地供應不足的問題;同時,進一步實施入園投資項目“標準地+承諾制”供地模式,從源頭提高土地利用率,提升土地承載能力,為壯大產業規模打牢基礎。培育智能制造標桿企業,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升級,引領行業整體提升;加快推進以“工業互聯網平臺+園區”為核心架構的數字化轉型,引導企業開展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提高企業數字化水平,推動產業升級發展。
5.強化監管職責,在夯實發展根基上求突破。
安全環保同向發力,為園區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開展安全生產專項集中整治,完善日常巡查制度,全面排查整治企業安全隱患;推動園區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工作,加快推進醫藥化工園區安全風險整治提升任務,依托重大安全風險防控平臺,切實加強安全風險監測。注重園區綠色低碳發展,全力做好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及交辦信訪舉報件整改銷號工作,重點完成醫藥化工園區水污染預警溯源監管系統、突發水污染事件“一園一策一圖”三級防控體系應急空間建設,開展化工園區地下水詳細調查與評估工作,加強園區污水處理廠監管,完善企業在線監控系統,提升園區環保技防水平。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