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2年工作完成情況
(一)農資保供穩價,全力服務糧食生產
針對今年農資市場漲幅較大、農資配送不暢等問題,我社充分發揮農資網絡優勢,做好農資商品儲備,確保貯備充足;積極發動機關黨員干部和基層網點人員上門服務、送肥到田、技術到戶,嚴查嚴打假冒偽劣產品,有力保障農業生產。同時狠抓春耕保供,助推鄉村振興,切實落實我市春季農資配送下鄉助推春耕生產活動,采取廠價直銷的方式,減少中間環節,直接把化肥銷售到農戶手中,讓利于農民群眾,總計向各鄉鎮配送化肥1000余噸。
(二)創新服務形式,完善農村流通體系
我社始終堅持在深化改革中求生存,在創新機制中增活力,進一步完善了“互聯網+第四方物流供銷集配三化”建設,充分發揮社企合作帶動作用,加強我市農村流通網絡建設,整合全市中通、圓通、極兔、豐網、百世等5家快遞公司,形成快遞物流統一進港上行、統一出港集中配送的“互聯網+第四方物流”供銷集配體系,在全市建成配送網點200多個,實現城鄉快遞物流直達和農產品直運全覆蓋。現有干線配送貨車30余輛,城區配送車輛120余輛,日均快遞吞吐量達8萬件以上。
(三)夯實基層社基礎,做強為農服務主體
今年,我社按照《宜春市供銷社關于基層社高質量發展實施辦法》,深入開展基層社高質量發展工程,樹立“大抓基層、加強基層、夯實基層”工作導向,加快改造提升鄉鎮村級網絡建設,全力打造鄉鎮為農服務綜合體。依托吳城、永泰、洋湖3個基層社現有資產,優化重整,建成為農服務中心,除開展日用消費品、農副產品、農資銷售,土地托管、農業科技咨詢培訓等傳統供銷業務,同時,努力順應新形勢,開拓農村電商、農副產品直播帶貨、快遞寄遞等便民服務業務。
(四)提升綜合實力,社有企業活力增強
我社不斷加快社有企業改革,創新經營管理、治理機制,按照“政企分開、社企分開”的原則,對下屬棉麻公司、煙花爆竹公司、農資配送公司的經營管理采取了因企施策的方式,強化了企業必須遵守的相關規章制度和應承擔的責任,進一步激發內生動力和發展活力。我社按照《關于落實減免承租國有房屋租金政策的通知》文件的要求,認真部署減免3個月租金的優惠政策工作,以實際行動抓好文件精神落實落地,彰顯責任與擔當,共計減免租金50余萬元,為群眾減輕負擔,讓群眾感受到政府帶來的真情暖意。
(五)優化營商環境,服務招商引資項目
我社不斷弘揚奮斗精神,增強競爭意識,以爭先創優抓落實為目標,以更好更優服務農民群眾為宗旨,積極做好招商引資服務,用心用情用力服務好項目建設與發展,營造優良營商環境,截至目前,已成功參與招引服務“中藥材產業數字化平臺”項目,該項目將建設一個集中藥材交易、代采代銷、商品溯源以及供應鏈、物流倉儲、質量檢測等三方服務為一體的數字化中藥材產業服務平臺,加速樟樹市中醫藥產業布局的優化,是樟樹中醫藥產業創新鏈、供應鏈、價值鏈共贏發展的重要載體,推動樟樹市數字技術與中醫藥產業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樟樹市中醫藥產業的智能化、數字化、信息化水平。
(六)加強社企管理,確保系統安全穩定
今年,我社采取綜合措施,加強社企管理,強化煙花爆竹倉庫安全管理和社有資產安全經營,做好信訪維穩工作,確保供銷系統經濟效益上升,安全生產穩定。一是強化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強化了系統干部職工及群眾安全意識與自我防護能力。二是結合應急管理部門要求和社有資產監管需求,不定期對基層社等社有資產、社屬企業進行安全隱患排查和管理維護。三是積極妥善處置在原改制職工面臨退休或者辦理醫保、社保等手續及在處理基層資產時因手續不齊全引起的糾紛等改制時產生的遺留問題。
二、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我社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供銷合作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圍繞省社、宜春市社工作部署,結合樟樹供銷社實際,不斷提升發展實力和為農服務水平,為鄉村振興貢獻全新力量。
(一)持續深化供銷社綜合改革。按照省、宜春市社深化供銷社綜合改革工作要求,進一步明確職能定位、完善體制機制、轉變工作作風,力爭達到“三突破、三提升”,即:力爭在密切與農民利益聯結上有突破、在創新聯合社治理上有突破、在推進社企發展上有突破;進一步提升農資、日用品等傳統網點建設,進一步提升農業社會化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城鄉物流供銷配送能力。
(二)持續推進三大新型產業建設。一是扎實做好供銷集配體系“三化”建設。進一步完善“縣、鄉、村”三級供銷集配體系建設,規范建設,加快村級網點建設步伐,力爭明年村級網點覆蓋率達80%以上。進一步抓好“第四方物流”供銷集配賦能工作,拓展農村電商、直播帶貨、社村居團購、生鮮配送等新興業務。二是積極跟蹤冷鏈物流園項目建設工作。主動對接服務好省供銷冷鏈物流園項目,爭取早日開工建設。三是培育壯大中藥材產業。全力服務好省供銷云藥材科技公司做好中國(樟樹)中藥材產業數字化平臺建設,積極對接省供銷中藥材公司,依托我市道地藥材優勢,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推進鹿茸草中藥材套種植項目建設。
(三)持續做好為農服務助力農業生產。一是推動農資穩價保供能力新提升。認真開展化肥淡季儲備工作,全力完成儲存任務,同時進一步優化農資“廠價配送”方案和措施。二是推動農業服務實現新提升。順應農村發展新形勢、農業生產新方式,服務范圍拓展至耕、種、管、收、烘、儲、加、銷全鏈條。明年力爭土地托管服務面積增長20%。三是推動新型經營主體實現新提升。圍繞我市農業特色產業和中醫藥產業,新增8家農民合作社、3家中藥材種植合作社、系統內中藥材種植面積增長10%。
(四)持續推進基層供銷社高質量發展。通過龍頭帶動、項目支持、服務創新、企業共建等方式,選定1家基層社打造為示范性基層社,改造升級2家基礎較差、服務薄弱的基層社。積極開展“黨建引領+村社共建”,選定1個行政村進行“村社共建”試點,進一步健全“三會”制度,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促進農民、村集體、供銷社合作共贏,持續推進供銷社高質量發展。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