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2日在市八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上)
市財政局局長 聶 平
市人大常委會:
市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審查批準了《關于樟樹市2016年全市和市級預算執行情況與2017年全市和市級預算草案的報告》。現在,2016年財政決算草案已匯編完成。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現向本次常委會提出2016年全市和市級決算報告和市級決算草案,請予審議。同時,簡要報告2017年上半年全市總預算執行情況。
一、2016年全市和市級決算情況
2016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市人大的監督指導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緊緊圍繞年初制訂的各項目標任務,進一步解放思想,積極履責,主動作為,統籌抓好促改革、穩增長、惠民生、保穩定各項工作,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財政收支保持了良好增長態勢,有力地推動了全市經濟社會健康協調發展。
(一)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支決算情況
2016年全市財政總收入521791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00%,比上年增收19586萬元,增長3.9%。分預算級次完成情況:中央收入170893萬元,比上年增收8784萬元,增長5.4%;省級劃轉收入4631萬元,比上年增收750萬元,增長19.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執行數346267萬元,比上年增收10052萬元,增長2.99%,完成調整預算的100%,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主要項目決算情況是:
稅收收入259584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00.1%。其中:(1)增值稅75239萬元(包含“營改增”試點改征增值稅31874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00.2%;營業稅37215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00%;城建稅20547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00%;個人所得稅10876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00.2%。(2)資源稅等六個稅種53173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00 %。(3)契稅26341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00.2%;耕地占用稅13532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99.5%。(4)企業所得稅22661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00%。非稅收入86683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99.7%。其中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及經營性收入完成10290萬元,專項收入完成8374萬元,行政性收費完成53213萬元,罰沒收入完成1617萬元,其他收入完成13189萬元。
2016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37168萬元,比上年決算數增長2.9%,完成調整預算100.4%。主要項目決算情況是:
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05110萬元,完成調整預算98.3%;國防支出700萬元,完成調整預算99%;公共安全支出17853萬元,完成調整預算100.6%;教育支出117875萬元,完成調整預算98.5%;科學技術支出12315萬元,完成調整預算100%;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5760萬元,完成調整預算100%;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75651萬元,完成調整預算99.8%;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49882萬元,完成調整預算99.8%;節能環保支出11039萬元,完成調整預算100%;城鄉社區支出31149萬元,完成調整預算101.1%;農林水支出72202萬元,完成調整預算98.6%;交通運輸支出3662萬元,完成調整預算100.3%;資源勘探電力信息等支出3448萬元,完成調整預算103.2%;商業服務業等支出2960萬元,完成調整預算100%;金融支出90萬元,完成調整預算100%;國土海洋氣象等支出5353萬元,完成調整預算535.3%,主要是因為“增減掛”支出4240萬元相關支出科目調整至國土海洋氣象等支出;住房保障支出13378萬元,完成調整預算100.1%;糧油物資儲備支出1229萬元,完成調整預算99.9%;債務付息支出2371萬元,完成調整預算100.3%;其他支出5089萬元,完成調整預算332%,主要是因為年底新增上級指標3500萬列其他支出科目;債務發行費用支出52萬元,完成調整預算80%。
2016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46267萬元,加上上級補助收入207885萬元,債務轉貸收入36742萬元,上年結余收入1802萬元,政府性基金調入資金800萬元,國有資本經營調入資金1020萬元,收入總量為594516萬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37168萬元,加上上解上級支出25199萬元、債務還本支出22854萬元,支出總量為585221萬元。安排預算穩定調節基金8105萬元,收支相抵,年終結轉結余1190萬元,實現收支平衡。
(二)市級一般公共預算收支決算情況
2016年市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決算數143544萬元,比上年增收8609萬元,增長6.4%,完成調整預算數的100.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主要項目決算情況是:
稅收收入113006萬元,完成調整預算數的100.1%。其中:(1)增值稅38210萬元,完成調整預算數的100.6%;營業稅10030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00.3%;城建稅7489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99.9%;個人所得稅2658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90.1%。(2)資源稅等六個稅種29685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00.3%。(3)契稅11056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99.6%。(4)企業所得稅12926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00.2%。非稅收入30538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99.9%。其中國有資產有償使用收入完成4890萬元,專項收入完成8655萬元,行政性收費完成9388萬元,罰沒收入完成1617萬元,其他收入完成5988萬元。
2016年市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決算數為154170萬元,比上年增長19.1%,完成調整預算的99.9%。主要項目預算執行情況是:
一般公共服務支出27920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97.2%;國防支出420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00%;公共安全支出12230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00.2%;教育支出36240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99.8%;科學技術支出4423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00.5%;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2655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99.9%;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1456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00.3%;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10253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00.5%;節能環保支出4612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00.3%;城鄉社區事務支出2923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00.1%;農林水支出8921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00.2%;交通運輸支出2584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00.2%;資源勘探信息等支出2056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00.3%;商業服務業支出1892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99.6%;金融支出90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90%;國土海洋氣象等支出985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98.5%;住房保障支出8012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00.2%;糧油物資儲備支出953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00.3%;國債還本付息支出2371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00.9%;債務發行費支出52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00%;其他支出3122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223%,主要是因為年底新增上級指標1700萬列其他支出科目。
2016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43544萬元,加上上級補助收入25642萬元,減去上解支出15016萬元,總財力總算為154170萬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54170萬元,收支平衡。
(三)市級政府性基金收支決算情況
2016年市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決算數36743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00.1%,其中: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收入405萬元,國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4383萬元,農業土地開發資金收入1142萬元,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29694萬元,城市基礎設施配套收入1119萬元。加上上級基金預算補助收入6238萬元,債務收入13494萬元,上年結余收入10505萬元,基金預算總收入執行數為66980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09.3%,完成預算的59.6%,基金預算收入未完成預算,主要是受房地產市場不景氣影響,土地交易下降導致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減少。。
2016年市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決算數51340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85.2%,完成預算的45.7%,基金預算支出未完成預算,主要是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減少,相應減少支出。其中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909萬元,城鄉社區支出48644萬元,資源勘探信息等支出118萬元,商業服務業等支出26萬元,其他支出1643萬元。加上上解上級基金預算支出314萬元,調出資金800萬元,收支相抵,年終結余14526萬元。
(四)市級國有資本經營收支決算情況
2016年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決算數1397萬元,完成預算的98.6%。其中:股利、股息收入1397萬元。加上上年結余收入89萬元,2016年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總收入1486萬元。
2016年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決算數367萬元,調出資金1020萬元,結轉下年99萬元。
(五)市級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支決算情況
2016年社會保險基金收入決算數116964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14%,其中: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60775萬元,失業保險基金收入661萬元,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入12289萬元,工傷保險基金收入1590萬元,生育保險基金收入171萬元,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入28561萬元,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9852萬元,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基金收入3065萬元。加上上年結余收入50206萬元,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總收入執行數167170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05.4%。
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支出決算數106330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03.9%,其中: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56972萬元,失業保險基金支出604萬元,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出9969萬元,工傷保險基金支出841萬元,生育保險基金支出123萬元,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出27165萬元,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6143萬元,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基金支出4513萬元。年終結余60840萬元。
(六)預算執行有關事項報告
1、預備費使用情況
2016年市級預備費預算安排1472.1萬元,主要是按照預算法的要求用于突發事件處置及其他難以預見的開支。實際支出179.7萬元,具體是:撥付市消防大隊消防體驗館建設及年度裝備集中采購經費154.2萬元,撥付預備役三營軍事訓練經費25.5萬元。上述支出已根據《政府收支分類科目》有關規定歸入相應支出科目。
2、2016年政府性債務基本情況
2016年初,全市地方政府性債務余額397498萬元,其中一般債務397335萬元,專項債務163萬元。2016年新增債券2.7億元的安排使用按要求編制預算調整方案,并報市人大常委會審查批準。截止2016年底,我市地方政府性債務余額共計27.2億元,其中: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為26.3億元(一般債務25億元、專項債務1.3億元),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0.1億元,可能承擔一定救助責任的債務0.8億元;我市政府債務限額為424952萬元,其中:一般債務411295萬元,專項債務13656萬元。2016年底我市政府性存量債務遠低于債務限額。
3、預算穩定調節基金情況
2016年新增設立預算穩定調節基金8105萬元,主要是2015年年底凈結余轉入,加上2015年未動用預算穩定調節基金5031萬元,2016年年底預算穩定調節基金合計13136萬元。
201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依法監督下,全市上下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發展升級、小康提速、綠色崛起、實干興贛”十六字方針,按照“穩中求進”工作基調,面對經濟下行壓力,主動適應新常態,攻堅克難、銳意進取,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優生態、惠民生等各項工作,全市社會經濟繼續保持穩步快速健康發展,藥、酒、鹽、金屬家具等支柱產業不斷做大做強,經濟保持持續向好的發展態勢,財政收支情況總體平穩,實現全市財政工作“十三五”良好開局。同時,財政運行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實體稅收增長放緩,收支矛盾仍然突出,預算管理不夠細化,盤活財政存量資金不夠徹底,專項資金使用績效有待進一步提高,財政管理與新《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等法律法規要求還有差距。對此,我們將加大工作力度,不斷深化財稅改革,采取有力措施積極解決。
二、2016年部門決算情況
2016年市政法委的部門預算提交市八屆人大二次會議進行了審議。現將其部門決算的主要情況報告如下(詳細報告附后):
2016年,市委政法委當年決算收入606.95萬元,比年初預算增加102.83萬元;當年決算支出606.95萬元,比年初預算增加102.83萬元。收支決算數超過年初預算的原因主要是預算執行中,增加鄉鎮綜治專干崗位津貼和鄉鎮工作補貼以及基本工資調標、增人增資等。
通過審查分析,市委政法委2016年度預算執行基本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及相關財經法律法規,會計核算基本符合會計法和有關財會制度的規定,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有關財務管理制度和相關內部控制制度。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資產性收入未納入年初預算,上年結余結轉沒有列入年度預算再安排,在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上存在不規范問題。對此,市財政也將加大《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宣傳、執行力度,加大結余結轉等各項收入納入預算管理力度,逐步提高部門預算到位率,不斷加強部門(單位)會計培訓與財務監督。
三、關于批準預算的決議及2017年上半年預算執行情況
今年以來,市財政根據市八屆人大二次會議《關于樟樹市2016年全市和市級預算執行情況與2017年全市和市級預算的決議》,在法律規定的時間內及時批復了市直部門預算。同時,按照市人大財經委審查報告中對財政工作的建議,結合實際,認真研究并落實,重點做好了以下幾項工作:
1、認真落實財政政策,創新投入增強財政增收后勁。
一是出臺《樟樹市2017年金屬家具產業扶持方案》、《樟樹市2017年醫藥流通產業產業扶持方案》及《2017年億元企業財稅目標考核獎勵辦法》等財政扶持政策,降低企業成本,優化發展環境,激勵企業爭先創優。二是積極落實企業發展扶持資金。支持企業科技發展及技術改造,強化企業品牌意識,淘汰落后產能,推動轉型升級。
2、優化支出結構,提升財政管理水平。
今年以來,財政部門著力盤存節支,穩妥保障各項財政支出,著重保民生支出、重點項目支出,上半年,全市財政支出完成36.28億元,同比增支71687萬元,增長24.6%,民生支出達29.62億元,占總支出的81.7%,同比增長28%,。年初預算打足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及公車改革所需經費,進一步擴大績效管理范圍,完善預算績效考評機制,深化國庫集中支付改革,調整基建、采購資金支付方式,將基建資金和政府采購資金納入國庫單一賬戶體系實施集中支付。積極盤活財政存量資金,上半年通過清理,盤活財政存量資金17392萬元。
3、深入貫徹預算法,完善預算編制。
認真執行市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批準的預算,按照樟樹市政府出臺的《樟樹市預算公開辦法》要求,積極按要求推行預算公開,在法律規定時間內公開財政總預算及“三公”經費預算,截止2017年3月20日,全市142個部門全部公開了部門預算,公開率達100%,比法定時限20日提前了5天。切實按照“先有預算,后有支出”原則執行預算。進一步推進預算編制改革,2017年按經濟分類編制部門預算,基本支出細化到款級科目,項目支出細化到類級科目,達到預算公開的細化要求。
2017年上半年預算執行基本情況:
2017年上半年累計完成財政收入348655萬元,增長10.2%,其中:中央收入完成114967萬元,同比增收28882萬元,增長33.6%;省級收入9343萬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224345萬元,同比減少5985.1萬元,下降2.6%。
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48465萬元,同比增收37779萬元;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29466萬元,同比減少3138萬元。
分析上半年財政運行情況,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1、財政收入穩步增長
1-6月我市共實現財政收入348655萬元,同比增長10.2%,6月底增幅在宜春各縣市靠前。財政收入提前一個月完成人代會確定收入目標的過半計劃,1-5月財政收入已累計完成301496萬元,占全年工作計劃的54.5%,超序時進度12.8%。
2、支柱產業發展良好
上半年,我市傳統支柱產業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其中酒業、藥業、鹽化工業、金屬家具制造業、房地產業稅收同比增幅都在30%以上,特別是鹽化工業同比增長94.4%,藥業同比增長56%。龍頭企業四特集團和仁和集團分別上繳稅收6.53億元、2.37億元,合計8.9億元,占財政總收入的25.5%,龍頭企業稅收貢獻十分明顯。
3、主體稅種保持增長
上半年,稅收征管部門抓大不放小,緊緊抓住重點稅源,入庫稅收累計完成263534萬元,同比增長5.84%,其中增值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三大主體稅種入庫稅收合計173575萬元,占全部稅收收入的65.86%,同比增長44.65%,高于稅收平均增幅38.81個百分點,主體稅種的高增長反應出我市實體經濟總體發展良好。
4、民生支出保障有力
上半年,我市進一步調整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積極統籌財政資金,壓縮一般性支出,確保工資的正常發放、重點工程建設、社會穩定、民生工程和社會事業等各方面支出需要,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資金的需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累計362751萬元,同比增長24.6%;涉及民生且納入了GDP核算體系的八項重點支出累計達296206萬元,占總支出的81.7%,同比增長28%,在宜春各縣市增幅排第三,民生支出進一步加大。
上半年,全市財政預算執行情況總體平穩,財政收入繼續保持了增長態勢,民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但也要注意看到,當前宏觀經濟下行壓力仍然持續存在,加上全面推行“營改增”、資源稅改革及減稅降費等一系列政策性減收因素,對下半年組織財政收入、完成全年計劃提出巨大挑戰,收入形勢不容樂觀。同時,全市各項財政保工資、保民生、保增長、保改革等剛性需求巨大,今年一段時期收支矛盾依然突出。
為此,下半年,全市財政部門將繼續圍繞年初預算目標,堅持穩中求進,著力創新舉措,同時,全面貫徹落實預算法各項規定要求,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加強財政管理,努力做好以下六個方面的工作,確保圓滿完成全年財政預算任務。
(一)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努力實現經濟增長預期目標
繼續實施減稅降費政策,適度擴大支出規模,促進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繼續落實并完善營改增試點政策,簡化增值稅稅率結構,將增值稅稅率四擋減至17%、11%和6%三擋,取消13%這一檔,擴大減稅效應。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積極穩妥去產能,千方百計降成本,進一步清理規范基金和收費,再取消、調整和規范一批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切實落實好中央、省已出臺的各項減稅降費政策。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效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發揮財政引導作用,助推綠色發展,通過預算安排、整合專項等方式,籌措資金支持化解過剩產能,籌集資金設立中醫藥產業發展基金,通過政府財政性資金投入,引導社會資本進入創新驅使動產業、戰略主導產業和政府鼓勵發展的領域,推動重點產業跨越發展。適度擴大支出規模,財政部門通過合理安排收入預算、全面盤活存量資金,確保財政支出強度不減且實際支出規模擴大,增加的支出主要用于保障重點領域及民生支出需要。
(二)加速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把培育、發展實體經濟作為首要任務來抓,大力發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和新服務,應用新理念形成新動力,發展新經濟提升動能,不斷做強產業集群,提升發展質量,做大經濟總量。堅持把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來抓,不斷優化投資環境,依靠優勢產業有的放矢吸引投資,大力扶持一批本地優質企業、優質項目兼并重組、裂變發展,壯大中企業梯隊,力爭一批重大項目早建成、早見效。
(三)深入推進財稅體制改革,加快現代財政制度建設
扎實推進預算公開,積極探索加快推進預算公開的措施和辦法,建立起自上而下、規范有效的預算信息公開制度體系,細化預算公開要求,全市預算公開逐步實現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深化部門預算改革,加強項目庫特別是儲備項目建設,進一步細化預算編制,提高年初預算到位率。清理整合專項轉移支付,減少項目審批數量。認真做好支出經濟分類科目改革試點工作。推進預算績效管理改革,逐步將績效管理范圍覆蓋所有預算資金,擴大項目支出和部門整體支出的第三方績效評價數量,全面推行專家再評審,逐步推進績效評價結果向社會公開。積極落實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和個人所得稅改革改革,繼續做好資源稅改革工作。加大財政保障力度,統籌支持推進農村改革、金融體制改革、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
(四)調整優化支出結構,有效保障重點領域支出
更加注重優化結構、用好增量、激活存量,著力改變支出項目只增不減的固化格局,合理安排扶貧、農業、教育、社保、醫療等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支出,大力壓縮一般性支出,嚴格控制“三公”經費,減少對績效不高項目的預算安排。統一城鄉義務教育學生“兩免一補”政策,繼續開展薄弱學校改造等工作,支持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進一步完善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繼續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和個人繳費標準、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財政補助標準,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落實和完善支持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加大統籌社會救助資源力度,科學合理確定城鄉低保標準。做好基本住房保障工作,大力支持棚戶區改造,提高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的精準度。全力以赴推進精準扶貧。支持循環經濟發展和清潔生產,促進綠色產業發展。
(五)加強預算執行管理,確保完成年度預算任務
編實編細財政預算,夯實預算執行基礎。收入預算編制實事求是、積極穩妥,支出預算堅持量入為出,積極調整財政支出結構,盤活存量、用好增量。按照預算法要求,加快上級轉移支付資金的分配、下達,及時批復部門預算,提高預算執行的均衡性和規范性。對于預算執行進度緩慢或預計年內難以執行的資金,及時調整用途,避免資金沉淀。深化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合理撥付和調度資金,提高財政資金運行效率。規范權責發生制度核算,加快資金審核支付進度,優化、簡化、合并資金審核支付工作流程,減少資金在中間環節的滯留。加大政府性基金預算轉列一般公共預算力度,提高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調入一般公共預算的比例。
(六)加強財政監督,推進干部作風建設
2017年,財政部門將始終把抓好作風建設放在突出位置,不斷強化公仆意識、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干勁,聚積發展正能量,努力開創財政事業新局面。一是加強學習,力求理論業務有新進步。以創建學習型機關和效能建設為抓手,進一步加強黨的建設和干部隊伍政治思想工作,加強對政治理論、財政經濟、金融法律等知識學習,組織安排好各種業務培訓和教育,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和干部素質教育工作,切實提高凝聚力、執行力和創造力。二是轉變作風,力求服務效能有新提升。堅持“心系群眾、財政為民”的服務理念,堅守“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不斷鞏固和拓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堅持“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服務態度,正視日常工作短板,認真分析,加以修正和完善;堅持“慢作為就是不作為”的服務遵循,加強溝通,形成合力,提高辦事效率。三是防微杜漸,力求干部形象有新改觀。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深入開展反腐倡廉教育,推進財政系統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堅決執行“十三條禁令”,做到大事不糊涂,小事不馬虎。通過健全工作機制,加強教育引導,強化監督制約,努力打造一支“團結、務實、廉潔、高效”的財政干部隊伍,塑造財政良好形象。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員,2017年將召開黨的十九大,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在新的一年里,我們將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指導和監督下,認真貫徹本次會議的決議,凝心聚力,改革創新,扎實推進各項工作,為我市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作出新貢獻!
附件: